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一篇《想和學生做朋友的老師不是好老師》文章,作者以為老師和學生平等了,老師就得不到尊重,不利于課堂管理,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讀罷,心裡感到怪怪的,因為我的觀點恰恰相反,我認為隻有能和學生交朋友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不是我故意想和這篇文章的作者作對,也不是為了标新立異,這是根據我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得出來的結論。
記得當年剛剛從大學畢業,我被分配到鄉下的一所高中,第一年就被安排任教兩個高三畢業班。這所學校生源、師資都相對比較薄弱,高中每段隻有兩個班,好生差生混在一起,而且差生居多。我天性内向,不苟言笑。對這些調皮的學生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他們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我會很生氣,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和懲罰。但是效果十分有限,師生矛盾比較尖銳。所幸一年很快過去了,他們畢業後上大學的上大學,打工的打工,我也終于松了一口氣。隻感覺這一年教得好累。
第二年,繼續任教高三,而且擔任班主任。我吸取了上一年的教訓,決心放下老師的架子,改變不苟言笑的形象,多跟他們在一起,多與他們交流談心,多帶他們出去活動。漸漸地感覺到上課輕松多了,紀律好管了,一兩句話就見效。一年後,這屆學生高考取得了該校曆史最好成績。畢業多年後,那些調皮生還經常過來看我,有的也成了朋友。這一年讓我懂得了原來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可以這樣處。
幾年後,我通過選調進入縣城的一所剛剛創辦的初中任教。教學條件很差,除了一幢教學樓,什麼都沒有。但我覺得那是我教學生涯最快樂的一年,這快樂正是學生帶給我的。那時我沒有結婚,也沒有談戀愛,無牽無挂。第一次面對一班天真無邪的初一學生,我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他們身上。課堂上,我盡量講得輕松幽默;課後,我跟他們一起做操、打羽毛球;周末,我帶着他們一起爬山、野炊;假期,我帶着班幹部一起家訪……我和他們的關系無比融洽,就像是一個大孩子帶着一群小孩子,我和他們成了朋友,我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會對他們産生教育作用。我覺得這是我教學生涯的巅峰之年。
一年後,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發展,又覺得自己更習慣于教高中,我不得不忍痛割愛離開他們,調到縣重點高中任教。剛開始,他們像剛斷奶的孩子,老是跑到我這邊看我,向我訴說他們的心事。一直到現在,這些我隻教過一年的學生跟我最親近。
再接下來,我結婚了,有孩子了。我漸漸地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養育孩子上面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跟學生打成一片,隻不過生源質量好,師生關系倒也過得去。再過幾年,我的年齡增大,所教的學生跟我兒子一樣大,我與學生之間不知不覺有了代溝,除了語文學習,似乎找不到共同話題。他們再也沒有心事跟我說,也不再圍着我叽叽喳喳說個沒完了,當年的那種感覺一去不再返。
經常看着同辦公室的年輕老師身邊圍着一堆學生,以開玩笑的方式講着學習的問題,快樂的時候一起叫喊,生氣的時候罵他們幾句。我徒有羨慕之情,但我知道那種感覺隻屬于年輕人。
中國傳統教育強調“師道尊嚴”,主張“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把老師的地位與父親等同起來。但是現代社會強調人人平等,包括師生也要平等。現代學生的觀念跟古代也不一樣,已經不是古代接受“四書五經”教條的儒生,他們的人格已經覺醒,這是一種進步。所以我們老師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再企圖拘泥于“師道尊嚴”不放,放下架子,平視學生有何不可?
不必擔心與學生交朋友就得不到他們的尊重。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交朋友都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的。怕得不學生尊重,還是師道尊嚴思想在作怪。你把學生看作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有人格,有個性,你用平視的眼光去看,他們自然會尊重你。
更不必擔心跟學生交朋友會影響教學效果。當你交了一個學識淵博的朋友,你隻有敬佩的份。學生也一樣,隻要你的課上得生動有趣,能吸引得住他們,他們自然會敬佩你,願意聽從你這個朋友的引導。
所以,亦師亦友才是一個老師本來的角色,我建議新時代的老師,大膽地去跟學生交朋友吧,他們會帶給你為師的快樂。
看這年輕的老師跟學生在一起的快樂
我是高中語文老師輕上紅樓,歡迎你關注我,一起學習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