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細流彙成長江黃河?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世間萬物,莫不有源中華文明何時、何地、如何起源?這不僅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事關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重大課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涓涓細流彙成長江黃河?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涓涓細流彙成長江黃河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世間萬物,莫不有源。中華文明何時、何地、如何起源?這不僅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事關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重大課題。
自1921年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以來,尋找中華文明的起源就成為中國考古學家的不懈追求。面對西方的“文明傳播說”,中國學者堅信風格獨具、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必有其深遠獨立的根源,而這個根源不在别的地方,就在腳下這片土地。100多年來,一代代考古學家懷抱信念,踏遍祖國的山川大地,遍尋曆史遺迹,以一個個震驚世人的發現、一個個無可辯駁的證據,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百年考古揭示出的是,五千多年前中華大地已經誕生了燦爛的文明。從東到西,從北到南,不同區域文化如同滿天星鬥,綻放光彩;各種文化彼此交流、不斷融合,最終由涓涓細流彙聚成浩瀚江河。在此過程中,中華文明如同黃河長江奔流不息,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一直綿延流傳的文明。
事物隻有追根溯源、回到起點,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其本質與特點。中華文明之所以走過了一條與世界其他文明不同的發展道路,有其客觀原因和曆史基礎。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早在文明起源之時就已萌芽。生産發展、人口增多推動中華先民創禮制樂、以和為貴;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推動發展以人為本、講究仁愛的觀念;定居性農業的生産方式使中華先民在廣袤土地上深耕細作,形成勤勞堅毅、愛好和平的性格特點;不同區域文化彼此競争交流,培育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
以古鑒今,中華五千多年文明是中國道路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創造了熠熠生輝的中華文明,培育了曆久彌新的中華文化。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相信在廣大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夠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5日 0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