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yōu)國是商代方國,在整個晚商曆史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商末周初的兩大家族對決中,攸國及它的族人們為挽回王室社稷傾注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商代攸國最早出現在甲骨蔔辭,為侯爵,它的出身并不像其它方國那麼神秘,攸國是商王宗族之國,大約在商朝中後期立國。攸國封地不見記載,但據現代考證,大緻位置當在今蘇皖之北、豫東一帶的淮夷地區。有說法認為商代攸國的政治中樞位于今河南永城縣南、安徽宿州西北一帶,近代學者陳夢家考證,甲骨文中商王征東夷蔔辭“攸侯喜鄙永”之“攸地之永”即為永城。我們都知道,商代晚期,王室的主要敵對勢力來自東夷,商末兩代轟轟烈烈的東征更是持續了十年。從這個角度來看,商代後期立國的攸國很有可能是為了防禦東夷集團的入侵,從它一出生時起,攸國就已注定為捍衛王室的長安久治而存在。
永城
攸地的起源不明,這裡羅列了幾種可能性:或跟古籍中記載的“攸女”有關。根據《帝王世紀》引《連山易》載:“禹娶塗山之子,名曰攸女,生啟。”傳說大禹娶了塗山氏之女,叫攸女,生下啟。塗山氏是上古神話中的一個大氏族,其所在地望有多種說法,其中有山東曹縣說和安徽蚌埠(bèng bù)說。大禹與塗山氏聯姻,自然是出于自身政治根基的需要。塗山氏的女兒叫攸女,“攸”不可能是該女子的名字,當是與塗山氏密切相關的一個複合族氏名稱。這或以說明大禹時代以“攸”為族名或地名已經存在。當然也有說法認為古攸地,即古籍中記載的“鳴條”,理由是古代“攸”通“條”,但對于鳴條的确切位置又是歧義叠出,公婆各理。還有說法認為“攸”的造字本義來源于一種叫“莜麥”的農作物,即現在的“燕麥”,“攸”從攴(pū),從人,攴為手持杖,或為擊打麥稃。後加草為“莜”,攸的本義消失,古代“攸”通“莜”。“攸”作為主食,是族人生存的根本,加之古代打仗糧草作為重中之重,所以說“生死攸關”。商代攸國或在前朝攸地重建。
攸的甲骨文
商末,在周族入侵中原之前,為維護商朝的統治地位,帝乙、帝辛兩代接連發動了傷筋動骨的東夷之戰。蔔辭:“癸卯蔔,黃貞,王旬無禍。在正月,王來正人方,在攸侯喜鄙永。”商王在當年正月出征東夷部落,路過攸國的鄙永之地。商王在出征東夷途中應該在攸國的鄙永停留了一段時間,具體做了什麼?應該是出征前的一些重要部署。而且更為關健的是,攸國族人參與了東夷之戰。攸侯喜,即攸國國君喜,攸國是宗族國,它的存在本為以蕃屏商,在此次東征策略中自然要身先士卒。這也是商王為什麼不直接東進,而要向南面的淮地繞一圈,親自來到攸國,以攸地作為根據地,在此進行占蔔、選将、派兵,輸送戰略物質的部署等等。蔔辭:“在十月又二,癸酉在攸,正(征)人方。”此例蔔辭告訴我們商王征伐人方就是直接從攸地出發的。而且在出發之前,商王還在攸地進行吉兇的貞蔔:“癸酉蔔,在攸,永貞:王旬亡禍,王來征人方。”蔔辭大意指商王在攸地貞問此次出征人方能否順利。有學者根據蔔辭推測,商王東夷之戰取得勝利後重返攸地,停留了将近月餘,并在攸地進行犒賞、獎勵、祭祀、狩獵等慶祝活動,可見攸國在此次征伐東夷部落的戰役中是起到了關健性作用的,而攸侯喜作為攸國首領自然受到了商王的特别對待。
這裡需要介紹的是攸侯喜這個人物,攸侯喜是商代攸國的最後一位國君。在商末周初的社會大闆蕩時期,他創造了比同樣身為殷商宗室箕子(見箕國篇)更令人神往的傳奇色彩。攸國是商朝子姓宗國,對商王室絕對的忠誠,無條件維護着王室的統治地位。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沒找到除去甲骨蔔辭之外相關攸侯喜古籍史料),當周族入侵,商王權岌岌可危,攸侯喜進京勤王,但未能成功,受到重創的攸國族人從此下落不明。有說法認為攸侯喜帶着攸國族人東渡逃亡,最後竟然飄到了大洋彼岸,成了美洲印第安人(殷地安人)的祖先,創造了神秘的印第安文明。這個攸侯喜和箕子一樣,被創造了地外文明的神秘事迹所籠罩,唯一的區别是,箕子的事迹被《史記》記載了下來,可謂有據可依;但攸侯喜的創造太過于奇迹,自然要存疑,其實兩種不同文明有撞衫的地方很正常,不能作為源于同根的理由。作為題外話,這裡不再贅述。
事實上,商末周初,很多甲骨蔔辭中出現過的甚至活躍過的諸侯國或名門望族随着商朝的覆滅石沉大海,再也沒了音訊,除卻後世有出土銅器銘文記載,實屬正常。攸國也一樣,其族人在商亡後不排除被周人集中遷徙、安置、并入其它氏族最終被慢慢融化的可能性。《水經注》有“攸水”、“攸溪”、“攸縣”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全國那麼多的縣市帶“攸”的就這麼一個,這些帶“攸”縣名或水名集中在今湖南、江西交界一帶,或也不排除攸國族人南遷的迹像。攸國之後應該有攸氏,此攸當為最早的一支攸姓。
文/堰風
殷商古國——爻國,國名或來自結繩記事,商王的狩獵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