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充電不再是難題?《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自去年實施後,市民一直關注電動自行車充電問題近日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發現,有些小區已經安裝了電動車充電設備且較為完善,居民使用方便;也有一些小區由于充電區域受限等問題,導緻居民電動自行車充電不便捷,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電動自行車充電不再是難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電動自行車充電不再是難題
《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自去年實施後,市民一直關注電動自行車充電問題。近日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發現,有些小區已經安裝了電動車充電設備且較為完善,居民使用方便;也有一些小區由于充電區域受限等問題,導緻居民電動自行車充電不便捷。
樓前車棚既停車又充電
為方便居民為電動自行車充電,不再讓車進樓道、上電梯,西青區中北鎮盈潤園小區積極引入第三方服務,安裝硬件配套設施,得到居民的認可。
記者在該小區采訪時注意到,小區内都是高層住宅樓,之前也存在居民将電動自行車停放在樓道充電的現象。為徹底消除這一安全隐患、方便居民充電,小區在每個樓門前都建了自行車存車棚并安裝了充電設施,現在大多數居民都選擇将電動自行車停放在車棚内充電。居民呂先生說:“之前大家都把電動自行車放在樓道,容易造成電梯門變形或損壞,影響正常使用。自從各樓門外建了車棚,現在幾乎沒人再把車放在樓道裡了。”
盈潤園社區居委會主任于翠翠告訴記者,為徹底解決居民電動自行車存車難、充電難問題,社區引進第三方服務公司建車棚、裝充電設備,讓居民既可以在充電後即時付費,也可以通過第三方服務公司辦理包月充電服務,十分方便。
設施太遠充電不方便
“我平時騎電動自行車大多是為了買菜或買早點,小區17号樓附近有個充電的地方,但距離比較遠,充電不太方便。”家住紅橋區萬華裡小區的張先生說。萬華裡小區規模較大,每個樓棟内都停放有自行車,其中不少是電動自行車。
記者從萬華裡社區居委會了解到,為解決居民電動自行車充電問題,社區去年在17号樓旁的存車區域增設了充電設備,可以同時為120輛電動自行車充電,能夠滿足周邊幾棟樓居民的需求,但該小區共有26棟樓,很多居民家确實距離現有充電區域較遠。今年,為滿足更多居民的充電需求、方便居民就近充電,社區将在其他區域繼續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設備。
想充電先繳存車費
日前記者在南開區寶龍灣小區看到,一些居民将電動自行車推進電梯,停放在樓道内充電。一名居民告訴記者:“8号樓下面有一個地下存車處可以給電動自行車充電,但必須繳存車費。我這車不值什麼錢,沒必要存在那兒,所以不能在那兒充電。”
寶龍灣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該小區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北區有一個地下存車處,居民需辦理存車手續并繳納存車費才能将電動自行車存放在那裡并充電,一些居民對此不認可。此外,南北兩區中間相隔一條馬路,如果讓南區居民把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北區存車處,的确不方便。社區已向所屬街道辦事處提交申請,準備選址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區域,設置充電設備,逐步解決居民電動自行車充電不方便的問題。
多方出力可完善服務
談及居民區電動自行車存放和充電設施仍待完善的問題,天津市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寶義表示,這個民生問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解決。一方面,居民們應提升安全意識,認識到在樓道停放電動自行車并充電的危險性,自覺遵守有關規定;另一方面,物業公司和社區居委會要對居民電動自行車使用情況進行細緻摸底,掌握小區内電動自行車的數量和居民的需求,為建設相關設施提供可靠數據;相關部門在配套設施的建設方面要跟上,及時為居民提供便捷的存車、充電服務。
來源: 今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