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無類”出自論語•衛靈公 第十五。由于古代沒有标點符号,同樣一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讀,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還有同樣出自論語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麼,如果給“有教無類”點上标點符号,也就是“句讀”,意義可就大不相同了。
1. 有教無類。完整的句子,是如今多數人的共識,也就是教育的對象不應該分門别類,不搞内卷。這是我們今天義務教育和雙減政策的依據。
2. 有教無?類。中間一個問号,意思就與上述完全相反了。不過,同樣源自論語的還有“因材施教”的思想(注:論語中并沒有此原文,原文出自清朝·鄭觀應《盛世危言》 “别類分門;因材施教”),恐怕這一句解讀也不無道理。因為偉大的思想和理論,必須保持一緻性,孔子不應該前後矛盾吧。這是我們以前劃分普通學校和重點學校、普通班和重點班的依據。
最後,考慮到孔子對等級制的支持,您認為哪個解讀更為合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