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是養豬的生産周期長,從選留母豬到育成出售最低要一年半以上;無論是生産者抑或是豬市行情預測的專家,哪怕是信息傳遞相對較快的今天,在無法獲取準确統計數據的情況下,要準确把握行情走勢恐怕都并非易事;生産者也就無法及時做出反應和調整。
2、第二是中國農業人口衆多,農村經濟也尚欠發達,生存環境競争十分激烈,在所從事的生産活動中,一見有利可圖的項目即可能一哄而上;一旦産品超過市場容量,價格下降而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薄弱的經濟基礎又不可能容許他們堅持較長時間的等待觀望,這是豬價(不是肉價)往往呈現階梯式垂直下跌的根本原因。這時豬農最棘手的問題是母豬去留的取舍,豬價下跌首當其沖、受打擊最大的莫過于仔豬價格的下滑。如果是短期的下跌,母豬大多能幸免于被宰殺;但較長時間的虧損豬農就無法維持了,哪怕正在盛産期的母豬也難以脫逃。母豬宰殺後的産品又擠壓豬肉産品的市場份額,讓過剩的市場更不堪重負。
3、第三是養豬業産品本身的特點和人們的消費習慣,加大了市場調控的難度。“豬吃叫,魚吃跳”,中國人對豬肉的消費習慣是以鮮肉為主,哪怕是冷凍肉亦不受消費者歡迎。但豬隻的生長有其自然規律的,個體增重到一定限度,繼續飼養不存在“得”而隻能是“失”。(所以筆者認為,所謂活大豬儲備隻能做為無稽笑談或是某些利益集團内外勾結騙取國家資金的手段)。改變消費的單一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所以即使人們發現了産品過剩的苗頭,通過增加小豬屠宰加工烤乳豬之類的辦法也無法調整。分散的生産方式,獲取綜合信息的滞後以及難度,讓生産者束手無策,隻能無助的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