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剛搭了一會兒積木就要去看書?是不是專注力太差了?專注力不夠的孩子裡,是男孩多,還是女孩多?我家孩子看書的時候不見他專注,可看電視的時候倒很投入,這說明他的專注力到底好是不好?
一個小男孩,在畫畫的過程中,表現出專注力很差。從拿起筆畫了一個圓圈,小男孩就要跑進廚房吃一顆糖;畫了一棵小樹後,小男孩就發現他身旁不遠處有塊紅色的小手帕,便走過去拿起小手帕把玩;被媽媽提醒了之後,孩子雖然回去畫畫了,但他塗抹了一下畫紙,就拿起旁邊的剪刀剪起了紙……
“就像專注力‘侏儒’!”這位媽媽之所以這麼憤怒,是因為小男孩已經8歲了。
7分鐘玩耍測試,看看你家孩子的專注力是否低于同齡孩子?心理學家兼兒科醫生Arnold Lucius Gesell等人做過一項研究,他們通過7分鐘的玩耍時間,觀察不同年齡的孩子專注于房間内的玩具的情況。
房間裡的玩具擺放的位置如下圖:
1.5歲,寶寶的活動路徑就像蜘蛛網,每個位置與位置之間的活動路路徑也難以達到直線,7分鐘内平均玩了8個地方。
2歲,7分鐘内平均玩了6個地方,每個地方幾乎也是來回折返,雖然比1.5歲時好了一點。
2.5歲,7分鐘内雖然平均玩了7個地方,但每個位置之間,孩子們的活動路徑幾乎成直線了,孩子的目标意識已經表現出一定的方向感。
3歲,7分鐘内平均玩了3個地方,路徑也相對比較直接了,很明顯地,孩子們在這階段的專注力有所提高。
4歲,7分鐘内平均隻玩了2個地方,并且路徑往往成直線。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你家孩子的專注力如何,父母們可以在客廳裡模拟這樣的場景。每個位置不需要擺放跟圖片上一模一樣的玩具,可以是孩子們平時玩過的玩具。接着把孩子帶到玩具面前,然後調鬧鐘,最後觀察孩子的玩耍情況,并且記錄下孩子去了幾個玩具處。在7分鐘内,你就能了解到孩子是否每個玩具都玩過,另外,孩子們在每個玩具間是否停留過多的分神。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全部是新玩具,每個新玩具都被孩子快速光顧的概率會比較高,因為好奇心使然。所以父母們最好避免使用新的玩具觀察小朋友的專注力。
7分鐘後,如果你家孩子的表現,比上面對應年齡孩子的專注力還差,那麼就能知道,你家孩子的專注力已經比同齡孩子落後了。如果你家孩子年齡越小,光顧的玩具越少,并且在每個玩具上專注的時間比較長,那麼可以說,你家孩子的專注力非常強。幼齡期出色的專注力往往等同于智力,有一項知名研究是,研究者讓一些寶寶看圖片,證實那些盯着一張圖看的時間較長的寶寶,未來會比較聰明。
Parents專訪台灣的“專注力”專家張旭铠,為父母最關心的各種專注力問題尋找答案。
3歲孩子平均專注時長隻有6分鐘
如果是就大範圍的注意力(比如固定坐在座位上、不離開教室等)來說,其注意力因年齡不同,大約是以下的時間長度:
3歲→15分鐘 6歲→30分鐘 9歲→45分鐘 12歲→60分鐘
如果是更高階的專注力(比如要專心堆積木、完成作業等),時間就會較注意力縮短許多,這也說明要孩子長時間很專注地做一件事是很困難的:
3歲→6分鐘 6歲→8分鐘 9歲→10分鐘 12歲→15分鐘
為什麼男孩注意力不集中、好動的比例會高于女孩呢?除了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生理方面男孩先天比女孩更有體力、活動量更大外,父母對“性别标簽”的理解和期待不同,孩子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特質。
很多人都會認為男孩蹦蹦跳跳、肢體動作大一點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不少早期有多動現象的男孩被當成活潑、好動,因而耽誤了治療黃金期;而很多女孩的父母希望能把女兒教成小公主,從小就會立刻嚴加管教,一旦發現她有好動傾向,甚至會希望請專家看看女兒是不是活潑過頭。
72%的過敏兒有專注力問題
孩子處理身體感官信息的能力是比較弱的,如果他有皮膚癢(異位性皮炎)的問題,光是想辦法讓自己忘記身體癢或是拼命去抓癢,就已經耗費他不少體力及精力,而且,有時候做功課或看書到一半,癢的感覺又來了,結果越抓越癢,這下鐵定沒心思好好做功課或看書了。
這就是為什麼過敏兒專注力不佳的比例會高得如此驚人。要大人忍着不去抓癢或是不理會鼻塞或許勉強做得到,但對小孩子可就沒那麼容易。
電視或電子遊戲是以非常直接且快速的頻率轉換畫面,其豐富的聲光效果很能吸引孩子的目光,所以,用看電視很認真來代表他很專心,并不恰當,因為實際生活不可能永遠都像五光十色的電視。
所以,如果2歲以上,孩子開始看電視,那麼建議父母最好将孩子一天中看電視或玩遊戲的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而且要幫孩子挑選合适的節目,以免過量的聲光刺激令他對“平淡”的上課模式提不起興趣。
一般是孩子已經五六歲,上中班或大班的時候。因為專注力主要表現在學習這方面,小的時候,孩子還沒有進入“課業式”的學習,加上父母認為孩子年齡小,本來就比較沒有耐心,好動一點也無大礙。可當快入小學了,這些不專心、注意力的問題卻沒有随年齡增長而消失時,父母就會開始特别注重孩子在專注力方面的表現了。
孩子專注力不足,很可能有生理原因
分析孩子不專心的原因,大體可以從生理及教養兩方面來讨論。生理層面的原因一般是感覺統合能力失調、大動作發育落後、觀察力不夠、視知覺發育不良等,而教養層面包括不注意閱讀和書寫時的習慣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原因往往會被父母看成是專注力不足所導緻的“結果”,但其實之所以孩子出現這些結果,就是因為從小沒有做好專注力的訓練或養成良好的專心習慣。
手眼協調遊戲,是訓練孩子專注力的好方法除了根據以上提到的,導緻專注力不足的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之外,在台灣,醫學臨床上還經常用一些紙面遊戲作為專注力訓練的材料,比如過山洞、找一找、圖形配對、大家來找茬等等,這些遊戲主要利用了孩子的視覺能力,兼顧用手指或拿筆書畫的動作,也就是從“視知覺”和“手眼協調”層面入手,并加以持續的練習,來達到提高專注力的目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遊戲過程本身也會訓練到孩子的觀察力、精細動作等能力,并慢慢培養專心習慣,先從孩子都喜歡的遊戲開始,玩遊戲時專心了,慢慢地他也會将專心的“本事”遷移到其他方面。
有些紙面遊戲的益智書并非特效藥雖然上述遊戲對提示專注力有幫助,但并非特效藥,不是孩子自己服下去就馬上能有效果的,而是需要父母陪着孩子一起練習,并根據孩子的年齡或能力,變換不同的對策,而不僅僅是拘泥于完成任務本身的要求。比如在“大家來找茬”中,對于2歲的孩子,媽媽可以在不同的圖案中着色(如果是黑白的),幫助孩子觀察,或者先将圖片裁成四等分,讓孩子一張張地找起;而到了5歲,不僅可以讓孩子找出兩圖的不同,甚至可以看完一張圖後,媽媽遮起圖案,讓孩子在另一張圖中回憶找出不同的地方,這樣即使是成年人,恐怕也做不到百分百正确率吧!
12個手眼協調的小遊戲,讓孩子心靈手巧更聰明
桌上足球。材料:積木、彈珠。玩法:用積木組裝出圍牆及球門,并将直杆插入其中。在直杆加上小積木,就可以放入彈珠進行遊戲了。從組裝積木到遊戲本身,都是手眼協調的訓練方式。
激光小蟲。材料:激光筆。玩法:用激光筆的光照牆,把牆上的光點當作小蟲。讓孩子用手去拍小蟲,當孩子拍到時,關掉激光筆,再照到牆上其他地方,讓孩子不斷追逐光點并拍打。激光筆必須大人使用,且不可以照射眼睛。
迷宮球。材料:迷宮球。玩法:孩子雙手控制迷宮球,讓小球在軌道中移動。
拍氣球。材料:氣球。玩法:氣球充好氣,讓孩子往上拍氣球。可以雙手拍、單手拍或兩手輪流拍。向上拍氣球除了訓練手眼協調外,也可以調解頸部肌肉力量,減少孩子總是低着頭的現象。
小小高爾夫。材料:積木、小杆子、球。玩法:利用積木組裝成球門,讓孩子用杆子推球,并通過所有球門。
自由彈球。材料:小皮球。玩法:大人把小皮球往地上丢,孩子要在小皮球彈起後抓住球。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把球丢向牆壁,等球反彈回來時趕緊接住。
紙牌拍擊。材料:一副紙牌。玩法:把紙牌任意放在桌上,由大人說出花色及數字,孩子要立刻找到并用手拍打。搜尋過程可以訓練孩子的視覺能力及專注力。
釣魚樂。材料:卡紙、剪刀、木棍、繩子、磁鐵、回形針。玩法:讓孩子在卡紙上畫各種海洋生物,剪下來後在上面别上回形針。繩子綁在木棍一端,繩子另一端綁上磁鐵,媽媽指定一個“生物”,孩子控制磁鐵把它吸起來。
戳洞遊戲。材料:紙盒、紙闆、色紙。玩法:這是一個有趣的手工遊戲,讓孩子在紙盒中用紙闆隔出格子,在格子中放入小玩具,再用有顔色的紙把格子粘起來。請孩子想想裡面分别放了什麼小玩具,在哪一格?并用手指戳洞看看有沒有猜對。
紙盒迷宮。材料:紙盒、紙闆、小球。玩法:在紙盒内用紙闆隔出路線,把小球放入紙盒,讓孩子以傾斜盒子的方式移動小球,最終讓小球掉進洞裡或到達目的地。
媽媽擊掌。材料:無。玩法:寶寶跟媽媽面對面,媽媽伸出手掌在孩子面前緩慢移動,寶寶要伸手拍中媽媽的手。拍手過程中,可以放些歌曲,讓孩子跟着節奏拍媽媽的手。
扔紙飛機。材料:白紙、海報紙。玩法:在海報紙上剪幾個洞,洞的大小由折的紙飛機為準,将海報貼在門上,制作紙飛機,将紙飛機扔入相應的洞中即可。扔飛機的過程中,不僅調動了手眼協調能力,也提升孩子的視覺專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