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達
徐達 (1332~1385),明朝開-事統帥,字天德,漢族,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徐達出身農家,少有大志,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達參加農民起義軍郭子興部,隸朱元璋,從取滁州(今屬安徽)、和州(今和縣)等地,智勇兼備,戰功卓著,位于諸将之上。
2、湯和
(1326—1395年),字鼎臣,漢族,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人,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家,湯和幼孤,和朱元璋是好友,後參加郭子興農民起義軍,升千戶;寫信邀請朱元璋參加義軍,後随朱元璋下采石(今安徽當塗西北)、太平(今安徽當塗),功升統兵元帥,其後又下金壇、常州,以功晉升禦史大夫。
3、吳良
吳良(1323年-1381年),初名國興,定遠(今安徽定遠)人,明初名将,吳良早年随朱元璋起兵,為帳前先鋒,累功至指揮使,鎮守江陰,他在江陰十年,抵禦張士誠,成為朱元璋的東南屏障,使其無東顧之憂。
4、吳桢
吳祯(1328年-1379年),初名國寶,字幹臣,定遠(今安徽定遠)人,明朝開國名将,江國公吳良之弟。
5、花雲
花雲(1321~1360),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屬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狀貌魁偉,面黝黑,骁勇絕倫,1353年,花雲佩着劍,到臨濠(今鳳陽)投奔朱元璋,被授以兵馬,從此為朱元璋作戰。
6、陳德
陳德(1378年),字至善,濠(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将領、杞國公,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義軍。
7、顧時
顧時(1334-1379),字時舉,濠(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将領、滕國公,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顧時投靠明太祖,成為起義軍的一員,累積戰功升任元帥,其後參與了平定張士誠的戰争。
8、費聚
費聚(1390年),字子英,五河(今安徽五河)人,明朝開國将領,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9、耿再成
耿再成(1362年),字德甫,泗州五河縣(今安徽五河縣)人,元末明初将領,泗國公,至正十二年(1352年),耿再成投奔朱元璋。
10、耿炳文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鳳陽)人 ,管軍總管耿君用之子,明朝開-事将領,官至大将軍,以功封長興侯。
11、唐勝宗
唐勝宗(1335—1390),濠州人(家譜記載:立譜于1403年後,明代南京鳳陽府定遠縣鳳停鄉毛城村離城三十裡馬橋渡人),即老人倉(今倉鎮)馬橋河邊,明朝開-事将領。
12、陸仲亨
陸仲亨(1336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将領,吉安侯,至正十三年(1353年),為朱元璋所招攬,加入起義軍。
13、華雲龍
華雲龍(1332年-1374年),定遠(今安徽滁州定遠)人,明朝開國将領,淮安侯,元末時聚衆起兵,後率衆歸附朱元璋,此後參與了平定陳友諒、張士誠的戰争。
14、鄭遇春
鄭遇春(1333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将名将,唐朝宰相鄭畋之後,先鋒鄭遇霖之弟。
15、鄭遇霖
鄭遇霖(1332年-1355年),元末明初紅巾軍朱元璋部将領,濠(今安徽鳳陽)人,明朝荥陽侯鄭遇春之兄。
16、郭興
郭興(1330-1383年),一名子興,濠人,其弟為武定侯郭英,妹為郭甯妃,元末投郭子興義軍,後歸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戰,鄱陽湖水戰時,郭興建議朱元璋使用火攻,大破陳友諒,獲封鞏昌侯,死後獲贈“陝國公”,谥“宣武”。
17、郭英
郭英(1335-1403年),明初将領,濠州人,祖籍山東巨野,後遷到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他與兄長郭興從朱元璋起兵,負責宿衛,朱元璋稱郭英為“郭四”,先後跟随朱元璋、徐達、常遇春攻打陳友諒、張士誠,平定中原、雲南等地,身經百戰。
18、胡海
胡海(1329年-1391年),字海洋,安徽濠州定遠人,明朝開國功臣,其最初為土豪赤塘王擔任總管,後歸順朱元璋。
19、張龍
張龍(1397年),行省濠州(治今安徽鳳陽)人,明朝軍事人物。
20、陳桓
陳桓(1393年),濠(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将領、普定侯。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義軍,此後随軍平定張士誠、陳友諒,北伐元朝。
21、謝成
謝成(1339年—1394年),濠(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将領、永平侯,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加入朱元璋起義軍,随後參與了平定陳友諒、張士誠等戰争。
22、李新材
李新材,明初将領,航海侯(追封恩國公),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27歲的朱元璋,率徐達、湯和、華雲龍等淮西二十四将離開濠州,在城外,于胡大海夫婦彙合,智取張家堡驢牌寨護寨武裝三千人,打下定遠,收編缪大亨私家武裝兩萬人。
23、張赫
張赫(公元1324年-公元1390年),臨淮(今安徽鳳陽)人,明朝前期軍事将領。
24、周德興
周德興(1392年),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将領、江夏侯。明太祖朱元璋同鄉,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從朱元璋起兵,此後參與了平定陳友諒、張士誠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