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稱“曲牌”,共計15宮、447支曲牌。
元曲又稱夾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元曲稱“曲牌”,共計15宮、447支曲牌。
元曲又稱夾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