高考前的最後一節英語課,學生和老師合影留念。(圖片由市第十七中學提供)
随着高考結束,高三學子們迎來了畢業告别的時刻,開始着手準備畢業禮物和畢業聚餐。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随着社會風氣的變化,過去火爆的謝師宴如今已經看不到了。但謝師宴的“絕迹”,并不代表同學們不再向老師表達謝意,同學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真情、感謝師恩。
飯要吃 AA制
本地一家連鎖餐館的工作人員鄭女士介紹,高三畢業聚餐的高峰期從高考結束當天至6月底。“受疫情和畢業聚會形式多樣化的影響,現在畢業聚餐的訂單沒有以前那麼多,但每周還是能接待數場,私人宴請老師情況沒有了,都是一個班或者關系好的同學一起聚會。”
鄭女士表示,針對實際情況,餐館也推出了“畢業聚會套餐”,價格在500-800元一桌,還提供場地布置、投影設備等。“如今的畢業聚餐以平價消費為主,大家基本都是AA制,但大家都很看重環境和氛圍,要和同學們好好回憶高中生活,好好告别。”
本地一所中學的高三畢業班班主任表示,高考後班上舉辦了畢業聚餐,所有同學邀請各學科老師參加。“畢業聚餐更像是一個告别儀式,不像畢業典禮那麼嚴肅,又能夠釋放高考壓力,很多同學在聚餐上展示才藝,整個場面溫馨而快樂。”
另一位高三畢業班班主任也表示,自己今年參加了同學們的畢業聚餐,還提前拍了視頻給同學們送上寄語和祝福,聚餐時用投影儀播放出來,感覺特别好。“我覺得畢業聚餐和謝師宴有本質不同,如果是因為孩子考上好學校,專門請老師吃謝師宴,那我是絕對不會參加的;而畢業聚餐大家不會去在乎菜貴不貴,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收獲的也都是滿滿的感動。”
說再見 有驚喜
高考結束後,桂林市第十七中學的畢業生們舉行了畢業典禮。畢業典禮上,大家觀看了高中3年來有趣的視頻和合影,還請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發表感言。而當學校的畢業典禮落下帷幕時,學生們自己張羅的“告别演出”才剛剛開始。
王老師是該校一位曆史老師,畢業典禮剛落幕,王老師就被畢業班118班和119班的曆史課代表給拉住了。他們給王老師送上鮮花,拉着王老師一起合影,有一位同學還給了王老師一個大大的擁抱,“王老師,帶我們高考班,輔導我們曆史,您辛苦了!”
另一位同學告訴記者,高三學習壓力大,王老師除了上課,還會根據學生狀态,結合曆史講一些曆史人物面對壓力時奮發、自強,最終成功的故事,以此來激勵同學們面對高考不要放棄,不要氣餒,“隻要努力過、奮鬥過,就無悔于青春”。
除了畢業典禮,高考前的“最後一堂課”,也是同學們向老師表達感謝的好機會。
“最後一堂課,是我們最舍不得的。”第十七中學119班的學生就在最後一節英語課,拉着英語老師在闆書前合影留念。黑闆上寫的是摸底試卷的答案和講解,照片上留下的是學生們對老師和學校的不舍,以及對高中生涯的告别。
除了和老師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很“有愛”。有的畢業班會制作網絡相冊,保存3年來同學們學習、生活的照片。有學生則在畢業典禮後,拿出水性筆在校服上簽名、祝福。學生小楊說,同學們簽名的校服她會好好珍藏,青春雖然散場,但同窗的歲月永遠不會忘記。
小雷是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剛參加完高考,她就把3年來的學習筆記和課本送給了學妹,算作對奮鬥的畢業季的告别。
送真心 重情誼
高考結束,也有同學會給老師贈送小禮品留作紀念。那麼,怎麼送才能把自己的感謝表達得淋漓盡緻、老師收到哪些禮物會最感動呢?
高三畢業班班主任賴老師是一名英語教師,已經帶了3屆畢業班,今年他收到了很多同學送來的信件和卡片。“這些信件和卡片就是最貴重的禮物,往年的每一封信、每一張卡片,我都會珍藏起來。”
今年,賴老師的科代表在信中分享了一個故事:有一次,賴老師對其他老師說,科代表是他最優秀的學生,雖然是随口一說,但科代表将這句話一直記在心裡,并一直把這句話當作鼓勵。
“看到這些信的内容,總是有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也能夠感受到同學們對老師的喜愛和不舍,這種滿含情誼的禮物,比任何用金錢買來的禮物要有意義得多。”賴老師笑着說,他今年也給同學們送了一份禮物,在畢業典禮的視頻中,他用小提琴給同學們拉了一首《梁祝》。
張老師帶了好幾屆畢業班。他說,自己印象最深的禮物,是過去學生們把自己的心願、理想等寫在紙條上,裝在許願瓶裡。
“這個許願瓶由我保管,學生們按照約定,畢業10周年時再打開。”張老師說,雖然不是每位同學都來參加了“開瓶儀式”,但在聚會上,看到這些成熟的面孔,回憶他們的青春、回憶我的青春,真讓人感慨、感動,“我一個大男人也流了眼淚。”
同樣是高三畢業班班主任,林老師說,今年他們班的同學制作了一本紀念冊送給老師,裡面有每個同學寫給老師的祝福語,十分有紀念意義。還有同學自己制作手工紀念品送給老師,比如今年有一名學生送了一塊獎牌給老師,上面有兩人的合影,還寫着:“祝勇哥青春永駐,我們的友誼長在”。
“這種禮物都是‘私人訂制’,裡面的話語獨一無二,表達出來的都是真情實感,老師們會非常珍惜,也會把它們保存起來,畢竟,那也是對我自己的肯定。反而,如果學生要送一些很貴的禮物,我絕對不會收。”林老師說。
記者林揚 劉淨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