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根據出土簡牍,隸書起源于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觑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是相對于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于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如今一般所說的楷書,是從漢隸逐漸演變而來的,按照時期劃分,可分為魏碑和唐楷。
魏碑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體,它可以說是一種從隸書到楷書的過渡書體,魏碑經常帶有漢朝隸書的寫法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