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30歲的陳小姐,過去沒有耳鳴病史的她有時會突然出現耳鳴,左耳「嗡嗡」響,嚴重時連朋友、同事講話都聽不太清楚,以為是自己耳垢沒有清理幹淨,便會拿起棉花棒自行清理耳朵。但最近清理耳朵後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有更大聲的耳鳴,她趕緊就醫,醫師發現她耳道深處塞着耳垢,研判可能是清耳垢方法不當,讓耳垢往耳道深處推擠,造成耳垢栓塞,耳内鼓膜也受壓迫,進而導緻耳鳴更加嚴重。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外耳道的皮脂腺、耳蠟腺會産生分泌物,其中皮脂腺分泌物可抗菌、防水,而耳蠟與空氣接觸後形成黃褐色物質,這些分泌物與耳道自然脫落的角質細胞混合,就成為「耳垢」。耳垢有助保護耳内組織,且會自行脫落,若清理過于頻繁,不隻容易傷害耳朵,使用的方法、角度不正确導緻耳垢推更深,遮蓋到鼓膜,還可能造成耳鳴,像上述陳小姐就是典型案例。
耳鳴是惱人的事情,諸多原因會造成耳鳴,年紀大内耳神經受到破壞、老人血液不暢神經萎縮,若是較年輕族群,則多半為用腦過度、情緒壓力大、過勞,其他像頭外傷、音響傷害、病毒感染、藥物等引起,經常性發作則必須加強治療,以防情況惡化,出現耳鳴症狀時若沒有積極治療,耳鳴聲音越來越大聲,甚至整天24小時不停的耳鳴,令人難以承受,且可能造成聽力逐漸減退或耳聾、失聰等病變,但因治療并非立即見效,需服藥3至6個月才會好轉,對病人及醫生而言都要耐心治療,才能達到效果。
李宏信醫師分析,若是血液循環不良、神經受損所引起的耳鳴,治療上就會建議使用清血、促進血液循環藥物,幫助内耳血液循環更通暢,同時也會給予神經所需營養補充劑,内耳神經獲得充足養分,就有機會活化、恢複正常功能。另一方面,治療過程也要減少耳内血管過度收縮引發血流不順,這樣才能避免内耳缺血、營養供應不足。如果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問題,也要加以控制,以免慢性疾病惡化導緻耳鳴加劇。此外,情緒緊張、過勞、焦慮、睡眠不足等,病人都會感到耳鳴變大聲,或耳鳴聲音不停,因此平心靜氣、充分休息對耳鳴的治療也有很大助益。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也提醒,民衆想要預防耳鳴,平常因盡量遠離噪音、慎防音量過大巨響。另外,生活上也要舒壓、規律運動,飲食不要過于油膩,睡眠也要充足,這樣全身、耳内的血管與神經較能維持健康、運作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