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嬰兒在出生不久,家長就發現身體的某些部位生長紅斑,這塊紅斑可以長在頭上、臉上、軀幹、四肢等各處,面積有大有小,高度有薄有厚,生長速度有快有慢。這些紅斑俗稱為“紅胎記”,帶給家長朋友們很多擔心和困擾,想知道這些紅胎記到底是什麼,該怎麼治療?
這些紅胎記大多屬于皮膚的血管性疾病,有的是血管瘤,有的是血管畸形,在嬰幼兒中發生率很高。過去因為對其發病機制不了解,分類和治療上比較混亂,不同醫生的認識也不統一,家長朋友帶孩子看診不同的醫師時,往往得到的治療方案不一緻,因此産生很多困惑。
現在對于血管性疾病有了更加規範的分類和指南,我們就依據這些指南,着重講述嬰幼兒皮膚常見的三種紅色胎記:嬰幼兒血管瘤、鮮紅斑痣和新生兒紅斑,它們三個樣子長得都很像,但并不是同一種疾病,發病機制不同,治療方案也截然不同。
1、嬰幼兒血管瘤:雖然有一部分血管瘤出生存在,但絕大多數嬰幼兒血管瘤都是在出生後一兩周才出現。剛開始可以看到皮膚上有類似擦傷的白色斑片,然後很快出現密集的小紅點,1個月左右逐漸融合成片形成鮮紅色的紅斑塊。這類血管瘤增長速度非常快,但也有自行消退的可能,生長過程分為增殖期、穩定期和消退期三個階段。增殖期可持續一年,出生後1個月内和4-6月是生長速度最快的,6月後生長速度減慢。
嬰幼兒血管瘤長的樣子并不完全一樣,主要有三種表現形态:一是表淺型,就是過去俗稱的草莓狀血管瘤,隻長在皮膚表面,顔色紅紅的,表面有一個個小凸起,就像草莓的表面一樣;二是是深在型,皮膚顔色正常或呈暗青色,但是皮下鼓起一個大包,生長速度非常快;三是混合型,既有皮膚表面的紅色胎記,又有皮下發青的隆起。需要我們記住的是,無論血管瘤長成什麼形态,隻要出生時候沒有或不明顯,發現後快速生長的血管瘤大多屬于嬰幼兒血管瘤,就可以按照嬰幼兒血管瘤進行治療。
2、毛細血管畸形:就是過去俗稱的葡萄酒色斑或鮮紅斑痣。這種紅胎記一般出生時候就已經存在,多常見于頭面頸部,它的生長速度很慢,沒有快速的增殖期,隻是随着身體長大慢慢等比例生長,也不會消退。如果破潰出血,破潰處可能生長硬結。頭面部的毛細血管畸形會影響外貌,進而影響患兒心理。成年以後随着血管擴張充血,可能會有像鵝卵石一樣的凸起。
3、新生兒紅斑:俗稱為鲑魚斑或鶴咬痕,因為大多長在前額及眉頭兩側,像天使的小翅膀,也被稱為天使之吻。這種紅胎記多分布在人體的中線兩側,如前額或後腦勺,呈對稱分布,用力時顔色加深,平靜時略減退。這種血管畸形是由于縮血管的神經發育遲滞所引起,大多不需要治療,随着嬰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逐漸成熟會慢慢好轉。
以上描述了能産生嬰兒紅胎記的三種最常見的血管性疾病,我們再看看它們的主要治療手段。
1、嬰幼兒血管瘤:因為該血管瘤有着能自然消退的特性,所以在早期(增殖期)不建議采取可能産生永久性瘢痕的過度治療方法,如手術,激光,冷凍,同位素敷貼等。但也不建議置之不理,完全等待自行消退。實際上,不進行人為幹預能夠完全消退的血管瘤不到40%,很多比較嚴重,增殖快、消退晚的血管瘤,消退後會遺留諸如瘢痕、包塊、色素沉着、毛細血管擴張、脂肪增生等後遺症。因此還是建議血管瘤患兒能夠盡早得到正确的幹預,盡快結束增殖進入消退。常用的治療手段包括:外用藥治療(噻嗎洛爾或普萘洛爾的凝膠或滴液),主要針對表淺型血管瘤;藥物注射治療,主要針對深在性和混合型血管瘤;口服普萘洛爾治療,針對嚴重的,大面積的,面部,口鼻眼等重要器官周圍的血管瘤;手術治療,針對血管瘤消退期的繼發畸形進行美容修複。需要記住的總治療原則:治療嬰幼兒血管瘤要盡量采用無創無瘢痕的方式,盡早結束增殖期進入消退期,不建議采用會遺留永久性瘢痕的有創傷治療。
2、毛細血管畸形(葡萄酒色斑、鮮紅斑痣):因其無法自行消退,可以盡早進行治療。治療方式主要是應用脈沖染料激光的光動力治療。對于激光治療效果不佳,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3、新生兒紅斑:一般會自行消退,所以多不需要治療。不過,後頸部的紅斑不一定會完全消退,但對外觀影響不大,所以也可以選擇不進行治療。
以上就是對嬰幼兒期幾種常見皮膚紅胎記的簡單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忙。如需治療,還是建議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面診,再和專業醫生充分進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