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萬年貢米(水稻)
微距鏡頭下,種子的千姿百态。
複穎稻(水稻)
大糯谷(水稻)
紫褐稻(水稻)
麻點光殼稻(水稻)
花生
棉花
甜高粱
辣椒
3月23日,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實驗室,檢測員對保存的水稻種子進行發芽試驗檢測。資源庫要定期檢測種子的出芽率,以确保資源的活性。
3月24日,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科研示範基地,辣椒育種研究員張竹青(左)在大棚裡指導辣椒育苗。目前,種質資源庫有辣椒種子資源近5000份,其中湖南地方辣椒品種500多份。全省辣椒播種面積180多萬畝。
3月23日,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餘亞瑩博士對新接納的種子資源樣品進行初步核查分類、登記、編号和信息鑒定評價。
技術人員給播種育秧的水稻小品種插上标簽号碼牌,以便試驗和研究。
3月23日,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長期庫裡,唐潇博士将保存的水稻種子拿出來核對性狀,準備更新繁殖。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袁隆平院士用了50多年時間,把一粒野生稻種變成了世界受益的“超級稻”。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内的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記錄了鮮為人知的農作物種子的保存、檢驗和繁育等工作。
資源庫是農作物種質當前有效、安全的保存方式。保存包括入庫前對種子進行接納登記、查重核對、清理遴選、活力檢測、幹燥脫水、水分測定、種子包裝等處理,及出庫後的種子分發、發芽監測、繁殖更新等10多個流程。
資源庫的長期庫裡,種質資源正在低溫環境下“冬眠”。一排排4米高的架子緊密排列,架子上每一層都密密麻麻存放着一個個圓形的金黃色小盒子。盒子裡面裝着一粒粒看上去不起眼的種子,卻記錄着各類農作物千百年的遺傳秘密。作為國家最重要的資源戰略儲備之一,這些種質資源可在庫裡保存50年以上,在需要的時刻随時能被從容喚醒。
“長期庫溫度在零下18攝氏度,保種時間為50年以上;中期庫溫度零下4攝氏度,主要用于種質資源分發利用;短期庫溫度4攝氏度,用于材料的短期保存。”唐潇博士介紹。同時,資源庫要定期測定種質的出芽率,在低于75%的時候擴繁,以确保資源的活性。
眼下是春耕時節,湖南水稻研究所科研示範基地,技術人員忙着進行水稻小品種育秧試驗播種工作。
“這些水稻種子是我父親段傳嘉那一代資源工作者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收集、九十年代保存入庫的,現在要拿出來核對性狀,準備更新繁殖,以保持種子的活力……”資源庫負責人段永紅介紹說。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是湖南首個綜合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利用的服務性公益平台,于1989年建成,1992年投入使用,2014年換址新建。
目前,資源庫已經收集保存59個國家(地區)、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的種質資源3萬餘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辣椒種質資源庫,累計向18個省市分發種質資源近3萬份次,實現了湖南與國家種質資源平台的優勢互補交流,有力支撐了國家生物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和湖南種業強省戰略發展。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圖/文:郭立亮 通訊員 劉維帥
編輯:陸薇
本文來自【湖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