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千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作者/智度幽宗(頭條号原創)今年關于中學教材中的一些颠覆常識和世人認知的事情經常被推上熱搜這不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一句“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再一次成為熱點,那麼到底應該是“斯人”,還是“是人”呢?,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斯人已去千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斯人已去千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
作者/智度幽宗(頭條号原創)
今年關于中學教材中的一些颠覆常識和世人認知的事情經常被推上熱搜。這不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一句“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再一次成為熱點,那麼到底應該是“斯人”,還是“是人”呢?
從個人的曾經所學來看,三十多年前所學的教材的确是“斯人”而非“是人”。但是看到網上熱點後,又通過網絡搜索,又發現有一些曆史記載中的确是“是人”而非“斯人”。
比如《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節》中“孟子曰:“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築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裡奚舉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明代劉基的《苦齋記》:苦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處之龍泉縣西南二百裡,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蒼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雲,其上多北風。風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樂生焉。
………
先生之言曰:“樂與苦 ,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于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華堂之上,口不嘗荼蓼之味,身不曆農畝之勞,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輿隸,是人之所謂樂也,一旦運窮福艾,颠沛生于不測,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腸,不可以實疏粝,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禦蓬藋,雖欲效野夫賤隸,跼跳竄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趙子曰:‘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
劉子聞而悟之,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
從上述兩篇引文來看,是“是人”,而不是“斯人”。但是這并不等于就是正确的。我們再看看“斯人”。
宋代王安石《孟子》
“沉魄浮魂不可招,遺編一讀想風标。
何妨舉世嫌迂闊,故有斯人慰寂寥。 ”
明代羅貫中:卻說玄德訪孔明兩次不遇,欲再往訪之。關公曰:“兄長兩次親往拜谒,其禮太過矣。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齊桓公欲見東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宋代蘇轼:世以瞿塘峽口滟滪堆為天下之至險,凡覆舟者,皆歸咎于此石。以餘觀之,蓋有功于斯人者。
從這方面看在“于”字之後隻有用“斯人”的,而沒有用“是人”。
這從側面說明應該是“斯人”而不是“是人”。
兩種說法各有道理,那麼,究竟哪一個是正确的呢?回答這個問題,既不能看古迹,又不能看古人運用。隻有看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是否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一緻。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兩個詞語的解釋。
是人:
猶人人, 任何人。
▶ 唐 姚合 《贈張籍太祝》詩: “古風無手敵, 新語是人知。”
▶ 宋 周邦彥 《梅雪》詞: “迴文近傳錦字, 道為君瘦損, 是人都說。”
▶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 “狗馬為人所習見, 一筆稍乖, 是人得以指摘。”
斯人:
1.此人。
▶ 《論語‧雍也》: “斯人也, 而有斯疾也。”
▶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 “斯人已雲亡, 草聖秘難得。”
▶ 明 劉基 《郁離子‧虞孚》: “飲食之人, 則人賤之。 斯人之謂也。”
▶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 “說來說去, 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概。”
2.猶斯民。 指人民, 百姓。
▶ 唐 元結 《與瀼溪鄰裡》詩: “斯人轉貧弱, 力役非無怨。”
▶ 太平天國 汪吉人 等《<軍次實錄>序》: “小官等佩讀之餘, 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 啟斯人之聾瞶。”
通過兩個詞語意思對比,相信大家都會得出同一個結論,就是是”斯人”,不可能是“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