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赫
德國音樂大師巴赫,他9歲時就失去了母親,第二年又失去了父親,成了一個孤兒。為了學習音樂,十幾歲的孩子,沒有旅費,一個人步行四百多公裡到漢堡去拜師求藝,為了學習名家名曲,想借他哥哥的曲譜。
可他哥哥執意不同意,他偷偷抄曲譜,一抄就是半年。他哥哥不支持他學音樂,可他對音樂情有獨鐘,矢志不渝,含辛茹苦,勤奮追求,終于獲得成功。所以,巴赫是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
2、吳承恩
他生于一個有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
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于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了,并且有了創作的打算。
50歲左右,他整理了《西遊記》的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裡,他才得以正式《西遊記》的創作。一生窮困的吳承恩,奮盡全力完成中外聞名的《西遊記》後,帶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約于萬曆十年(82歲)離開了人世。
3、蘇洵
蘇洵年輕時,讀書不努力,常和一幫“狐朋狗友”賽馬、遊山玩水,糊裡糊塗混日子。二十七歲的時候,蘇洵才發現,混日子沒意思。于是發憤學習,學習一年自以為差不多了,就去考進士,結果沒有考中。
他這才認識到,學習并不容易。從此,他謝絕賓客,閉門攻讀,夜以繼日,手不釋卷。如此發憤攻讀了五、六年,終于文才大進,下筆如有神,頃刻數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