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今天來給大家講講六安哦
首先還是遊玩線路和景點介紹哦
Day 1皖西大裂谷——毛坦廠老街
1. 皖西大裂谷
皖西大裂谷位于六安市南邊25公裡處,原名避王岩,據說因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在此作戰而得名。當地老百姓稱這為“三道閘”,整個景區狀如三節蓮藕,最好玩的便是在峽谷中穿梭攀爬,峽谷兩側峭壁聳立,窄處僅容一人通過,有些地方隻是簡單地架着垂直鐵梯,向上攀爬很有挑戰性,有些地方甚至要踩在峭壁上借力,懸崖頂上時有水簾跌落,峽谷雖然不長,但攀爬的樂趣十足。
三道閘的每一道閘景色都不同,一道閘南北山崖壁立,谷底難容一足,出一道閘,南面山崖上有一巨大的石洞“石窟王宮”;二道閘比一道閘更加窄長、險峻,兩側懸崖形成“一線天”,擡頭隻見幾縷陽光射入谷底,閘内還有一高約50米的水簾;三道閘有三層樓高,需要手腳并用往上爬。此外,景區還有大王井、雄起岩(點将台)等景點。
三道閘屬于大裂谷,即體驗區,是需要走狹窄的岩壁縫隙和攀爬的地方,經過大裂谷可到達山頂觀景,然後走另一條好的山路返回。節假日來景區遊玩的遊客不少,比普通景點的擁擠更加令人汗顔,想象下大隊人馬堵在一線天裡,左右前後都動彈不得的情景,所以最好挑選工作日前往。
因為在大裂谷中攀爬需要一定體力,所以1.2米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禁止走大裂谷那條道(體驗區),可以由好走的那條山路到山頂看看風景,然後原路返回。
2. 毛坦廠老街
據說老街始建于明初。當年朱洪武打下南京,甫踐帝位,為抗衡元人的騎兵,乃令蘇皖一帶州縣養馬輸軍。其時,六安州南部山區有一片空曠的平川,茅草叢生,蒿艾遍地,是牧馬的絕佳之地,于是州官便于此設廠飼馬,稱為茅灘廠。後諧音轉字遂書作“毛坦廠”。明統一後,馬放南山,毛坦廠因領一方風水,商旅輻辏,漸成山南重鎮,從此曆五百年風雨而不衰。如今,随着文明創建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毛坦廠新鎮崛起,姿貌恢宏,而老街仍巋卧一隅,為人民留下了一段真實的曆史,保留了一片懷舊的境界和氛圍
Day 2 大别山
大别山橫跨鄂豫晥三省,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相傳李白曾到此,登上大别山主峰白馬尖,放眼南北二側的風光,感慨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别山于他山也!”大别山由此得名。
大别山不但景色雄壯,風光無限,還是著名的革命老區.這裡是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的搖籃;1947年,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别山,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劉鄧大軍開辟大别山根據地,嚴重地威脅了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
大别山主峰白馬尖在安徽省霍山和嶽西縣的交界處,最高的三大峰均在此處,三峰呈品字形排列,主峰白馬尖和次主峰多雲尖緊緊相依,南面的第三高峰天河尖遙相呼應,氣勢磅礴。
Day 3 馬鬃嶺自然保護區
馬鬃嶺自然保護區是大别山北麓一座獨具特色的自然宮殿,是一原始、古老、完整的綠色寶庫。
馬鬃嶺核心區及周邊自然鑒賞點多達60處,奇峰、奇松、奇花、怪石遍布全區,山景、水景、林景錯落有緻,相互輝映。
馬鬃嶺前挂氣勢恢宏的百米飛瀑;核心區内深藏耐人尋味的三疊泉和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嶺頭一座石佛遺址,其間還殘存着四尊石佛像,一塊石匾,相傳其古寺為宋朝年間所建,是善男信女求神拜佛之場所。
接下來給大家講講六安的風俗民情哦
1.大别山民歌
大别山民歌是安徽皖西地區廣為流傳的傳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獨特地域性,兼收了通過水路流傳來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藝術特點,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穩、豪邁、厚實之特點,又具有水的流暢、悠揚、靈動之風格,是極其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2008年6月7日,安徽省六安市申報的“大别山民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遺産序号:576Ⅱ-77。
在皖西在六安,大别山縱橫千裡,淮河水穿境而過。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而生、以水而傳。山水相連,生生不息。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調、勞動号子為主。皖西大别山民歌在音樂上,傳承了上古時期部落的民謠,在内容上,反映了古代時期的社會演化過程,體現了近現代時期的革命、勞動、生活等發展面貌。如:有反映臯陶治法、大禹治水、楚漢之争,以及辛亥革命、紅軍起義等民謠民歌;還有反映社會建設時期的生活、生産的民歌;以及反映各個曆史時期的六安社會風土、人情、民俗等民謠民歌。最有影響的是《八月桂花遍地開》、《送郎當紅軍》等革命民歌唱遍全國。在原汁原味本鄉本土的皖西大别山民歌中,最有影響的是《掙頸紅》、《慢趕牛》等曲調,曾在安徽乃至全國産生過巨大的反響。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有:1、原生态特征;2、明顯的地域特征;3、綜合的藝術特殊。主要價值有:1、曆史學價值;2、美學價值;3、社會學價值、藝術學價值。
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獨特地域性,兼收了通過水路流傳來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藝術特點,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穩、豪邁、厚實之特點,又具有水的流暢、悠揚、靈動之風格,是極其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風格特點
大别山民歌[2]帶有明顯的吳楚風格與南北兼容并蓄的特點,這種複雜性又使得它更加奧妙無窮,豐富多彩。最為顯著的藝術特點是它的唱腔、修辭手法和演唱形式。
大别山民歌大多保持了原始音調,其曲調大緻有兩類:“掙頸紅”和“慢趕牛”,其中前者曲調較為高亢,後者曲調較為婉轉。通過有才華的山歌手,運用一個基本腔調,随着内容的變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曲調也有所變化,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随編随唱,對答如流。
大别山地處江淮交界地帶,其文化和音樂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調,曲風明朗活潑,剛柔兼容。民歌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調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風韻。大别山民歌具有口頭說唱藝術的特點,許多民歌都有口語化傾向,樸素、簡潔、明快、生動。由于歌唱者的方言、語音、語調的地方性特點,大别山情歌的聲腔變化、情感抒發各不相同。這些歌唱往往是“信口開河”、“觸景生情”、“以情帶聲”,因而既具有山的陽剛粗犷,又具備水的婉轉悠揚。其聲韻旋法受江南文化影響較多,音樂風格偏于婉轉優美。
在修辭上,大别山民歌“賦比興”皆用,以“興”為多。以副抒情法如:“俺跟二哥隔個牆,頓頓吃飯他來望。吃個麻蝦留個腿,吃個雞蛋留個黃。人家疼妻俺疼郎。”内容自然樸實,以内在感情作底,以直陳其事作面,沒有絲毫的做作,韻味很濃。大别山民歌的比喻“類繁”而“切至”,有明比、暗比、排比、對比、反比等等。如:“小妹生得乖又乖,遠遠見她飄過來。走路好比蝴蝶舞,打傘好似牡丹開。愛壞多少好人才!”将走路比喻為蝴蝶舞,打傘比喻為牡丹開,更突出了姑娘的美麗多姿。又如暗比:“新打塘埂溜溜光,裡栽楊柳外栽桑。東風刮來桑纏柳,西風刮來柳纏桑。樹葉落在樹根上。”歌中無一情愛字眼,卻借桑柳相纏的形象,把情人相戀的熱烈程度表現得淋漓盡緻。“興”的修辭手法在大别山民歌中用得最多,比如以實物起興的民歌《草鞋扒子五個樁》唱道:打雙草鞋送情郎/禮物雖賤情意重/願郎把妹記心上/切莫穿雙丢一雙。
“重疊”手法,是大别山民歌的又一常見修辭,主要是借“重疊”句子強調旨意和感情。大别山民歌中月份歌,如《盤茶歌》、《十二月花》、《孟姜女送寒衣》、《十二月望親人》、《十二月想郎》,其結構手法及布局均如出一轍。大别山民歌中襯字用得也很多,襯字在民歌中雖然沒有明确的涵義,它隻用于補足歌曲語氣感或渲染歌曲氣氛,在歌曲中似于陪襯的位置。但是,由于它們都不受歌詞(曲)陳述關系的束縛,能自由、盡情地作音樂抒詠,因此,對充實歌曲内涵,豐富音樂形象起到重要作用。大别山民歌經常在句子的中間或尾端使用一些襯字,以增強歌唱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呀、啊、啦、哪、哎、哇、哈、嗷、嚎也乃啊、哎咳嗬是嗬、一子呀兒喲、一麼那廂嗨”等等。凡當地習慣用的語虛襯詞,都在民歌0現過。如著名的《采茶歌》:“春季裡來采茶忙(哎),哥妹雙雙上山岡(喲),哥在前面昂頭唱(哎),妹在後面愛俏郎(啊依子喲)”,表現了青年男女的熱烈歡快之情。
代表作品
大别山民歌所表現的藝術内容來自于大别山人的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因此,跟大别山地區的生産生活内容緊緊相連,是他們勞動的創造,生活的結晶,感情的宣洩。大别山區處于鄂豫皖交界。由于地理條件局限,大别山區農業生産主要依山而耕,大别山人多以營林伐木、種茶采茶、畜牧養殖為業。山民的生産活動大多在山地林間,由此産生了大量的山歌,如采茶歌、放牛歌、長工歌、号子等,表現的手法比較簡單、直接。
比如當地結婚鬧新房和建房起梁時常以合唱的演唱方式歌之,既熱鬧喜慶又風趣幽默。如《鬧新房》[領:一進新人房。衆:喜呀!領:新人房裡亮堂堂。衆:喜啊!領:左邊擺的箱和櫃,衆:喜啊!領:右邊擺的櫃和箱,衆:喜啊!領:一床錦被蓋鴛鴦,衆:喜啊!鴛鴦成對,鳳凰成雙,夫妻和愛,地久天長,百年好合,五世其昌。]一領衆和。這種“現編現唱”形式最為靈活,最能吸引觀衆。
情歌永遠是民歌的之殇,大别山民歌也不例外,其内容豐富多彩,涉及到愛情的各個方面,它包括贊慕、初識、試探、诘問、初戀、相思、熱戀、起誓、離别、送郎、思念、苦情、抗争、失戀、逃婚等,如表現贊慕的有:日頭看看往西飄/路上走個花嬌嬌/十指尖尖描花手/扇子隔臉不讓瞧/青竹挑魚饞壞貓。表現相思的有:好個明月挂天心/好個乖姐在鄰村/望着月亮難當餅/看到乖姐難成親/害哥得了相思病。
從藝術欣賞和審美的角度看,這些民歌直白樸實,實際上是大别山人民人性美、人情美的極好體現。
2.淮河柳編工藝(霍邱柳編)
柳編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至今上溯曆史達500多年。相傳北宋嶽飛的副将劉琦命百姓編筐,令将士在黃崗西擡土築台,慶賀敗金兀術勝利,此台史稱“賀勝台”。每逢重大的民俗節日,當地人以柳條紮龍舞鳳,以示吉祥。柳編編織工藝流程複雜,做工精細,而且工藝原始獨特,純手工編織而成,就傳統花瓶而言,從上經盤底到收口、拿沿,幾乎不用什麼工具,即使是樑棍、模具也都是土産的“手工造”,但是編織出來的産品,結構嚴密,形體圓潤,其精細程度,令人叫絕,可謂是傳統柳編工藝的精品!“徑編”、“立編”為沿淮蒙窪柳編藝人獨創的工藝,具有極高的曆史傳承價值。柳編工藝精美,曆代藝人代代相傳,是一項極其寶貴的民間手工技藝資源,其産品通過着色、渲染,顯得古樸、高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柳編産品堅固耐用,樸素大方,無污染,無公害,純天然特色産品,越來越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然而,由于柳編工藝技術難度大,習藝周期長,工序複雜,如刮皮、烘燒,做起來特别辛苦,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年輕人不願意學習,導緻一部分工藝失傳,面臨瀕危境地。柳編在相當長的社會發展曆史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是淮河兩岸人民生産、生活、文化藝術及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保護、發展這項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産,具有重要意義。
廬劇(六安市)
廬劇原名“倒七戲”,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聲腔劇種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和江南的部分地區。廬劇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帶的山歌、合肥民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鑼鼓書、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因其創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最後定名為廬劇。廬劇的傳統劇目分本戲、折戲和花腔小戲幾種,本戲以愛情、公案等為主要内容,折戲是從本戲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戲以小喜劇和鬧劇為主。較有影響的廬劇劇目包括《彩樓配》、《藥茶記》、《天寶圖》、《柴斧記》、《借羅衣》、《打蘆花》、《讨學錢》、《休丁香》、《雪梅觀畫》、《放鹦哥》、《賣線紗》等。廬劇在安徽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為中心,音樂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帶有山區特色,稱為“山腔”;下路以蕪湖為中心,音樂清麗婉轉,細膩平和,顯出水鄉風味,稱為“水腔”;中路以合肥為中心,音樂兼有上路、下路的特色,明快樸實,自然清新。
廬劇唱腔分主調、花腔兩大類,主調是本戲和折戲的主要唱腔,既可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現複雜的情感;花腔多為民間小調,輕松活潑,常用于小戲。廬劇唱腔闆式豐富,老闆常有幫腔,滿台齊唱,稱為“吆台”。傳統的廬劇沒有管弦樂伴奏,隻用鑼鼓進行起奏、間奏和伴奏,俗稱“滿台鑼鼓半台戲”。早期廬劇的表演比較簡單,基本上是地方小調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動作一般不配合劇情。演出多為幕表制,基本沒有固定的台詞,多采用臨時串詞、套詞的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廬劇在表演藝術等方面作了較大的改革。廬劇具有很強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調、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樂,表演上吸收了鄂東的“花鼓戲”、“端公戲”、“嗨子戲”等的手法,不少劇目中融彙進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觀念和内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廬劇具有一定的曆史價值、文化價值、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了哦,大家記得關注我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