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張大爺喜歡出去遊玩,沒事就報一個旅行團出行,不過有一件事經常困擾他,那就是排便時間不固定,有時候到了集合時間,他突然有了便意,結果整團的人都在等他,而且有時候一天要來兩三次,排便也多是軟便或者稀便,有過幾次經曆後,他經常報的旅行團不願意接待了,說他是故意的,張大爺沒辦法求助醫生,結果做腸鏡的時候,發現腸道有息肉,幸好數量不多,直接切除了,他的問題解決了,又可以愉快的出去“玩耍”了。
其實排便的問題有各種各樣,每個人每天都可能遇到,有的患者主訴就是自己常腹瀉、拉肚子,但醫生問診之後發覺,其實患者并不是一個經常性的腹瀉,而是自己的排便次數多,糞便的狀态不好而已,實際上對于腹瀉來說,尤其是慢性腹瀉,是有一定的說法的。
排便次數、形狀常因人而異雖然每個人都可能不同,但大多數人排便次數、形狀還是有說法的,單就次數來說,一天排便幾次才算正常呢?實際上醫學上沒有嚴格的定義,但一天排便3次到3天排便一次,都屬于可接受的範圍内,如果還要看以往的習慣,如果和以往排便習慣差距較大,那麼也是屬于異常的情況。
另外,還要看一些特殊的情況,有些人會因為一天排便3次而不滿意,問題出在他無法在固定時間或可預期的時間排便,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就比如上面我們說的張大爺,出行時大家都已經坐在遊覽車上準備出發了,就因為他又想上廁所而全車等他一人,而如果旅行社的導遊和領隊,更會因此影響行程安排;有些人則認為糞便一定要成形,顔色要土黃色,如果不是這樣,就認為自己是腹瀉。
所以每個人自認為的腹瀉,實際情況仍有所不同,而在醫生的角度除了要先搞清楚病人的大便是否能夠控制、糞便的狀态、排便次數之外,還要參考其他的信息,包括:覺得常腹瀉是最近才開始?還是長期、幾年來都這樣?有沒有體重改變?排便前有沒有肚子痛的情況?大便中有沒有血等等,通過以上的咨詢全面地了解病人排便的問題,這樣能夠診斷患者是否存在疾病問題。
什麼是慢性腹瀉?
一般認為1個月以上持續腹瀉才是慢性腹瀉!
腹瀉可以分為急性及慢性,如果是飲食不好,吃壞肚子造成的腹瀉,通常1-2天以内會恢複。比如因為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腸胃炎,也常有腹瀉症狀,基本兩周内就緩解,這些就屬于急性。持續性腹瀉則是指兩周到四周内緩解的腹瀉。而慢性腹瀉雖然沒有嚴格定義,但至少持續四周以上才算。
慢性腹瀉可能存在的病因若是慢性腹瀉,需要查明的疾病不少。可能原因如下:
大腸激躁症
有些患者抱怨有慢性腹瀉困擾,且常常是在緊張時,或是剛吃完飯,就會想上廁所,嚴重的話有些人因此不敢跟别人出去,怕遇到尴尬。這種情形有可能是大腸激躁症。腸躁症表現出來的症狀,可以是單純腹瀉,也可以單純是便秘問題,也可以兩者交替出現。但一定會有腹痛、肚子不舒服症狀,一旦排便結束,不舒服就減輕或消失。且在嚴格的臨床研究定義上,反複的腹痛這種症狀至少從12個月前開始陸續地産生,至少12周(不須連續)發生腹痛或不适,并于最近3個月表現出至少一周發生1天的頻率。
基本上,大腸激躁症的治療會根據症狀,如果是腹瀉為主,治療方法從飲食調整到藥物治療,比如止瀉劑、益生菌等。如果是便秘為主則給予類似瀉藥、纖維素等促進腸道蠕動。生活習慣的改變包含規律運動、适當減壓、良好的睡眠品質等,對症狀的緩解也有所幫助。
腸道炎性疾病
這是因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的慢性腸道發炎疾病,包含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主要症狀是持續腹痛及長時間慢性腹瀉,包括大便次數增加、大便質變稀、軟或水瀉,有些會伴随腹痛、血便、黏液便;有些伴有發燒、白血球增加、疲倦等症狀,症狀和感染性腸炎相似,所以通常至少需要有半年以上的觀察、檢驗,才能确定診斷。
大腸有息肉或腫瘤
大腸長息肉或腫瘤,也可能會有腹瀉症狀。不過,如果是大腸癌,排便還可能有以下幾種狀況:
1、大便習慣突然改變,且持續一陣子。例如原本都是粗便,突然變細便、水便;或排便頻率改變,例如本來都3天一次,突然一天一次或一天多次;或是原本一天3次,突然變3天才一次。
2、持續出現血便。
3、有裡急後重的感覺,即解完又覺得解不幹淨。這是因為如果直腸端有腫瘤,解便時因腫瘤堵住通道,隻能排出一點點,就會有排不幹淨又想繼續的感覺。
細菌、病原感染
一般而言,免疫力比較差時才容易腸道感染,例如本身有免疫系統疾病,或是因為患癌症正在做化療等,會讓抵抗力減弱,有時候就容易感染細菌引起腸道發炎,這些感染源會比較少見,例如黴菌、巨細胞病毒、結核菌、阿米巴原蟲等。
血糖過高
血糖過高時持續損傷血管神經,可能會引發腸道神經的病變,從而引發腸道出現排便的異常,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引發長期的慢性腹瀉,但也可能出現便秘,或者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
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血糖偏高,或者肥胖的人,出現這類的情況,可以檢查血糖情況,做出診斷。
藥物引起
有些藥物本身就有幫助排便的效果,所以吃了會腹瀉。有些則是藥物的副作用。例如某些抗生素的副作用就是腹瀉,比如僞膜性腸炎與艱難梭狀芽胞杆菌有關,這種細菌是厭氧菌,本來在腸内的數量不多,但是病人因為使用抗生素時間過長,讓這種細菌增加、其他的腸内菌減少大腸的菌群失去原本的平衡狀态。引發的症狀從輕微腹瀉到嚴重的腹瀉,甚至整個大腸因為發炎脹起來,出現腸阻塞、敗血症等都有可能。
診斷此病的标準做法是采集糞便檢體培養艱難梭狀芽胞杆菌,檢驗一下是否有分泌毒素,就可知道是否為此菌造成腹瀉。目前,可以使用糞菌移植來治療僞膜性腸炎,成功率有90%。
大腸動過手術
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會造成慢性腹瀉,例如做過直腸或乙狀結腸手術的病人,會有一段較長的時間排便控制不如以往,排便頻率增加。如果上述原因都排除了,隻是單純慢性腹瀉,基本上排便隻要能達成生理學上的任務,就是把食物消化後的殘渣排出去,且在不造成困擾的時間進行排便,這樣的狀況就算滿意。當然如果因此造成生活上的困擾,還是可尋求醫生協助開立藥物,有些藥物或益生菌、纖維素等,可以改變排便的頻率、成形,讓病人比較容易控制排便次數。
糞便檢查及腸鏡檢查,幫助查找病因
要了解慢性腹瀉是否為疾病引起,除問診外通常還會配合檢查。糞便潛血檢查是最基本的,不管是腸道發炎或腸道癌症,都可能會有便血的表現。另外也可檢驗糞便裡面是否有白血球、化膿的細胞,以了解是否有大腸發炎或感染情況。再來也可以考慮做大腸鏡。不過如果腹瀉還在急性發作,例如有些腸道發炎的病人,腸子會比較脆弱,不适合做大腸鏡檢查,要選擇适當的時機再做。
曾經在臨床上遇到一位病人,因為便血、拉肚子住院,先做糞便檢查,沒查到病原,隻知道腸子有發炎,且範圍蠻大的。這時候在是否做腸鏡上有分歧,擔心會有腸道損傷的風險,最後采用較溫和的方式,進行了新鮮糞便的鏡下檢測,發現了阿米巴原蟲,原來,之前的糞便檢查時間較長,阿米巴原蟲已經死亡,會看不到,所以這說明了檢查使用及時機選擇也很重要,這樣才能揪出真正的病因。
#大腸癌# @頭條健康 #醫生來辟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