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好戰的英雄時代
邁錫尼文明留下來的痕迹并不多,主要的史料來自線形文字B泥闆文書、荷馬史詩和考古實物。但是因為這三者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緻邁錫尼文明在古代史中一直顯得很神秘。
邁錫尼文明前期有一種豎井式的墳墓,墓葬中有豐富的随葬品,許多都是金屬工藝品,如黃金面具、青銅劍,金銀杯和珠寶等,這些墓葬的主人顯然擁有一定的财勢,應該是氏族社會的部落首領。
邁錫尼的劍 在邁錫尼的武力文化中,最常見的武器是劍。較早的邁錫尼劍全長130厘米,最寬的地方大約3厘米,劍身圓潤。還有一種青銅單刃劍,長66厘米到74 厘米不等。由于青銅易折,容易變鈍,所以邁錫尼人開始研制更短的劍。公元前13世紀,從歐洲中部傳進一種劍,長 85厘米,劍柄末端有半月形的圓頭。這種劍一直流行到公元前6世紀,即便邁錫尼文明早已消亡,它還是占據着武器中的主流地位,一直到公元 525 年前後,它才被更先進的武器所取代。
進入奴隸制社會後,邁錫尼人的墓葬從豎井式變成了圓頂墓,因此,這一階段的統治王朝也被稱為“圓頂墓王朝”。這一時期随着生産力的進步,金屬冶煉和手工業快速發展,邁錫尼的陶器遠銷埃及、腓尼基、塞浦路斯和特洛伊等地。
從墓葬和宮殿建設中可以看出邁錫尼時代存在王權,早期豎井墓時代的邁錫尼上層社會已經積累了巨大的财富,階級也已經開始明顯分化。
作為上層統治者的職業武士素尚武力,他們喜歡戰争和狩獵,以攻城略地和追逐野獸為主要生活方式,以獲取戰利品和獵物為生活目的,以炫耀财物、門第和勇武為光榮。于是, 在邁錫尼文明中浮現的藝術作品裡,時常出現邁錫尼武士的形象。
邁錫尼文明時期的铠甲非常著名,無論是希臘神話、荷馬史詩,還是現代人拍攝制作的類似《特洛伊》的大電影中都有它的身影。
根據對希臘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登德拉铠甲的複原,可以發現邁錫尼的盔甲兼顧了實用性和審美性。雖然是青銅打造,但重量隻有 18千克,不僅不會成為負擔,反而比較輕便舒适,畢竟文藝複興時期的歐洲铠甲重量幾乎都維持在30 千克左右。款式輕薄,意味着在造型上更有可塑性,登德拉铠甲從造型上非常貼近人體肌肉輪廓,身披铠甲的武士顯得強壯又美觀。但這并不影響它極高的防禦性——幾乎所有要害部位,前胸與後背、肩膀與腋下,以及頸部、腰部、髋部、大腿,膝蓋都有青銅闆甲保護,對于一般的劈、砍都可以有效抵禦。
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 公元前12世紀 陶畫
從複原陶缽上武士們使用的長矛來看,他們應該屬于邁錫尼早期時代,因為這個時期的長矛長度在3米以上,為的是在近距離作戰中拉開和敵人的距離,在殺敵的同時能保證自身安全。到了晚期,長矛長度大幅度縮短,可以當标槍投擲,并有小型圓盾相伴,這樣不僅适合近距商戰鬥,也能對敵人造成遠距商的傷害。
邁錫尼金銀杯
邁錫尼所處的是列國紛争的時代,希臘神話中王國之間的戰争很多都發生在這一時期。忒拜是邁錫尼的強敵之一,它和邁錫尼之間的争霸戰争為許多神話提供了素材。而邁錫尼對海外的擴張曆程也不斷豐富着各種傳奇故事的内容。赫拉克勒斯的海外冒險證明邁錫尼王國的擴張足迹已經抵達色雷斯和地中海西部,在希臘人的記憶中,特洛伊戰争是邁錫尼最大的海外軍事冒險。
這樣一個戰火頻繁、生活方式豪放又頗具冒險色彩的時代,是滋生英雄傳奇故事的沃土。邁錫尼人尚武好戰的民族性格和以神族後裔自居的高傲,更為這些故事的産生提供了動力。
陶罐上的邁錫尼戰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