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喂養是指母乳喂養和配方奶喂養同時進行。一方面,現在的新手媽媽大多是上班族,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工作任務重,生育年齡偏大,乳量偏少,難以滿足寶寶的需要,不得已采取混合喂養方式。另一方面,主動選擇混合喂養的媽媽越來越多。我為什麼說主動選擇呢?因為在我看來,在很大程度上采取混合喂養并非是不得己而為之,更多的是媽媽認為她的乳量不能把寶寶喂飽,所以,媽媽主動選擇了混合喂養。
混合喂養也有好的一面,如果母乳真的不夠寶寶吃,又不想放棄母乳,混合喂養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不出現乳頭倒錯,寶寶既吃母乳又吃配方奶,那就再好不過了,混合喂養也就沒那麼難了。
其實,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寶寶是否能夠高興地接受混合喂養?寶寶是否喜歡吸吮兩種乳頭?寶寶是否能維持正常體重增長?寶寶胃腸功能是否正常?如果這4個問題都是肯定的,就是最好的喂養方法。
一幾種可以選擇的混合喂養方法1、寶寶餓了,首選母乳
媽媽休息得越好,母乳分泌得越多。為了保證媽媽夜間休息,隻在後半夜喂配方奶,其餘時間全部喂母乳,也可以隻在寶寶晚上睡前喂一次配方奶。但是,通常情祝下,夜間寶寶能量消耗低,需求奶量減少,媽媽休息得好,乳汁分泌量增多,母乳能夠滿足孩子的需要,就不需要喂配方奶了。這種方法可能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
3、為了省事,夜間喂母乳
白天喂配方奶,晚上喂母乳,白天人手多,看護人可以幫助喂配方奶,不需要媽媽參與。晚上媽媽喂母乳比較省事,不需要半夜起來沖調配方奶,寶寶不易夜啼。這仲方法操作簡單,但母乳量會減少。
4、母乳和配方奶交替喂養
一次母乳,一次配方奶。這種方法很好操作,不用媽媽費心。但是,母乳分泌會受到很大影響,配方奶喂養量會越來越多,最終導緻配方奶喂養。
5、根據媽媽的感受喂養
奶脹了就喂母乳,奶不脹就喂配方奶。這是憑借媽媽主觀判斷,乳汁很容易被憋回一去,最終使一母乳分泌量越來越少,無法完成母乳喂養。
6、母乳和配方奶混着喂
由于母乳不足,有的媽媽就把母乳擠出來,和配方奶混合在一起喂,使得寶寶能夠吃上完整的一頓,媽媽也能夠清楚地知道,寶寶到底吃了多少奶。采用這種方法喂養,媽媽的奶會越來越少。這是因為,寶寶不直接吸吮媽媽的乳頭,媽媽體内泌乳素的分泌會逐漸減少,乳汁分泌也就減少了。
7、記住母乳不是越攢越多的
媽媽不要試圖攢奶,寶寶越吸吮,乳汁會越多。媽媽總是擔心乳汁少,怕寶寶餓着,很依賴配方奶,結果配方奶越喂越多,母乳分泌卻越來越少,最終導緻混合喂養,甚至完全靠配方奶喂養了。自信心不足,堅持力度不夠,是母乳喂養失敗的主要原因。在剛剛開始母乳喂養的時候,媽媽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要着急,不要氣餒,把心放下來,相信母乳喂養定會成功,這樣的心态非常重要。
8、請媽媽不要放棄母乳
混合喂養最容易發生的情況是放棄母乳。母乳少,孩子吸吮困難,吸吮幾口就睡着了。配方奶甜度大,孩子喜歡吃;人工乳頭孔大,吸吮省力,孩子也喜歡;媽媽乳汁少,吃母乳時,沒有多長時間孩子就醒了要奶吃,媽媽爸爸和周圍的人會認為影響孩子睡眠,也使大人疲勞,幹脆停掉母乳,喂奶粉算了。
混合喂養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盡量多喂母乳。如果媽媽認為母乳不足,就過多減少喂母乳的次數,會使母乳越來越少。母乳喂養次數要均勻分開,不要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喂母乳。
有的孩子盡管母乳少,吃不飽,可就是依賴母乳,不吃配方奶。遇到這種情周圍人就會勸媽媽别再喂母乳了。我不贊成這樣做,母乳是嬰兒最佳的食品,不應該剝奪孩子吃母乳的權利。放棄喂母乳就等于放棄了寶寶吃母乳的希望。母乳喂養不單單對母嬰身體健康有益處,還對嬰兒心理健康有益處。
不能否認,有少數産婦無論怎樣努力就是沒有足夠的乳汁哺育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也不要傷心,不要自責,配方奶也能把寶寶喂養得很健康。雖然用奶瓶喂養,媽媽也要把孩子抱在懷裡,讓寶寶享受媽媽懷抱的溫暖。
二如何解決混合喂養中出現的問題1、乳頭倒錯
混合喂養的寶寶能感到人工乳頭和媽媽乳頭不同的質感、氣味。多數嬰兒更喜歡吸吮媽媽柔軟、舒服的乳頭,而拒絕吸吮人工乳頭。如果用奶瓶給寶寶喂過藥,喂過寶寶不喜歡喝的白開水,都有可能造成寶寶不吃人工乳頭。
不吃人工乳頭說起來算不上大問題,但解決起來卻比較棘手。曾有混合喂養的媽媽,嘗試在喂奶瓶前,先餓一餓孩子,或在人工乳頭上沾點糖,或等到孩子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再喂。這些辦法有時奏效,有時卻一點用也沒有。媽媽愛說“寶寶太精了”,或說“寶寶太固執了”,也許是這樣吧。我的建議是,如果寶寶“精”得你無計可施,媽媽就老老實實用小勺或小杯喂吧,或許過一段時間,寶寶就會很喜歡人工乳頭了。
2、寶寶不愛吃配方奶
寶寶一開始挺愛吃配方奶,可有一天突然不喜歡吃了。媽媽不要着急,遇到這種情況,就隻給寶寶喂母乳,絕大多數寶寶不會一直餓着自己的。
有的媽媽和孩子較勁,不吃配方奶,就不給吃母乳,餓他一會兒,沒有辦法就隻好吃配方奶了。結果寶寶更加不喜歡吃配方奶,甚至還沒等到把奶瓶子放到寶寶嘴裡,寶寶已經開始反抗了。
有的媽媽等到孩子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把奶嘴塞進孩子嘴裡,結果孩子吸了起來。可是,等到孩子醒了,會更加不喜歡喝配方奶。
3、寶寶不愛吃母乳了
這種情況并不多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人工乳頭孔比較大,吸吮省力,喝得痛快。遇到這種情況,媽媽最好不要随孩子的興趣,如果不斷增加配方奶量,母乳分泌就會更加減少。媽媽一定要有耐心,抱着喂不行,就把寶寶放在床上喂;放在床上喂不行,就讓其他人幫忙,豎立着抱着寶寶吃奶。總之,要想辦法喂母乳,不要輕易放棄。把母乳擠出來放在奶瓶子裡喂,解決了寶寶一時不吃媽媽奶頭的問題,但會造成母乳分泌量下降,給以後的母乳喂養帶來新的問題——母乳不足。當寶寶吸吮媽媽的奶頭時,泌乳素會迅速升高,用吸奶器吸奶,泌乳素分泌會受到影響。寶寶吸吮時泌乳素的分泌量要比用吸奶器抽吸時高出20倍。
4、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混合喂養時,寶寶可能會出現消化功能紊亂,可給寶寶服用一段時間的益生菌或其他助消化藥。
5、母乳到底缺多少?每次沖調多少配方奶?
母乳分泌量受很多因素影響,第一天,甚至一天中的每一時刻,母乳的分泌量都發生着變化。情緒、飲食、睡眠、體内激素水平等都影響乳汁的分泌量。但是,母乳分泌量的變化并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母乳少的時候,寶寶會用力吸吮,會延長吸吮時間,如果此次乳量沒有滿足寶寶需要,寶寶會很快再次要奶吃,以彌補前次的不足。母乳很充足,寶寶吃多了,寶寶會有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不要奶吃,以消化過多的奶水。也就是說,寶寶會随着媽媽乳汁分泌的情況來調節自己的吃奶情況。所以,母乳喂養提倡的是按需哺乳,最好的辦法是聽從寶寶的,相信寶寶知道飽餓。盡量少沖調配方奶,以免影響寶寶對母乳的攝人。配方乳沖調方便快捷,如果沖調少了,再補也不晚啊。
6、喂奶時間如何安排
遵照母乳按需喂養,配方奶按時的原則。其實,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按需都不會有什麼問題。即使母乳不多,也遵照增加母乳喂哺次數,減少配方奶喂養次數的原則。
三給新生寶寶喂養中的注意事項1、寶寶是如何傳達飽、餓信息的?
寶寶餓了,他就會:饑餓性哭鬧;用小嘴找奶頭;當把奶頭送到嘴邊時,會急不可待地銜住,滿意地吸吮;吃得非常認真,很難被周圍的動靜打擾。
寶寶飽了,他就會:吃奶漫不經心,吸吮力減弱;有一點動靜就停止吸吮,甚至放下奶頭,尋找聲源;用舌頭把奶頭抵出來,放進去,再抵出來。他還會轉頭,不理你。
新生兒睡眠時間比較長,如果一次睡眠時間超過了四五個小時,一定要叫醒寶寶吃奶。如果寶寶睡眠時間很短,是否一醒來就喂奶呢?也不必。
2、喂奶間隔白天、晚上是一樣的嗎?
新生兒胃容量很小,能量儲存能力也比較弱,需要不斷補充營養。新生兒吃奶次數多,夜間也不會休息。因此喂奶的間隔,白天和晚上差不多是一樣的。随着日齡的增大,寶寶夜間吃奶次數會逐漸減少,慢慢就會養成白天吃奶,晚上不吃奶的習慣了。
3、吃吃停停怎麼辦?
這個内容,在文章《輕松解決新生兒母乳喂養的12大難題!》有詳細介紹,這裡不重複了。
4、夜間喂奶應避免的危險
首先看看夜間喂奶和白天喂奶有什麼不同呢?
-
光線暗,視物不清,不易觀察孩子皮膚顔色,不易發現孩子是否溢奶。
-
媽媽困倦,容易忽視乳房是否堵住了孩子鼻孔,發生呼吸道堵塞。
-
媽媽怕半夜影響爸爸睡眠,孩子一哭就立即用乳頭哄,結果半夜孩子吃奶的次數越來越多,養成不好的夜間吃奶習慣。
一個真實的案例
寶寶滿月,媽媽很累,晚上寶寶要吃奶,媽媽蒙隴狀态下,躺着把乳頭送到孩子嘴裡。不知過了多久,媽媽聽到孩子叫了一聲,沒有開燈,室内很黑,媽媽懶了一下就沒動。當媽媽突然在睡夢中驚醒,下意識摸了摸孩子,孩子一動不動,打開燈,孩子面色青紫.抱起來沖向醫院,一切都晚了,孩子因呼吸道堵滿扔汁,窒息死亡。
這樣不幸的事情發生過多次,媽媽們要加倍小心,避免發生這種意外。萬分之一的可能,如果發生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幸了。
5、如何區别生理性溢乳和病理性嘔吐
生理性溢乳的特點
-
溢乳前後寶寶沒有任何不适表現。
-
每次溢乳量不多。
-
雖然溢乳,但沒有因為溢乳而增加吃奶量和次數。
-
沒有因為溢乳而影響體重增長,寶寶還是胖胖的。
-
大小便正常。
病理性嘔吐的特點
-
嘔吐前寶寶有不适感覺,表情不快,臉憋得通紅,有時哭鬧,哼哼,給奶不吃,難以用奶頭制止孩子的哭鬧。
-
嘔吐的奶量往往比較多,有時呈噴射狀,除了有奶液外,可有膽汁樣物、胃液及奶塊等,氣味發酸,甚至酸臭。
-
吃奶量顯著減少或增加。
-
體重增長緩慢,孩子顯得有些幹瘦,缺乏精神,大便不正常或次數少,而每次的量多或次數增多,大便性質不正常,往往伴有腹脹。
6、新生兒需要添加乳品以外的飲品嗎?
母乳喂養、混合喂養、人工喂養,新生兒都不需要添加乳品以外的飲品。新生兒胃腸道消化功能尚沒有發育完善,各種消化酶還沒有生成,腸道對細菌、病毒的抵禦能力很弱,對飲品中所含的一些成分缺乏處理能力。如果給新生兒喂奶以外的飲品,可能會造成新生兒消化功能紊亂,引起腹瀉等症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