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華棟
紫金的報告文學《大地如歌》拿在我手裡的時候,已是冬天。窗外大雪紛飛,銀裝素裹。掩卷長思,在紫金那精确而生動的刻畫下,《大地如歌》主人公高寶來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在風雪中凜然穿行,向我走來。
雖然作者自身就是一位人民警察,對這個群體非常熟悉,但涉及到公安題材,她下筆卻很謹慎。在她的作品中,涉及到公安題材的不少,都很精當。不過,她并不濫用自己的寫作資源。當這部精巧的報告文學《大地如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你會發現,她使用了高明的文學手法來結構這部作品。
作品的主人公高寶來,原是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恩濟莊派出所的一位民警。他從警30多年,紮根基層為群衆服務,在不同的崗位上、不同的工作任務中,都能以身作則,心裡時刻裝着人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2015年,高寶來病逝後,被追授為中宣部“時代楷模”和公安部一級英模。
寫一個當代的英模,很考驗一個作家的腦力和筆力。紫金為了寫好這部報告文學,首先是腳力先行,眼力跟上。她多次采訪,在高寶來生前所在單位實地采訪和體驗生活,對他周邊的人物和環境做了細緻耐心的觀察了解,腦力全開,筆力勤勉,寫下了很多筆記,這為她寫出獨具風格的作品打下了堅實基礎。為了更好地運用材料,化繁為簡,她有針對性地閱讀了很多報告文學、紀實文學和非虛構作品。
在寫這部作品時,作者首先是運用了減法。整部作品的篇幅不算長,一共12萬字,分為六章,分别是“啟蒙”“迷惘”“彷徨”“成長”“歸宿”“尾聲”,結構嚴整。作品内部的時間跨度很大,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寫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這其中可以充塞很多内容,可以有很多的枝枝蔓蔓,可以寫成厚厚一本書。但紫金通過剪裁,使得這部作品行文幹脆利索、表現集中,且很有鏡頭感。比如第一章《啟蒙》的開頭部分: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冬日北京城,白蒙蒙的天空掠過響亮的鴿哨,一個男孩降生了。
胡同深處的土炕,冰冷而硬。他不哭,暖和和的小身子倔強而執着,給這個貧寒的家帶來了溫度。母親露出了笑容,看着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說:就叫寶來吧。
……
六歲的孩子,沒有鐵鍁高。淩晨,迎着刀子一樣的風,跟着父親去挖樹根。他努力向前,父親也努力向前,仿佛身後的孩子不存在。刨出土,寶來就用小手去捧。父親隻顧着樹根,仿佛身邊的孩子不存在,仿佛捧出土的不是一雙小手。寶來就像是一個鐵做的孩子,從淩晨到下午,一刻不停。
回家了,父親扛着樹根,仿佛身後的孩子依然不存在……”
這樣的開頭,确立了《大地如歌》這部作品刀削斧鑿般的精确性和塑造人物的力量感。這樣的文風,簡約、硬朗,有一種震撼人心的情感表達,卻内斂着,集聚着。就這樣,在紫金筆下,一個人出生、成長,穿越歲月的塵埃,與一個個人物相遇,與一樁樁事情遭逢,高寶來就這樣成長着、平凡着,在瑣事、難事、煩心事面前,不斷經曆各種各樣的考驗,直至成長為一個不平凡的平凡人,一個時代楷模和一級英模。如此來看,紫金的筆觸洗練生動,在減法中實現了加法,塑造出令人信服、令人感動的大寫的人物形象。
(作者系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