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上海、江蘇、福建、重慶地區司機向網約車觀察爆料稱,最近這兩個月滴滴平台上面的訂單少了很多,打開滴滴接單頁面一天就幾單,但是如果打開滴滴上面接的小平台訂單就接個不停,司機多懷疑平台是不是故意将訂單分流到其他小平台上了。
按照蘇州地區滴滴司機的說法,現在在滴滴平台接到的單子很少,但是一打開藍色大道訂單就來個不停,一單連着一單。很多司機都懷疑平台将訂單導流到這些小平台上了。
有蘇州的司機進行了測試,在2月4日下午2點到6點直接進行實驗,最後發現4個小時滴滴隻跑了29.8元流水,而藍色大道上卻跑出了121.79元的流水,差不多是滴滴平台的4倍。
一方面是滴滴平台的訂單量持續下滑,另一方面小平台的訂單卻越來越多,難道是乘客在叫車的時候選擇的這些小平台嗎?
但事實并非如此,網約車觀察在将定位設置為蘇州後,測試了一下,發現叫車頁面并沒有體現出其他的小平台,在第三方服務平台中隻有享道出行,也就是說乘客其實在下單的時候,隻知道自己叫的是滴滴,但是乘客并不知道的是,來接自己的車實際上上其他小平台的車。
出現這種情況的還有上海和重慶等地區的司機,他們同樣遇到了在滴滴平台接不到單,但是在上面聚合的小平台很容易就能接單的情況。
目前在江蘇上海等地區滴滴平台已經接入了同港出行、藍色大道、陽光出行、享道出行等多家平台,滴滴将訂單分流給其他小平台,難道滴滴也要走高德的老路子嗎?
目前網約車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是滴滴平台将訂單分流給上面的聚合平台,流水受到影響的大部分都是單證司機或者無證司機,而這部分司機在注冊平台上的第三方平台時也不需要提供雙證資料。
而那些已經辦理了雙證的司機目前有沒有受到影響,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平台既然将訂單分流給了其他的小平台,應該在乘客端也設置相應的提示或者直接将對應平台展示出來,将選擇權交給乘客。
伴随着互聯網反壟斷大錘的落下,互聯網行業正在掀起一場最嚴監管,利用積累的數據進行用戶圈養或者差異化區别對待正在逐漸成為曆史,滴滴作為互聯網出行行業的老大,也同樣面臨嚴峻的考驗,所以将訂單進行分流也是一個不錯的避免被壟斷監管的方法。
對于滴滴平台的訂單分流問題你怎麼看?歡迎在文末留言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