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
綠豆l00公斤。
2、出品率
每100公斤綠豆得綠豆澱粉55~60公斤。
3、操作步驟
(1)浸豆:
宜分二次浸泡。第一次按每100公斤綠豆,用120公斤水浸泡。夏季用60℃的溫水,冬季用100℃開水。浸泡4小時後,綠豆已吸收了一定的水分,待浸泡水已被綠豆吸幹,就用清水沖去綠豆中的泥沙、雜質。洗淨後,再把綠豆放于水中,進行第二次浸泡。浸泡時間,夏天約6小時,冬天約18小時。當綠豆表皮呈橫裂紋狀即可。如橫裂紋太大,就是浸泡過頭;如沒有橫裂紋,則浸泡不足。浸泡過頭或不足,都會影響産品的得率和質量。
(2)磨碎:
浸泡後的綠豆用磨磨碎,邊進豆,邊加水。每 100公斤原料,摻水450-500公斤。要求摻水均勻,以使碾磨均勻,豆漿細膩,得率提高。
(3)過濾:
用80目篩跟的振蕩平篩過濾,去渣。篩面上裝置2-3根噴水管,邊濾邊灑,使豆渣内的澱粉充分篩濾出來。噴灑的水應為原料數的150%.
(4)沉澱:
用隔天已發酸的老漿,摻和在漿水裡,以加速澱粉沉澱,俗稱酸漿沉澱法.酸漿在pH值4.5時就可應用。酸漿用量,夏季是漿水的7%,冬季是漿水的10%.澱粉漿水經摻和酸漿後,約在15分鐘左右即可沉澱。然後将浮在濃漿上的清水撇淨。
(5)第二次過濾:
用泵把濃漿抽提到80目篩眼的小平篩上,進行第二次過濾,進一步清除豆漿内的豆粞,以提高澱粉的質量。
(6)第二次沉澱:
把經過第二次過濾的漿水置入缸内,再加入漿水量的80~100%的清水。攪拌均勻後,待其自然沉澱,一般夏季約8小時,冬季約18小時。沉澱後,缸内澱粉形成四個層次。自上至下,第一層是清水(可用瓢将水舀出);第二層是黃漿,内有浮粉或少量蛋白質(取出可作飼料),第三層是澱粉;第四層為泥沙等雜質。
(7)吊粉:
将沉澱在缸内的澱粉取出,因此時的澱粉含水量較高,尚需用1米見方的白布,把澱粉包于布中,系緊四角,用繩子把包布懸吊起來,用手或竹片在布包四周均勻拍打,使澱粉内水分能較快排出。一般吊8~10小時,包布内的澱粉就可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