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誦讀《弟子規》
《弟子規》是根據《論語》中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來編寫的,清代秀才李毓秀學習聖賢文化緻力于落實聖賢教育,他綜合《禮記》、《中庸》等多種啟蒙教材,編寫了這本規範弟子言行、提升思想修養的書,在我國曆史上樹起了道德建設的裡程碑。那麼《弟子規》中的孝道智慧是如何展現的呢?
《弟子規》包括總叙,共有七章,每章都有相對于标題完整的内容,三字成句,押運整齊,适合誦讀,有助于拓展心智,激發情志。尤其是《弟子規》開篇便向我們提出要“入則孝”,意思是在家要懂得孝養自己的父母雙親。“孝”是一老一子,兩個字組成的,那麼兩個字能組成一個字,說明他們能相互調和,陰陽互補,能完美統一。老人疼愛孩子,教給孩子成長的智慧;孩子關愛老人,帶給老人無微不至的老有所依感,因為老了就預示着要倒下了,孩子就像拐杖一樣攙扶着老人,老人給孩子所做的孝養表率,所教誨的為人處世之道,孩子能在心裡融會貫通,并能一代代的傳承這種美德。因此“孝”字就能很會意的将老人和小孩組合在一起,延伸下去讓我們體會無窮的妙意。
既然是規範言行的,那麼孩子在家裡孝養老人言行舉止就顯得格外重要。父母心裡想的,要盡量的順從他們,隻有順着他們的心意做事,他們才會歡喜知足快樂。所以順父母的心意,這裡有很重要的一種智慧在裡面,如果自己能時時順從父母的心意,那麼才會讓他們不會有情緒的困擾,并且會讓他們生起這樣的心理:反正有我兒子/女兒呢?這樣父母天天都會開心,他們就會知足快樂。因為父母一生都是在為兒女活着,把心思用在照顧兒女的飲食、起居上,那麼父母年老之後,作為兒女更應該回報給父母同樣的愛心。這也是一老一子、陰陽兩氣相互融合,相互關心、關心鼓勵的結果,所以這樣行孝不失為一種智慧。具體怎麼做呢?我們看《弟子規》中教誡: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靜聽 父母責 須順承這裡首先講了作為子女要在态度上恭順父母。比如父母呼喚我們的時候要及時應答不要行動遲緩,父母讓我們做事的時候不要有偷懶思想,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必須要用恭敬的态度來安靜地聽,父母責備我們的時候要從心底生出悔恨,絕不再犯,要順從父母的心意。
而現在社會缺失的就是這種智慧,很多人面對父母不知生起何種态度?總是頂撞,拿父母出氣,厭煩自己的父母,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父母帶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撫養成人,他們是跟我們相處時間最長、感情最近的人,而現在社會孝道的缺失,正是因為孩子沒有親眼見到自己的父母,如何恭順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沒有親身體驗到這種祖父母與父母之間這種孝道的智慧傳承,所以都變成了父母向孩子乞讨孝順,講理說服,但是孩子卻絲毫不能萌生孝養之心。
《弟子規》壁畫
我們的孝道文化在戰争、革命年代發生斷層,緻使很多家庭出現抱養、遷移、單親等很多不和諧因素,造成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孝道,沒有完整地傳承到現在。從踐行《弟子規》的過程中來看,隻有體悟到孝道的價值便能首先行動起來,正如《大學》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隻有修養好德行才能弘揚好家風,來自發地改變自身與家族的命運。所以《弟子規》開篇便将老人與孩子心靈建設的一團和氣放在首位,隻有從态度上做到恭順,才能為實現孝道的價值奠定基礎。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醒 昏則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這是習慣養成教育的一個開端,我們要有始有終的幹成一番事業,離不開最初行為習慣的養成,但是這種孝養雙親的習慣也是日後事業成敗的關鍵,尤其要做到:冬天要讓家庭充滿溫暖,做好保暖工作,讓父母年紀大了不要着涼;夏天天氣太熱,要做好降溫工作,讓父母感到清涼。“孝感通天”,如果每天都想着盡孝,那麼很多智慧都會源源不斷的出現,讓父母發自内心感到開心。在早晨五點要準時起床,讓自己頭腦保持清醒,打掃衛生,開始幹一天的家務;到了晚上要九點多入睡,要保持情緒的平靜,盡量少說話,使環境和諧,這是最關鍵的養生方法,那麼孝養雙親首先要讓他們不要失眠,身體狀況良好。
其次是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要去哪裡?去做什麼?”晚上回到家裡要去給父母禀報一聲,讓他們放心自己回來了;父母生病了就要多坐在父母身邊,看他們吃完藥睡下了以後自己再走。現代社會這一點很多人都做不到,因為常年在外奔波,和父母聚少離多,但是保證電話報平安,父母心裡也會踏實。最後是自己居住的地方,自己工作的單位不要時常變動,父母也希望子女們事業有成、工作穩定,因此盡量不要主動提出變換工作單位,這是在養成習慣上需要具備的幾個要點,要有規律,要孝養真誠。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這裡主要講兩種不良的品性,一是不要擅自做主,認為是小事,不和父母商量就做出決定,這樣勢必引起家族倫理反常,因此中國人重家道,也注重倫理道德,如果一個人在小事上屢犯錯誤,那麼家族也會受到牽連、指責,所以心存孝道的人一定會在小事處理上要與父母商讨,經過父母同意,然後才會去處理。有些小物件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父母不希望你把它私藏起來,這樣父母内心就會生氣、憂悲、恐懼,擔心兒女染上偷盜習氣,所以這是古聖先賢的教誨,“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就是說做事要光明磊落,做人要正直誠信,那麼作為子女自己順父母的心意,孝道不會虧欠,父母愛子之切心也就不會感到傷悲。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僅為去身有傷 贻親憂 德有傷 贻親羞這是從自身行為處事方面的一個警戒,要培養自己的孝心,首要就要全心全意的為父母着想,它們喜好的東西,力争為他們準備齊全;他們厭惡的東西,尤其是某些不良的行為習慣,自己要力争改掉,這樣才不會讓父母操心、傷心。要飲食、起居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心中常存善念、感激,那麼病傷、意外災難就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父母也不會為自己憂傷,尤其是在道德修養方面,要做到不害人、不欺人、不盜人,這樣父母就不會蒙受子女不孝帶來的羞愧和擔心、恐懼。這種内心的坦然萌生出來的孝養雙親的智慧将會給家族帶來興盛,因為這是由内而外生發出來的一種堅定的品德、道義,不但在德行上規範自己不讓父母蒙羞,而且在行為處事上要求自己一定要向聖賢看齊。
親有過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谏不入 悅複谏 号泣随 撻無怨這段主要講的是如何應對自己與父母之間發生的矛盾,如果父母這方有過失,自己如何說服他們?又在内心不起絲毫的怨憎和委屈,仍是一團和悅之氣。這很困難,但是聖賢教導我們隻要這樣做就可以使事情得到合理解決,比如當發現父母親有過失的時候,我們首先就要和顔悅色的來勸說父母改正過失,這是最基礎的,但是如果父母心結打不開,他們仍然要堅持生氣、計較,要沖動評理,那我們就要繼續勸說,并且聲淚俱下、言辭懇切,即使受到打罵也無怨無悔。
這是一種胸襟和格局,要孝養父母,首先要把自己的人格境界提升,不與人争執,不貪功取利等,要平等看待任何一件事,在時間和空間中每個人都是自己心靈的主人,都是按照心的軌迹發展,但是在人我是非上我們很容易迷失自我,把自己交給别人去任憑擺布自己的情緒,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作為子女看到父母心氣不順時一定要善于理性的開導,站在無是非的角度、無利益較量的立場,心平氣和的感化父母的心。這樣父母才會發自内心反省自己,不與外界計較,因為他們感覺到有兒女的開導,心寬了,心裡也踏實了,所以運用這種智慧就可以解決父母與兒女之間溝通層面的難題。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這是“入則孝”的最後一段,主要講的是侍奉父母到晚年後,他們生病以及離世後,我們應當如何運用智慧來盡孝?這是很多現代人都讀不明白、理解不了的句子。有人說父母去世了還要讓兒女像活着的時候一樣伺候嗎?這種問話如果換成自己的孩子來問,那麼答案肯定是一緻的。所以現在人心浮躁,大家都忙着掙錢、忙着工作、忙着整理瑣碎的家務、忙着談天說地、忙着遊山玩水,怎麼會記得已逝的老人,他們的善意相勸呢?《弟子規》被提出來作為全民規範言行的一種準則,在這裡是具有普世價值的,因為我們現在不明白,我們的後代也不會明白,那麼作為非物質保護的文化遺産——孝道,将會永久地被保存在人們還未開啟的心智模式中,打不開這種心靈的智慧,想要活的幸福,想要家族興旺是不可能的。
教讀《弟子規》
這一段首句是說父母親生病了,要晝夜在身旁侍候,寸步不要離開,即使再忙也不要離開病中的父母,此時他們是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尤其是即将陰陽兩隔的時候,我們不能讓父母親感覺到兒女離自己很遠,要一直守候在身旁。他們吃藥時有些中藥太苦,自己先嘗嘗告訴父母親藥的味道,并寬慰他們喝下去就能好,每天堅持守候在父母身邊,讓病中的父母能生起寬慰之心,他們點滴的叮囑都要記在心裡。耐心地聽、反複地聽,讓血脈相連的和順之氣一直貫通始終,這就是無形無相的孝順之道,它是一團和順之氣。第二句是當父母離世後,自己要經常憶念他們在世的辛勞勤苦,居家過日子再累再苦從不抱怨,憶念父母帶給家族的品格,上敬下孝的處事風範,要時常悲恸,不能忘記父母的遺言,他們的行為處事規則,就像孔子說的“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因為父母傳授給子女的是古聖先賢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财富,整個家族的興旺要靠它來支撐,所以不能忘記父母的教導,在他們去世後,古人會搭建茅棚為父母守喪,那麼自己要睡到父母的屋子裡,日夜思念他們,為父母守靈,要斷絕酒肉。舉辦喪事也要杜絕用酒肉招待親戚朋友,因為一切動物都是有生命的,孝養父母的同時也要愛護一切與人類平等尊貴的動物的生命,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大孝。
在舉行喪事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跟執事協商好程序,要使後輩兒孫學會如何與親人道别,要讓場面莊嚴悲痛,這樣才能以禮教化子女恪守孝道,不忘祖先的恩情。在祭祀先祖時要竭盡誠懇之心,就好像他們在身邊接受供奉一樣,這樣至誠才能孝感動天,才能真正明白做人的道理,才會承擔家族的道義,換來長輩鄰居的贊許,才會使後輩兒孫一代代的傳承這種孝道的規矩。
祖國的花朵
本章主要講的是孝道的智慧,講了孝道包含的幾個層面:首先是要恭順父母的心意,其次是要贻養父母的心志,再次是要去掉自身的不良習氣,然後是要調順父母的脾氣,最後是要侍奉有禮、盡誠。通過這五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得出了以下智慧的啟迪:
一是對待父母,在态度上一定要表現出積極配合,因為父母與子女同根相連,他們共同吸收天地之間的和順之氣,不論一方的心氣如何平坦,隻要有一方心氣不順,那麼這個家族就不會枝繁葉茂,讓整個家庭成員都會受到牽連,使家庭氣氛永遠不會和諧。
二是要努力工作,用愛心來回報父母的恩情,逢年過節帶上父母最喜歡的禮物回家看看,每周定時打電話問候,隔段時間幫父母做家務、整理房子,帶他們去戶外運動、旅遊,這樣父母便不會感到寂寞惆怅,自然心氣就會變得謙和、柔順。
三是努力改掉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良的品行,這在很多人身上都得到了驗證,有些人像是跟父母做交易說:我就這麼一個愛好,改掉了還有什麼意義?其實父母嘴上被堵住了不說,但是他們心裡明白就因為孩子有這麼一個不良品行,一生就将步入萬丈深淵,家庭、事業皆都不順,家族并因此會衰落、頹廢,甚至不能延續。“小不改則亂大謀”,父母的心已具備勘察社會的能力,而子女往往不知道自己受苦受難的原因,是因為小小的惡習沒有得到及時改正的緣故,沒有人會在意我們心裡的秘密,隻有父母小心翼翼在試探着了解我們,他們希望我們永遠幸福、開心,但是我們心裡裝了很多的垃圾不願意主動地倒掉,父母看在心裡也會更難過。沒有一個生命垂危的人他會說出危害子女的話語,并且人步入老年之後更多學會的是愛人、讓人和容人,并且希望兒女都能學到這種智慧。我
們要時常對照《弟子規》中所講的及時反觀自己的行為言語,看有沒有不合理的行為,有沒有害人、頂撞人、怨恨人的想法,不要讓這種心理在家族生根,要及時斬斷惡習。這樣才會和父母的心氣相投,父母的這片天地才能庇護到自己,因此時常要告誡自己:我的心氣很平順,每天不要讓它為人我、是非煩惱,自己就會活出人的味道,不良習氣也就會遠離自己,每天多點感恩、少點抱怨,這就是一個智者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