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壓軸,腦海裡首先蹦出的就是每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趙本山老師的小品。每次媒體都說春晚壓軸的是趙本山小品,誰曾想壓軸出場不是最後一個登場的!
宋丹丹和趙本山
盡管他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再登上春晚了,但他給的歡樂一直在我記憶裡。
從小到大,我一直以為壓軸登場就是最後一個、重量級的、最拿得出手的作品或人物。後來無意間發現壓軸并不是最後一個出場,而是倒數第二個出場的。
首先說說什麼是壓軸。
壓軸, 演壓軸戲一般都是戲班挂頭牌的主要演員。最後一出則稱“送客戲”,亦稱“大軸”。因一場戲五、六小時過長,觀衆不等終場即離座,因此戲班常把劇目的重點放在壓軸戲上。最後一出則安排演些技術性強的小型武打戲或趣味性濃的玩笑戲,讓觀衆在這無足輕重的演出中逐漸散去,故稱“送客戲”。
這就是最初壓軸的意思了。但是由于很多人都把壓軸當成了最後一個出場,現在的詞意就有些微妙和尴尬。當有人說某某壓軸出場的時候,你就判斷不了某某是最後一個還是倒數第二個出場,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某某是最厲害的一個。如果所有人都把壓軸當作最後一個出場,那麼也許新華詞典也要做出相應修改。
新華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