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瑾
先看幾個字:
禤,㱔,厍,禚,蔄。
寶寶們是不是發現好多字不認識?其實這些都是姓氏哦,想不到吧。現在大家就一起來看看這些姓氏吧。
禤姓
禤(xuan一聲/qian一聲),這是中國古老而稀少的姓氏之一,因為其起源不同,所以讀音不同。
一種源于姬姓,出自人文始祖黃帝的後代北宮禤,讀作xuan。傳說北宮禤的後裔在商朝時封有兩個方國,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後,兩個方國也随之滅亡,國人遷移到齊國境内,後在戰國末期又因躲避戰亂向長江以南遷移。
該禤氏一支移居于廣東南雄珠玑港一帶,南宋鹹淳年間又由南雄珠玑港遷居廣州府屬南海三都豐湖坊,後再分遷居于福建、三水、清遠等地。明朝永樂年間後,居住于廣東三水等地的該支禤氏族人又因經商而留居于廣西橫縣,後又因避兵禍或外出為官等原因,逐漸遷到廣西上思地區定居,世代相傳至今。
伏波将軍馬援
傳說漢光武帝時期,純旺随馬援南征交趾,後因功績卓著而得到劉秀的賞賜。劉秀問純旺想當什麼官,純旺一時想不出,便說:“那就請皇上封個大大的官兒給我吧。”當時不知是由于方言所造成的發音不同,還是因為劉秀聽岔了,結果把“大大”聽成“代代”。
因為劉秀很高興,所以當即說:“好!你要當個代代官,那就封你為平夷大夫,欽州世襲時羅都總守。”劉秀接着說:“這與一般類似此官階的人不同,你有事可以随時入朝面君陳奏。”并賜朝服一套,出入朝門通行無阻。
純旺受到封準後,突然想到自己是放牛娃出身,實際上有名無姓。于是又奏請皇帝賜個姓氏。劉秀便賜他姓“禤”,從此,禤氏一族出現了,純旺就是該支禤氏的始祖,禤純旺後來世襲鎮守南疆,後裔子孫世居于廣西防城地區,世代相傳至今。
㱔姓
㱔,(suo三聲),這個姓在《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均未收錄,隻在《中國字海》中有收錄,但隻是一個姓而已,并未标注其來源等。筆者也未找到相關資料,隻是有一則㱔姓女士辦證難的新聞。
厍姓
厍(she四聲),在大家熟知的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71位。“厍”和“庫”是不是很相似呢?在古代,“庫”、“厍”二字通假通用。
據王先謙《集解》記載,厍,即“庫”之俗音,但讀音不作ku,而作she。厍,原為少數民族部落氏,在隋朝初年改為庫,讀音也為ku,後厍直接通庫,厍姓也就并入了庫姓。
關于厍姓,起源衆多。大緻有以下幾種:
一是源于官位。《風俗通》載:古守厍大夫,因官命氏。周朝至漢朝時期,曆朝曆代皆有守庫大夫這一官職,其後裔子孫便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因 “庫”、“厍”通假通用,所以其姓氏亦分稱庫氏或厍氏,世代相傳至今。
二是源于漢化改姓。如南北朝時期烏桓庫傉官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中,改為漢字單姓庫氏,世代相傳至今。再如南北朝時期北周羌族厍狄氏部落漢化改姓為厍氏。
兇猛的烏桓大人
還有蒙古族庫奔氏、庫布克氏、庫布特氏漢化改姓為氏。回族庫氏也是漢化改姓為氏,源于先祖名字的漢譯音——元朝時期的蒙古庫庫•特穆爾家族,史稱“元之右族”。此外滿族庫發廷氏、庫穆圖氏、庫雅拉氏、庫雅拉闊綽裡氏都漢化改姓為氏。
禚姓
禚(zhuo二聲),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禚是春秋時期齊國封邑,當年以盛産肥羊而著名,因此稱“禚”。姜子牙助武王滅商後,被封于齊,後将禚邑封賞給自己的次子姜壬,後世因稱其為“禚君”,或“齊禚君”。在禚君的後裔子孫以及屬民中,後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的,稱禚氏,世代相傳至今。
姜太公的後裔
蔄姓
蔄(man四聲),為造字作姓。蔄姓現知最早見于三國時期魏初博士張揖的《埤倉》,書中記載:“蔄,姓也”。
據推測,“蔄”字是蔄氏先人為躲避官府追查而造的字。雖如今造字人的身份已無從查考,但從蔄氏族史及“蔄”字産生的時間和文字結構來分析,“蔄”字應為東漢末年政權更替期間的士大夫所造。
其一,造字作姓應為有較深文化造詣的官宦階層。古代平民百姓多不識字,造字更不可能。
其二,造字作姓,需要在辭典刊登以前出現。造的字開始時使用的人數不會很多,更不會被朝廷認可并收錄到典籍中,隻有在延續一定時期、氏族發展到一定規模才會被辭書收錄。“蔄”字最早出現在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的《埤倉》一書。據此可以推斷,造出蔄字作姓的時間應該在三國以前的東漢末年。
其三,蔄氏先人造字為姓,不會是毫無原因,而應是在社會政局激烈動蕩的年代。《埤倉》收錄“蔄”字的數十年前,恰是群雄逐鹿、狼煙烽起的東漢末年。因此造字作姓的蔄氏先人很可能是那些王朝覆滅後的政争失敗者,在朝代更叠後他們更名改姓、潛入民間,進而繁衍生存延續下來。
此外, “蔄”字為草字頭,寓意 “草民”,而此時的民間也正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最好所在。“蔄”字的下面由“門”和“口”組成,口為人口,門為門路,意喻隐藏在民間的家人,定會門路暢通,人丁安康。而标音“慢”字,意喻更名改姓後更需行事謹慎,韬光養晦,進而假以時日,圖謀大業。
現存《蔄氏家譜》開篇即寫道:“蔄氏一族于明洪武二年從雲南遷至文登嶅山”,這就說明曆史上是有這麼一支奇特的姓氏存在的。
看完後小夥伴們有沒有漲姿勢呢?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平台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注
我們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穎
熟悉曆史陌生化,陌生曆史普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