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見的古詩中,四句和八句的詩多一些,六句的詩相對較少。對于詞來說,有些詞牌本身就是六句的詩,名篇數量還是非常多的。
五言六句詩在魏晉時代已有,到唐朝增加了七言六句的詩體。六句的詩和五言詩、七言詩一樣,既有古體詩也有律詩。
一、五言六句的詩最早的六句詩是哪一首老街不清楚,但是在魏晉就有不少了,例如建安七子之一應玚的《别詩》是比較早的六句詩:
朝雲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行役懷舊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裡,未知何時旋。
到了唐朝,格律詩成熟,于是六句詩有古體也有近體(律詩),宋朝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中說過:
有律詩至百五十韻者,有律詩止三韻者。”
律詩雙數句必須押韻,第一句押韻不算,一韻就是兩句,三韻就是六句。中唐詩人劉禹錫的《初夏曲》是三韻五言律詩(三韻五律),亦稱為半律詩:
時節過繁華,陰陰千萬家。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巢禽命子戲,園果墜枝斜。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寂寞孤飛蝶,窺叢覓曉花。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柳宗元《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是押仄韻的古體:
宿雲散洲渚,曉日明村塢。
高樹臨清池,風驚夜來雨。
予心适無事,偶此成賓主。
李白的《春思》是押平聲韻的六句古體詩: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帏?
說到流傳最廣的六句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二、七言六句詩
漢朝以來,五言詩是主流,到了唐朝,七言詩的地位空前提高,開始和五言詩并駕齊驅。于是也出現不少七言的六句詩。
和五言一樣,也有古體詩和近體詩。例如白居易 《與微之書》提到過自己的七言六句詩: 馀習所牽,便成三韻。
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銮殿後欲明天。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菴裡曉燈前。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白居易的這首六句詩,是失粘的七言三韻近體詩。
柳宗元《漁翁》,也是著名的七言六句詩: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這首是一首押仄韻(入聲韻)的古體詩。
三、詞中的六句詩 詞也是詩的一種,詞裡有近體詩,如《啰唝曲》是五言近體絕句。和《啰唝曲》類似,有的唐詩被收入了詞譜,成為一個詞牌。
例如崔液這首《踏歌詞》是五言六句的樂府詩,被收入《欽定詞譜》,也成了一個詞牌: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
鴛鴦裁錦袖,翡翠貼花黃。
歌響舞分行。豔色動流光。
劉禹錫的這首五言六句詩,也被收錄入詞譜,成了另一個一個詞牌。名為《抛球樂》:
五色繡團圓,登君玳瑁筵 。
最宜紅燭下,偏稱落花前 。
上客如先起 ,應須贈一船。
但是大部分的詞看上去像古體詩,詞和古體詩的區别是,詞沒有古體詩那麼自由。詞要依照曲譜或者詞譜來填詞,每一個詞牌,都有固定的格式。
例如《浣溪沙》的正體,也是六句的詩 :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發唱黃雞。
很明顯,浣溪沙其實就是七言六句、對格律有要求的詩。
但是《浣溪沙》和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的六句詩有一個明顯的區别,六句詩一般是分三聯,而《浣溪沙》是分前後兩段。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結束語
在文學史上,六句的詩一直就不是主流詩體, 佳作也不太多。老街印象最深的就是劉禹錫的《漁翁》和孟郊的《遊子吟》。
六句的詩,雖然有近體,但是一般說近體詩的時候,隻說絕句、五七律、排律,六句的近體常常被忽略掉了。
您最喜歡的六句詩是哪一首呢?
@老街味道
欽定詞譜是詩人最常用的詞譜,但是這個詞譜也有不可忽視的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