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大衆消費需求的增長,金融類APP層出不窮,下載量和使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此,不斷地衍生出了一些“濫竽充數”的虛假平台,借着“東風”紮起了根。
近日,家住文新轄區的居民小王向文新派出所報警,稱其在“某金融”APP貸款時,遭遇了詐騙,在平台“信貸專員”的誘導下,一步步向對方轉賬2萬元。
小王稱,近日收到一個010開頭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金融”平台的“信貸專員”,詢問小王是否有資金需求,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後,雙方便添加了微信。加上微信過後,專員向小王了解了一些個人情況,小王向對方表示自己征信不是特别好,怕審核通不過,專員聲稱小王是他們公司電子邀約的客戶,通過率高達90%,随後馬上發送了一個APP二維碼截圖過去,該APP還有客服服務功能,首頁不停地有XXX借款成功的滾動消息,怎麼看都很逼真,小王絲毫沒有懷疑,按照系統的提示,填寫并提交了個人信息。專員稱系統會在15-20分鐘後刷新,小王可以點進去查看自己的審核是否有通過,若通過就直接可以提現。
沒過多久,當小王再次打開APP的時候,賬戶上真的多了5萬塊錢。正準備提現的時候,系統跳出“銀行卡異常,資金凍結”字樣。小王查看了自己提交的個人信息,發現銀行卡确實填寫“有誤”,告訴專員這個情況後,被對方在微信中狠狠地呵斥“粗心大意”後,小王感到十分内疚,但他希望專員能幫忙補救。
專員稱自己需要去财務經理那邊反饋咨詢一下,沒多久,專員發給了小王一份“中國銀行業務監督管理委員會”開具的銀保監會令,表示如果小王要拿到貸款,就必須交納保證金,證明是其本人操作,由此來解凍賬戶。急于拿到貸款的小王不由分說籌集了15000元轉入了對方提供的銀行卡号内。
然而,這隻是個開始,除了APP裡個人錢包的數字不斷變大外,小王依舊無法提現成功,APP仍然顯示“異常提現,資金凍結”。很快,專員又以小王在APP中轉賬名字填寫錯誤為由,要求他再次轉5000元的保證金。小王想着,已經轉了15000了,個人錢包的餘額的确也在增加,如果不轉保證金,系統就無法放款,之前轉的保證金也就無法退回了,對方步步緊逼,不停地強調來不及了,時效要到了,思緒混亂下,小王再一次籌集了5000元向對方轉了過去。
原本以為一切了結,可令小王沒有想到的是,平台依舊無法提現。後知後覺的小王向身邊做銀行貸款的朋友咨詢後,意識到自己遭遇了詐騙,随即馬上向文新派出所報了警,共計損失2萬元。
事後小王回憶起被騙的經曆,也發現了許多疑點。首先他發現所謂的“信貸專員”一直在催他交錢,抓住了自己急切用錢的心理,進行洗腦,不給自己冷靜思考的機會。其次,兩次的轉賬對方都給了不同的銀行卡号,而且都是轉到了個人賬戶。
詐騙人員常常以金融APP貸款為由,通過欺騙消費者添加QQ/微信幫其辦理貸款,随後便将虛假平台鍊接發送至消費者手機,誘導消費者在虛拟平台上進行貸款申請、保證金支付等操作,使得受害人錢财受損。
警方提醒網絡貸款時,請到正規金融機構申請。正規的貸款機構不會要求借款人在申請貸款前就提前支付“保證金、手續費、保險費、服務費、刷流水費”等各種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