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一、投筆從戎的王昌齡(王江甯,698年—757年),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他早年貧苦,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甯丞,被謗谪龍标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闾丘曉所殺。其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适、王之渙齊名,有“開天聖手”“詩天子”的美譽,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王昌齡二十歲離開家鄉,開元年間,開始一段學道的經曆。王昌齡從軍行詩意畫,在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對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齡一生最堅實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即使身處讒枉和淪棄之境,也難以改變,他投筆從戎,立志報國西出長安,踏上實現抱負的出塞之路。
二、樹東書古詩
三、樹東解譯《出塞》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禦敵鏖戰萬裡征夫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将李廣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暗示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裡長征人未還”,“萬裡”指邊塞和内地相距萬裡,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争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邊塞戰事,表達了詩人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願望和洋洋灑灑的愛國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