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今日(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從南鑼鼓巷商會獲悉,為推進垃圾分類和垃圾減量,巷内商戶有望在一個月内逐漸禁用超薄塑料袋,推行以環保材料為主的“素包裝”。同時,南鑼鼓巷八條胡同都換上了四分類垃圾桶,有專人值守,引導遊客分類投放垃圾。
數據顯示,今年8月-10月,南鑼鼓巷實現垃圾同比減量15%左右。
12月3日,南鑼鼓巷,垃圾分類志願者在引導遊客正确分類投放垃圾。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胡同換上四分類垃圾桶 商戶簽署垃圾分類公約
今年10月,“垃圾分類有你有我 志願服務扮靓南鑼”環境美化挑戰賽在南鑼鼓巷開幕,80餘家商戶和社區共計150餘名志願者參與活動。如今,這項活動已經常态化。
今天下午,記者在南鑼鼓巷南口的活動現場看到,在志願者引導下,不少遊客停下腳步與吉祥物合影。隻要合影并喊出3遍“垃圾分類有你有我,志願服務扮靓南鑼”口号,上傳參與活動的照片到朋友圈,即可領取活動紀念品。
值得一提的是,南鑼鼓巷的垃圾桶都從簡單款換成了四分類款。
南鑼鼓巷商會會長徐岩介紹,南鑼地區有對稱的八條胡同,四分類垃圾桶也相應設置了八組,商會組織商戶志願者作為垃圾分類引導員值守,會在遊客扔垃圾時進行引導。“現在大家文明素質提升了,垃圾都會投進垃圾桶,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分類。引導員一般在午飯和晚飯時段上崗,遊客用完餐留下的竹簽子、一次性小碗不知道怎麼扔,志願者會引導遊客正确分類。”
這裡的餐飲企業也在店鋪明顯位置懸挂了各具特色的垃圾分類指示牌。記者在一家果汁店看到,一塊木質的“垃圾分類提示”牌子挂在收銀台上方,上面标明香蕉皮、橙子皮為餐廚垃圾,茶湯紙碗、吸管、塑料碗、塑料袋、塑料杯等為其他垃圾,易拉罐為可回收垃圾。
“南鑼鼓巷的這一做法在全國尚屬首創”,徐岩介紹,南鑼鼓巷共166家商戶,其中餐飲企業50餘家,每個商戶都要根據自身特點打造垃圾分類指示牌,标明自家主要産品屬于什麼垃圾,指導遊客開展垃圾分類。
目前,南鑼鼓巷商戶都簽署了《南鑼鼓巷商戶垃圾分類自律公約》。
徐岩介紹,《南鑼鼓巷商戶垃圾分類自律公約》是全國第一個特色商業街的垃圾分類公約。公約共12條,要求商戶必須按規定配備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必須對員工進行垃圾分類培訓,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商戶員工有義務幫助遊客開展垃圾分類指導;倡導商戶盡量實現垃圾分類減量化;餐飲企業要定時投放垃圾,實現垃圾不落地,不能有遺漏、遺撒造成的二次污染等。
12月3日,南鑼鼓巷,垃圾桶都換成四分類垃圾桶,遊客正在投放垃圾。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一個月内解決超薄塑料袋問題 商戶倡導使用素包裝
今年11月27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改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年5月1日起施行。
修改後的《條例》提出垃圾減量新要求,禁止在北京生産、銷售超薄塑料袋;明确超市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使用超薄塑料袋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徐岩介紹,南鑼鼓巷的下一步垃圾分類的工作重點就是垃圾減量。“關于超薄塑料袋的使用,我們将用一個月時間解決這個問題,商會将提倡商家使用素包裝,就是包裝越少越好,或用環保袋替代塑料袋。”
修改後的《條例》還提出,應當加快廚餘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提高處理能力,并按照集中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原則,推進廚餘垃圾源頭就地處理,對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施的建設、運行給予指導和經濟補助。
徐岩介紹,南鑼鼓巷商會已經購買了先進設備,将從源頭上實現廚餘減量,目前設備正在調試,“該設備可以實現廚餘垃圾的油水分離,篩出的固體垃圾可做肥料,而且是有機肥料,經過這道處理,廚餘垃圾能減量60%左右。”
記者從東城區交道口街道了解到,南鑼鼓巷平均每天人流量在8萬左右,每天運出40車垃圾,每車300公斤,進行再分類後才能送到垃圾回收點。
今年7月,南鑼鼓巷商會召開全體商戶大會,全面動員和布置垃圾分類工作,特别要求垃圾分類知曉率百分百、參與率百分百、減量化百分百、餐廚垃圾環比減量10%以上,餐飲企業對顧客告知率百分百。
據統計,今年8月-10月,南鑼鼓巷實現垃圾同比減量15%左右。“我們下一步的目标是餐廚垃圾減量20%以上。”徐岩表示。
12月3日,南鑼鼓巷南口,遊客與垃圾分類卡通形象合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專家
廚餘垃圾堆肥技術效率高 可在家庭、社區推廣
廚餘垃圾源頭就地處理有什麼好方法?南京大學(溧水)生态環境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張雪華認為,廚餘堆肥技術值得推廣。
在12月3日下午舉行的“社區廚餘堆肥在中國是否可行?中國、歐洲和印度案例分享會”上,張雪華表示,要實現有機廢棄物源頭分類,焚燒和填埋的方式對環境影響最大,其次是堆肥,沼氣厭氧發酵對環境影響最小,“堆肥管理得當的話,将是非常有效的利用方式”。
“園林綠化垃圾加廚餘垃圾是非常好的堆肥方式,堆肥産品品質好,歐洲的大型堆肥廠走的都是這個路子。”張雪華認為,家庭堆肥可從源頭解決廚餘分類問題,實現資源利用,應該通過宣傳教育,鼓勵引導居民參與社區堆肥,管理可以适當放寬。
而社區堆肥可把分散式廚餘資源利用的方式系統化,當然這需要嚴格的管理堆肥過程,建立質量保障體系,定期檢測産品質量,堆肥産品一定要根據檢測的結果分級使用。“家庭和社區堆肥推廣将給中國居民接受廚餘生物化集中處理打下基礎。”張雪華表示。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攝影記者 吳江
編輯 張暢 李國君 校對 盧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