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通訊員 李曉軍 雷劍
2月24日,襄陽文旅發展大會的現場,擺上了一台木頭織布機。一根根紗線在一推一擋間蔓延,吱吱呀呀的聲音,引得周圍人紛紛圍觀。
這種棗陽粗布制作技藝,是棗陽民間世代傳承的一種手工紡織棉布傳統技藝。第三代代表性非遺傳人王義林,今年已經95歲。
手上的木梭 ,伴着歲月的年輪。王義林和她的一家,将這門傳統技藝傳承到第六代。他們推動棗陽粗布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樹起“百布堂”品牌,努力将這門小作坊買賣,打造成百億級非遺文化産業企業。
耄耋老人走遍全國,成展會“明星奶奶”
一把磨得發亮的木梭子,穿過上下兩排棉紗,左手拉住機杼往懷裡用力一推,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噌”地一下,眨眼之間,右手的梭子已從絲線之間準确無誤地飛到左手,再拉住機杼往懷裡一送,又是兩聲清脆的撞擊。經緯交錯間,紅色的粗布便在吱呀聲中延展。
3月2日,王義林老人坐在湖北棗陽漢城景區裡的棗陽粗布傳習所,花白的頭發,和身下的織布機,凝成一幅古樸的圖畫。
“身坐朝王殿,面對五鳳樓,上下龍開口,左右鳳點頭,單手穿日月,雙足定乾坤。”95歲高齡的王義林老人一邊操作,一邊念起織布民謠,吐字清晰,氣息不亂。老人的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從織布機上站起,孫媳婦劉倩想來扶,被老人倔強地一把推開。
媽媽是塊寶,王義林的兒子劉大友說。盡管高齡,母親耳聰目明,身康體健。而在“百布堂”公司團隊裡,老人還承擔起傳承技藝,回顧曆史,指導技藝,傳習教學的重要工作。 王義林老人生于1927年,今年95歲。祖輩就開染坊和織布廠,家境不錯,因此還上了15年私塾會識文斷字。
老人不僅坐鎮棗陽躬身織布,還擔起“形象大使”角色,經常坐飛機到全國各地,演示傳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棗陽粗布制作技藝。
“我媽是見過世面的奶奶,”劉大友介紹:“她身體也很好,跟着我們一起走南闖北參加展會,到深圳去過三四次,坐過火車,飛機,長途汽車。”
王義林自帶明星氣場,每次外出參展,隻要她往織布機上一坐,圍觀的群衆人山人海,成為人群中矚目的焦點。劉大友一行人每年到深圳去參展,有些熟悉的老顧客會熱情地向他們打聽:“去年那個老奶奶呢?”
面對極目新聞記者的采訪,王義林老人非常配合。主動演示時,還脫下了本來戴在頭上的紅呢帽。劉大友自豪地說起:“記者采訪她,不管是電視台扛着攝像機的記者,還是報社拿筆的記者,她都不怯場,偶爾還努力憋兩句普通話,她說的棗陽話隻要說慢一點,别人基本都能聽得懂,她的聽力也非常好。”
勤儉夫妻白手起家,靠家族手藝緻富
一台織布機養活一家人。王義林回憶,在生活困難的時候,棗陽當地男人出體力掙錢養家,女的織布補貼家用,“布三口說的就是一台織布機養活三口人。”老人說。
劉大友兄弟5個,自小家裡窮,上高中時,父母也老了,因為養不起,劉大友靠賣冰棍完成學業。
高中畢業後,1993年,劉大友和女朋友,也是後來的妻子張其華一起南下廣東打工。劉大友是電工,周六周日不休息,出去給别人幹零活掙點錢。愛人張其華是會計,除了幹好本職工作,還接點私活賺外快。那時,兩人吃得很節省,連一碗馄饨、一根冰棍都舍不得買。
1998年,二人帶着打工攢下的錢回了棗陽。在棗陽縣城裡買了門面房做點小生意,手裡還捏着十萬元積蓄,親戚都誇他們夫妻倆能幹。
本以為生活就這樣平淡下去。一次旅行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軌迹。
2005年,他和妻子張其華到三峽旅遊。當看到景區有當地人在用老式織布機織布,引得遊人紛紛駐足,争相搶購。那熟悉的場景一下子打破了二人内心的平靜。
張其華很有商業頭腦,她給劉大友分析起了市場,“以前人們喜歡下館子,現在生活好了,反而願意去農村吃原生态的,以前穿得不好,現在要穿棉麻舒适型的。”她斷定:粗布肯定有市場!“你家祖祖輩輩幹這個,如果重新挖掘市場,既可以掙錢養家糊口,又能把技術傳承下來,多好。”她說。
為慎重起見,張其華又跑到省内的随州、恩施,省外的山東、貴州等地去調研,結果讓他們很驚喜:織布的還不少。他們認定,有人織就有市場!
2006年,兩口子和兩個朋友合夥在江西南昌試水經營,開了第一家經營粗布産品的店面,生意出奇的好。
另起爐竈做大品牌,入選國家級非遺
在粗布織造行業賺到“第一桶金”之後,夫妻倆另起爐竈。2007年7月,劉大友夫妻回到湖北,在武漢中南路開了第一家店,他們将店面命名為“百布堂”。
因為做的是粗布行業,劉大友特意擯棄當時尚裝修風,改走傳統樸實路線。店面門頭用一根根與織布機一樣的原木條拼起來,刷上清漆,特意露出原色,主打“健康、環保、返璞歸真”。
“百布堂”的名号當時還不出名,劉大友把“百布堂”三個字寫得很小,下面的“手工家紡”幾個字特意加大,顧客一眼看到,就沖着“手工家紡”幾個字進來了。
經營思路上追求“新、奇、特”,将織布融入床上用品等實用性強的産品,當時市場同類競争者很少,顧客出于好奇心和對傳統手藝的推崇,紛至沓來。“尤其是四五十歲往上的人群,比較懷舊,特别喜歡我們的純棉産品。”劉大友自豪地說。
生意迅速火爆,第一年就加盟了三家店,到2010年的時候,已經開下五六十家店。後來,夫妻倆開始進修,學習經營管理,注冊了公司和品牌,還組建了專業的設計團隊。
一位客人的一句話,讓“百布堂”品牌進一步提升,還成為了國家級非遺項目。
那是在2010年時,一位客人來到武漢百布堂丁字橋路專賣店,這位客人一看産品非常喜歡。再一聊,得知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樣的織布工藝,而且是從清朝起祖祖輩輩傳承下來。客人興奮地說:“你們可以申請非遺啊!”
盡管夫妻倆當時還不理解非遺的意義,也不明白保護這項古老文化的意義,但還是動起了心思。他們請來專家指導,再深入挖掘下,竟然發現,這看起來不起眼的手藝竟然藏着那麼深厚的曆史和文化。
從2012年起,他們投入大量時間、精力,以及本來開店不必要的經費開始了申遺之路。從市級非遺項目申請成功,到2016年入選湖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再到2021年6月列入中國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項目名錄。這一路,走得艱辛卻也順利。
“之前一直在苦惱如何做大品牌做大市場,沒想到因為非遺文化樹立了品牌形象。”劉大友感慨。在申遺過程中,他更深地了解到這門手藝的可貴,“這是國家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軟實力,中華傳統文化不能丢”,劉大友說。
創新經營“老布新做”,帶會一萬餘名“徒弟”
傳習所裡,擺着一二十台老式織布機。這些,都是劉大友踏訪全國搜羅回來的,均由老木匠手工打制而成。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第四代傳承人,劉大友在武漢的家裡和公司裡都擺着織布機。他和妻子至今保留着每天至少織布半個小時的習慣。
傳承不易,幸運的是,棗陽粗布制作技藝後繼有人。劉大友的侄兒劉海倫和侄媳劉倩,是第五代傳承人,劉大友的孫女劉嘉慧是第六代傳承人,今年15歲,還在上初三。
“棗陽粗布制作技術,是農耕文明時的曆史産物,在棗陽市鹿頭鎮發掘的雕龍碑遺址距今約6200多年,出土的文物中就發現了陶制紡輪。棗陽手工粗布紡織要經過軋花、彈花、搓棉條、紡線、倒筒、牽經等17道主要工序才能完成。”采訪當天,劉倩向參觀者熟練地介紹着。
平時,傳習所裡還經常有學生來研學,劉倩夫妻倆還會講解這門傳統文化的曆史、教孩子們織布,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不僅如此,“百布堂”公司還将織布機發放給棗陽本地和孝感大悟、武漢新洲等地生活困難家庭,教他們織布增收。據統計,所有“徒弟”加起來達上萬人。
要傳承更要創新。張其華提出來“老布新做”的研發理念。和武漢紡織大學、湖北工業大學、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創新設計、花色和款式,使它服務現代生活。
“百布堂”有一款爆品——棉涼席。竹席草席體感涼但在空調環境下并不舒适,設計團隊采用合股的織法,加大紗線空隙利于散熱,還保留了粗棉布本身的優點。這一産品還被湖北省商務廳列入全省一百個“荊楚優品”之一。百布堂優質産品還入選消費扶貧産品,倍受歡迎。
已經做大品牌的劉大友認為,非遺項目要傳承要“造血”需要借力,他願意和其他非遺傳承人抱團發展。他希望相關部門落實減免非遺項目稅收等政策,“打造百億級非遺文化産業企業,讓傳統文化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是我們的追求。”他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