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1月22日,海南省海口市市民在超市選購年貨。 張 茂攝(人民視覺)
春節将至,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州古城景區燈火璀璨,年味十足。 邱洪斌攝(人民視覺)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青駝鎮南長汪村群衆排練舞龍,喜迎新春。 杜昱葆攝(人民視覺)
第一次種地不用交公糧了
本報記者 陳振凱
我的老家,在豫東柘城縣一個名叫“西陳莊”的村子。聽老人講,我們村大約有200多年曆史。對我們家、我們村,乃至整個河南來說,2005年的春節都有着特别的意義——村口路邊上,報紙電視裡,無不洋溢着一種喜悅:當年開始,延續了幾千年的“皇糧國稅”,在河南成為曆史。
那時我上大三,放了寒假,坐綠皮火車回家過年。打我記事起,臘月三十晚上,家裡都會打開一瓶鄰縣産的葡萄酒。那年也不例外,就着涼拌牛肉,喝着葡萄酒,爸媽聊起不少事兒。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祖祖輩輩都不敢想,種地不用交公糧了”。
我家四個孩子。當時,我姐剛工作不久,我和哥哥弟弟三人都在上大學,家裡經濟壓力不小。突然少了農業稅這項開支,真是個大好事。不光省錢省糧,還省了不少事。我從小在打麥場、玉米地裡長大,對交公糧的印象十分深刻。家裡沒有拖拉機,以往交公糧,全靠我爸拉着架子車,走過八九裡不咋平整的鄉村土路,頂着太陽汗流浃背,匆匆趕到鎮上,排着大長隊等待交糧。如果糧食濕、雜質多,公糧被拒收,就得曬完糧食再去一趟,費勁又麻煩。
爸媽說,現在好了,除了公糧,以前交過的“特産稅”啥的,也不用交了。我查了查新聞發現,按國務院要求,全國2006年全部免征農業稅,河南提前了一年實現。中國長期是農業社會,天經地義的“種田納糧”傳統,一去不複返了。這件事情,在國史上是重要一筆。2005年的春節,在我們家的記憶裡也是重要一筆。
再後來,我春節回家,有了更多新感受。比如,第一次坐動車回家,不光平穩快捷,也不用擠那麼狠了。比如,第一次帶孩子回家,抱着他走過我小時候走過的路。再比如,發現村裡修了水泥路,建了文化廣場,通了自來水,辦了扶貧車間,甚至還有了路燈等“稀罕物件”,全村也實現了整體脫貧。
去年春節,因為疫情,就地過年。一大家人兵分四地,視頻拜年。看到親人都健康幸福,内心喜悅。今年過年,繼續留京。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家人一起再團聚。
第一次體驗“新年俗”
本報記者 潘旭濤
我的老家在山東煙台,搬過一次家,雖說沒出煙台,但與原來住的地方隔了100多公裡。原來的時候,我們住在一個大院子裡,左鄰右舍彼此熟識。大年初一一大早,大家穿上新衣服,互相串門、拜年。抓幾塊糖果吃,挑幾句喜慶話說,哈哈大笑一陣,很是熱鬧。搬家後,大年初一見不到熱鬧的人群,隻能聽到手機鈴響,有點冷清。
記得是2014年春節,我刷微信朋友圈時,看到有人曬出看電影跨年的照片,于是萌生了一個想法:“在家閑着也是閑着,不如去看場電影吧。”父母對這個建議不是很感興趣,父親直接潑冷水:“啥時候不能看電影,大過年的湊什麼熱鬧。”
我查了查影訊,找到了說服他們的“籌碼”:“有《西遊記》!”看《西遊記》可是幾代人的過年記憶,聽到《西遊記》,父母的态度松動了。就這樣,大年初一下午,我們一家人走進電影院,觀看了《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第一次嘗試了觀影過年。
出了放映廳,母親問我一些電影的細節,她說有的地方沒太看懂。我問父親:“這電影咋樣?”他想了想說:“聲音有點震耳朵。”我們都笑了。
從那一年起,每年大年初一,我們全家都會看一場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紅海行動》《流浪地球》……在電影院裡,在歡聲笑語間,一家人重新找回了年味兒。
2014年那會兒,我周圍觀影過年的人還不是很多,這幾年增加了不少。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檔,全國城市影院票房超過78億元;春節黃金周内,1.6億人次觀衆走進影院。
遺憾的是,疫情中斷了我們家剛剛形成的“年俗”。 2021年春節,我在北京就地過年,無法與家人一同走進影院,樂享“合家歡”。不過,沒有什麼能拉開一家人心與心的距離。我們又嘗試了“雲過年”。我在北京直播包餃子,母親在煙台老家“指導”我:“這個餡兒太多了,旁邊那個沒捏緊……”其樂融融的感覺,讓我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回望曾經的春節,不難發現,不少“舊年俗”漸漸淡出,一些“新年俗”應運而生。可以想見,未來的春節将湧現出更多“新年俗”,讓千家萬戶不斷體驗“過年第一次”,讓歡樂加倍、年味更濃。
第一次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本報記者 劉少華
2016年春節,我和父母在山東濰坊的老家過年,雖說3個人也其樂融融,但總感覺少了點什麼。我哥和嫂子一家人,那年沒有回來,因為春節期間正是嫂子的預産期。
按照山東老家習慣,我們春節期間每一天都有相對固定的安排。大年初一,村裡挨家挨戶拜年;大年初二,陪母親回娘家;大年初三,迎接親家來訪;大年初四,去舅舅家做客……日子安排得就像二十四節氣那樣固定。正是在這樣的節奏中,“年味”特别足,記憶中很多年來,這樣的節奏都沒破壞過。
大年初一那天晚上,我暗下決心,要打破規矩,第二天一早跟父母說清楚,我要去青島幫助哥哥一家。
第二天早上6點多,我起床悄悄洗漱,一出門便十分驚訝。父母早已把家裡收拾得幹幹淨淨,汽車加滿了油,後備箱裡塞滿年貨。隻等我起床,全家人便要出門。上了車,全家人一起開往青島。
沒過多久,我們就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着。路上,父親讓我挨個給親戚們打電話解釋,家裡要“添人口”,今年隻能電話拜年了。父母臉上有掩不住的笑容,我才明白,他們在家其實早就待不住了。
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其實主要工作都在醫生那裡。我們一大家子站在醫院走廊裡,不過就是一個精神支持。每個人緊張地看着産房,直到聽到那一聲啼哭,知道孩子呱呱墜地了,我們一陣歡呼。
父親說家裡老輩總告訴他,有了人就有了希望。“過年是為了團圓,哪有比添個孩子更好的團圓方式?”
我們買來兩束花,一束獻給嫂子,一束獻給醫生。
幾年過去了,當時迎接的小侄女已經長成漂亮的小姑娘,在幼兒園上到了大班,今年秋天就要成為小學生。她從出生時皺巴巴、幾斤重的嬰兒,變成多才多藝、口齒伶俐的“開心果”,一高興便拽着我父母賽跑,比誰識字多,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即便想赢她都不容易。春節期間出生的好處是,全家人都忘不了她的農曆生日。每到這一天,大家都在群裡或者當面給小朋友過生日。
記憶中,大約從那時候起,我們很少遵從老家的“年俗”了。這幾年間,父母經常跟着我們在外面過年。他們兒孫繞膝,也喜歡圍着兒孫轉。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理由,比如孩子還小,老人年紀大了……不一而足。
過去,我曾以為,年俗是不可改變的。後來,我才明白,隻要有人,年味兒就不會淡。
第一次就地過年
本報記者 葉 子
年關将近,在哪過年成了人們見面寒暄時的重要話題。這兩年,為了疫情防控,多地提倡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很多在外打拼的人有了第一次就地過年的體驗,我就是其中一員。
2020年是我第一次在工作地北京過年,也是第一次一個人過年。很多人還記得那個冬天,湖北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而湖北正是我的家鄉。從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到确認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從大年廿九關閉離漢通道,到援鄂醫療隊緊急馳援……看着每天更新的确診病例數據,我和所有人一樣,懸着一顆心。
記得我是在春節前最後一天下班時,買了幾個熱菜和一些零食水果回家。大年三十那天,母親打來視頻電話,我們互相展示了準備的年夜飯,道了新年祝福。雖然不在一起,飯菜也很簡單,但當時情況下,能确認對方健康平安就是最好的。
在北京的我,很快投入了工作,遠程采訪了第一批趕至武漢的醫護人員、司機、建設者、快遞小哥……完成報道《他們是防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在老家的父母,配合防疫大局,勸說親友減少走動,互相督促健身運動。大家都過得非常充實。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2020年,我們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奪取了全國抗疫鬥争重大戰略成果。在此基礎上,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複生産生活秩序,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就地過年時,我們已經可以看電影、逛公園,有序活動。
2年來,常态化抗疫已融入每個人的生活。雖然沒有回家過年,親朋好友間的聯系卻更熱絡了,感情也更親密了。我們懂得了生命的可貴、相聚的不易,于是把每一個齊聚的日子,都過得像過年一樣熱鬧。
有朋友說,随着年歲的增長,我們回家的頻率逐漸從每天回家、每周回家、每個月回家,變成了一學期回家一次、一年回家一次,甚至幾年回家一次。這話中固然有着悲涼心緒,2年未回家過年的我卻發現,對于家鄉的認知在離家後反而更加清晰。遠離家鄉,我才會津津樂道家鄉過年的習俗、回憶兒時農村過年的趣事……比沒有離開過故土的人,更曉得故鄉的滋味。從這個意義上說,就地過年,可以回憶家鄉年味,也可以感受新的精彩,何嘗不是一種收獲。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1月27日 第 05 版)
責編:闫宇航
本文來自【海外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