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說到耶律隆緒即位,成為遼國的第六位皇帝,稱遼聖宗。
遼聖宗在位49年,是遼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即使放在中原皇帝系統,這個時間也不算短。他在位的49年,創造了遼國最鼎盛的時期。不過這裡面有他母親一半的功勞。
遼聖宗12歲即位,因為年齡太小,所以國家大小事務都由太後蕭燕燕處理。蕭燕燕是個政治女強人,在遼景宗時期,由于遼景宗身體多病,所以很多政務已經有蕭燕燕在處理了,這和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權利轉移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遼景宗剛死不久,國内的叛亂勢力開始蠢蠢欲動,才30歲不到蕭燕燕非常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她沒有猶豫,立刻做出了決斷。
首先,她拉攏自己的舊情人韓德讓做自己的智囊。其次,和南院大王耶律斜轸聯姻。第三,重用耶律休哥。
上面一章我們講過,在高粱河之戰中,是這三個人聯手打敗的宋朝,也因為這份軍功,讓他們在遼國的地位迅速攀升。
除了拉攏遼國重臣之外,她在遼景宗剛駕崩時候,以服喪為由,将所有重臣的女眷全部召到皇宮看管起來,實際上已經向所有人宣布,誰敢造反,你的家人全部都得陪葬。
由此可以看出,她的政治手段絕非一般。
剛剛穩定國内局勢,宋朝這邊又有了動作。宋太宗聽聞遼景宗已死,趁着新皇帝剛上位地位不穩,發動了第二次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戰役,史稱雍熙北伐。
為了吸取高粱河之戰失敗的教訓,宋太宗出三路大軍,分别打東部、中部、西部,然後三路會師,合圍幽州。
戰略是好戰略,但是蕭燕燕毫無懼色,她分别部署耶律休哥打東部,耶律斜轸打西部,自己帶着小皇帝打中部。
宋朝方面,東路軍的主帥是曹彬,這是宋朝的一位沙場老将,宋朝收複南唐他就是主帥,不過曹彬卻是以仁慈而出名的,在這場戰役中,他的表現确實不怎麼樣。
耶律休哥敏銳的發現了曹彬的破綻,派人劫斷了他的糧道,曹彬不得不退兵。如果曹彬的部隊全部都退兵了,那麼損失不會大。但是此時西部的潘美和楊繼業的部隊打的非常順利,曹彬的部下看着有點眼紅,慫恿曹彬攜帶五天的軍糧出戰。
曹彬沒能控制住部下,任由他們出戰,結果被耶律休哥打的大敗虧輸,死傷好幾萬。
宋太宗聽說東路軍失敗,立刻慌了,讓三路大軍全部撤回,減少損失。這樣原來西路軍取得的戰果又不得不放棄。這裡值得一提的,楊繼業(也叫楊業)因為護送百姓撤離而被蕭撻凜圍困,最後絕食而死。第一代楊家将算是完成了他的使命。
蕭燕燕一上台就打了大勝仗,這對她來說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對蕭燕燕來說,燕雲十六州一直是個需去解決的問題,因為燕雲十六州,算上後周柴榮那次親征,這已經是第三次大規模戰争了。
為了解決燕雲十六州的邊境争端問題,蕭燕燕趁着宋朝新皇帝宋真宗剛登基不久,主動發起了一場戰争,史稱澶淵之盟。
蕭燕燕帶着小皇帝耶律隆緒舉全國之力而來,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以戰迫和,讓宋朝人别老是惦記着燕雲十六州。此時,遼國國内的戰神都已凋零,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都已病逝。宋朝這邊也沒好哪去,曹彬退休,潘美郁郁而終,楊繼業戰死,雙方是半斤八兩。
但是戰争一開打,蕭燕燕就倍感壓力,其主要原因是契丹人不善于攻城,一路打下來都非常的吃力,而且大城市都沒有打下來,等蕭燕燕打到黃河邊上的時候,20萬的軍隊隻剩下10萬不到,這兵力的損失實在太大。
到了澶州城下,遼國日夜攻城,隻要能打下澶州,到達開封,就能以戰迫和。宋朝這邊作戰也非常的英勇,宋真宗在寇準的建議下禦駕親征,宋軍的士氣非常高漲。
遼國人打仗是不能打持久戰的,因為他們打仗都不帶軍糧,打到哪兒搶到哪兒,俗稱打草谷,所以沒有很好的後勤保障。
宋朝這邊全國各地都在往澶州增兵,兵員源源不斷,局勢對蕭燕燕來說非常不利。
更重要的一點,就在戰争最緊張的時期,遼國的主帥蕭撻凜被宋朝的床子弩遠程射殺,這讓蕭燕燕的心一下子涼到了谷底。士氣打擊非常大。
後勤沒有保障,軍隊士氣低下,主将被殺。還面臨着被宋軍合圍的風險,蕭燕燕終于放低了姿态,主動向宋朝傳達了和談的意向。
宋真宗也沒有一定能赢的把握,而且有點畏遼心理,所以雙方很快達成了和談。簽訂了曆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這為遼宋兩國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人們說到澶淵之盟對于宋朝的意義有多麼的重大,對于遼國又何嘗不是呢。
遼國統和二十七年,蕭燕燕還政給耶律隆緒,結束了二十七年的攝政生涯,并于當年病逝,享年五十七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