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21世紀的中國詩壇,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卻經曆了三次“詩歌地震”。
2006年的趙麗華,2014年的餘秀華,2021年的賈淺淺,她們以方程接力賽的形式前赴後繼颠動詩壇。
趙麗華,河北霸州人,“梨花體”詩歌創造者。2006年開始的“詩歌事件”引起巨大反響,追捧、模仿和炮轟之聲遍布網絡,影響之大空前絕後。
餘秀華,湖北鐘祥人,“睡體詩”創造者。2014年在《詩刊》發表詩歌,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伴随其詩紅遍大江南北,争議之聲也洶湧而至。
賈淺淺,陝西西安人,“淺體詩”創造者。2018年出版詩集《第一百個夜晚》,2021年被《文學自由談》刊登的一篇評論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2022年又因入選作協會員再次登上輿論熱點。
乍看,三位女詩人風馬牛不相及。細品,卻有共同之處。
相逢何必曾相識趙麗華:
《朵拉·瑪爾》
她平躺着
手就能摸到微凸的乳房
……
再往下是恥骨
微凸的,一個緩緩的山坡
這裡青草啊、泉水啊
都是寂寞的。
餘秀華: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
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賈淺淺:
《黃瓜,不僅僅是吃的》
寂寞的時候
黃瓜
無疑是
全天下最好的
同是女人寫出了相同的寂寞和感受,又用同樣的方式吸住讀者的眼球。這是女詩人特定的氣質,還是讀者們多情的聯想?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三位女詩人掀起了三場詩歌争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褒獎和肯定者有之,貶斥和讨伐者更不在少數。
有人說這是一葉障目,從詩集裡挑出幾首劣質品就以偏概全,否定詩人的全部成就,不公平。道理很對,包括“詩仙”“詩聖”在内,哪個詩人沒有兩首敗筆之作呢?
事實上,讀者們從來沒有要求詩人的作品必須篇篇優秀,隻是要求詩歌作者必須為自己負責,為大衆負責。不優秀可以,但脫離大衆審美價值,寫低俗寫無聊恐怕行不通。
時間能證明一切。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是金子總會發光,是沙子終會淹沒。
除去巫山不是雲
“瑪爾”“睡你”“黃瓜”這樣的詩歌,出自普通人之手讀者會嗤之以鼻,一笑了之。但出自名氣詩人讀者肯定不買賬,媒體也不能不關注。
名氣詩人要為自己的名氣負責,要為社會負責。你詩歌裡的一丁點兒瑕疵會比常人放大幾百倍,幾千倍,甚至幾萬倍。
因為你享受了名氣帶來的福利,享用了名氣賦予的特殊待遇。試想一下,沒有“名氣通行證”,沒有“助推”和“炒作”,這詩歌能紅嗎?普通人寫出這樣的詩能發表嗎?
或許,正像唐小林所說,“……之所以受追捧,是因為有無數看不見的手在翻雲覆雨,興風作浪。”
獨釣寒江雪
新體詩誕生,湧現出了郭沫若、徐志摩、臧克家、郭小川……等一大批新生代詩人。他們既借鑒了西方詩歌的創作模式,又保留了傳統詩歌的精髓——意境,節奏和韻律。
随着時代的變遷,經濟社會的到來,文學逐漸走向低谷。而詩歌更成了低谷中的低谷,某些時段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詩歌。
這不能不讓詩歌刊物,詩壇名宿們憂心忡忡。尋找新的視角,尋找新的突破口,讓詩歌再度輝煌成了“圈裡人”的共識。但快節奏的生活,多元化的娛樂輸出,想讓詩歌回到以前“春光燦爛”“一枝獨秀”的日子很難,很難。
即使開了綠燈放行,但除惹來争議外絲毫改變不了詩壇的現狀。
三個女人一台戲。唱的唱,捧的捧,笑的笑,罵的罵……雖然詩壇沒能再現輝煌,但還是讓人們重新想起了詩歌,重新關注到了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