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河洛人
首圖 | 懶癌媚媚的插畫日記
封面 | 以
【今日大寒】
《詠廿四氣詩 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大寒,在每年公曆 1月 20 日前後,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古書中對它的描述是:「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經曆了最極緻的嚴寒後,也将迎來新的一年。正所謂寒極必暖,否極泰來,隻要熬過這一刻,新的春天也就變得觸手可及了。
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圖 | F2233
每年公曆1月20-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冬至節氣以後,北半球的溫度還在持續降低,在大寒節氣時段溫度降到最低。
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詩雲"蠟樹銀山炫皎光,朔風獨嘯靜三江。老農猶喜高天雪,況有來年麥果香。(左河水)"
圖 | 米拍攝影
“大寒”處在三九、四九時段,除了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時節,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期。民諺雲:“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它是一個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
我國古代将大寒分為三候。
一候雞始乳,意為大寒節氣雞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陽氣,開始孵小雞。
圖 | 南粵女聲
二候征鳥厲疾,征鳥指鷹隼之類的飛鳥,厲疾是厲猛、捷速之意。征鳥盤旋于空中獵食,以補充能量抵禦嚴寒。
圖 | 南粵女聲
三候水澤腹堅,是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中央,厚而實。而寒至極處,物極必反,堅冰深處春水生。
圖 | 南粵女聲
大寒是這一年裡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
大寒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大寒後冬季逐漸結束,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這時節,人們開始忙着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
圖 | 城市穿梭客
大寒節氣之後人們會為春節做各種準備,買年貨、貼對聯、大掃除等等,到處彌漫着過節的味道。
作為最後一個月“臘月”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雖是農閑時節,但家家都在“忙”——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
圖 | 王小喵攝影
在大寒至農曆新年這段時間,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分别是:“食糯”、“喝粥”、“縱飲”、“做牙”、“掃塵”、“糊窗”、“蒸供”、“趕婚”、“趕集”、“洗浴”等。
圖 | kaywai.c
此外人們還會舉行“迎竈神”的活動。傳說,竈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定賞罰。
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化開,塗抹在竈王爺嘴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讓竈王爺說壞話。
常用的竈神聯上也往往寫着“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字句。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和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
圖 | luxiangzhu
所以俗語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來”之說。在歲末賣年畫的小攤上,也賣竈王爺的圖像,以便能夠在“接竈”儀式中張貼。
按我國的風俗,特别是在農村,每到“大寒”人們便開始忙着除舊布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
“食糯”
就是大寒節氣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縱飲”
指放開宴樂,縱情喝酒。東漢蔡邕《獨斷》稱:“臘者,歲終大祭,縱吏人宴飲也”。
圖 | 兔幾
“做牙”
亦稱“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的儀式,俗稱的美餐一頓為“打牙祭”即由此而來。做牙有“頭牙”和“尾牙”的講究,頭牙在農曆的二月二,尾牙則在臘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但對雇工來說,尾牙可不好食,因為雇主往往會在餐桌上決定雇工來年的去留,故有“吃頭牙粘嘴須,吃尾牙面憂憂”一說。
圖 | 烏鎮旅遊
尾牙餐很豐盛,硬菜少不了一隻雞。過去不好明說解雇,便用雞頭示意,雞頭朝誰表示解雇誰。
因為有這種“潛規則”,為了讓辛苦一年的雇工好好用完年終大餐,有的好心雇主會将雞頭朝自己或是直接去掉雞頭,現代企業流行的“年會”即是尾牙祭的遺俗。
圖 | 晴好安然
“除塵”
又稱“除陳”、“打塵”,就是大掃除:“家家刷牆,掃除不祥”,把窮運掃除掉;反之,“臘月不除塵,來年招瘟神。”除塵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進行,即“祭竈”日,除塵時要忌言語,講究“悶聲發财”。
“糊窗”
就是用新紙裱糊窗戶,“糊窗戶,換吉祥。”為了美觀,有的人家會剪一些吉祥圖案貼在窗戶上,故又稱“貼窗花”,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五進行。
“蒸供”
就是準備祭祀用的供品,過去供奉用的糕點、饽饽、饅頭都是用面蒸制的,故稱。
圖 | 劉漏漏
“臘味”
臘味在中國有悠久的曆史。“臘”是一種肉類食物的處理方法,是指把肉類以鹽或醬腌漬後,再放于通風處風幹。早在《周禮》、《周易》中已有關于“肉甫”和“臘味”的記載。年尾十二月被稱為“臘月”,這時的天氣雲量較少且少雨幹燥,西北季候風開始流行,肉類不易變質且蚊蟲不多,最适合風幹制作臘味。臘月已近年,為過年臘制年肴。
“趕婚”
臘月底諸神上天“彙報一年工作情況”去了,這時的人間百無禁忌,趕在這時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農閑,所以舊時民間景象是“歲晏鄉村嫁娶忙”。
圖 | 中國國家地理
“趁墟”亦作“趁虛”或“趂虛”,南方謂趁墟,北方謂趕集。墟市,也叫“墟場”,古時,日中為市,以便貿易。墟市是鄉村文化聚合之地。墟市是人們購物的地方——吃的用的,除了自行種植、生産外,隻能等墟日在墟市上購買、交換。趁墟是農耕文化的産物。年尾趁墟置辦年貨。
“洗浴”
與“除塵”有相同用意,是搞好個人衛生,寓意洗去一年煩惱和晦氣。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個發、洗個澡,即老話所說的“有錢沒錢,洗澡過年”。
圖 | 小八xiaoba
清代《真州竹枝詞引》記載:“腌肉雞魚鴨,曰,年肴,煮以迎歲……”,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後,進入了“冬三月”的農閑季節。
而随着大寒的到來冬季農閑接近尾聲,在準備腌魚、臘肉之時,已經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緻,此刻人們的身、心狀态也應随着節氣的變化而加以調整。
圖 | 李大仁
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于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
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發怒。大寒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
這樣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