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曹操于漢末黃巾起義時顯露頭角,後被封為西園八校尉之一,參與了天下諸侯讨伐董卓的戰争。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北)以少勝多大敗河北袁紹。
公元201年在倉亭(今河南管縣東北)再次擊破袁紹大軍。
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烏桓,徹底鏟除了袁氏殘餘勢力,基本統一了中原地區。
公元208年,曹操就任東漢帝國丞相。
公元211年7月,曹操領軍西征擊敗了以馬超為首的關中諸軍,構築了整個魏國基礎。
公元213年,曹操被封為魏公,以冀州、并州等十郡為魏國封地。于邺城建立魏王宮銅雀台,享有天子之制,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至高權力。
公元215年攻占陽平關,擊敗、降服了漢中張魯。
公元216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
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于洛陽逝世,享年66歲,谥号“武王”,死後葬于高陵。曹丕繼位後不久稱帝,追谥曹操為“武皇帝”,廟号“太祖”,史稱魏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