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去除胼胝 右圖:胼胝下的傷口 (“達醫曉護”劉麗芳供圖) |
是不是有很多人把“胼胝”讀作“并抵(bingdi)”?胼(pian,讀二聲)胝(zhi,讀一聲)才是它的正确發音。在傷口門診的診療中,胼胝很當得起“騙子”這個外号。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胼胝的俗稱其實就是老繭,它是由于皮膚長期受壓迫、摩擦發生的硬而平滑的角質增生,是皮膚對長期機械性摩擦的一種反射性的保護性反應。胼胝表現為局限性的角質闆,呈蠟黃色,中央較厚,邊緣較薄,并且邊界不清,觸之較硬。
門診有位病人因為右下肢丹毒,在門診處已經靜脈使用抗生素一周,但是下肢紅腫沒有明顯改善。換藥室護士發現右踇趾内側有0.5*0.5cm大小的傷口,使用銀離子敷料一周後也沒有任何好轉的迹象,于是該患者轉診到傷口門診。經詳細詢問,我了解到這位患者有糖尿病病史20年,檢查右下肢發現患者腳部畸形很明顯,有明顯的踇外翻,其中第一跖趾關節内側有很厚的胼胝。在胼胝的中看到0.5*0.5cm的傷口,有少量的滲液。沿着傷口往上到足背和小腿是明顯的紅、腫、皮溫升高。
在和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我對傷口進行了徹底的清創,沿着傷口的間隙将胼胝全部清除,看到了胼胝壓迫下形成的2*2cm的潰瘍。清洗幹淨後使用銀離子控制感染,同時告知患者應穿合适的鞋避免局部受壓,控制血糖,3天後換藥,一周後随訪。然而一周後患者沒來複診,家屬表明患者的傷口已經恢複,但因為年紀較大,行動不方便,家屬來表達謝意,并咨詢後續足部的護理要點。
同樣是使用銀離子敷料,胼胝被清除前使用它并沒有效果,而清除胼胝後它就變成了“神藥”。其實這就是胼胝這個“騙子”使用的“障眼法”。畸形的足趾關節受力摩擦形成胼胝,胼胝像一個大石塊壓在局部軟組織上,形成潰瘍;胼胝很硬很厚,潰瘍很長時間才會突破形成外口,而且外口往往很小。這樣的小傷口容易被忽視,而使感染向下、向深部發展。在局部使用銀離子敷料時,由于銀離子無法透過胼胝那麼厚的屏障,真正的傷口床沒有接觸到銀離子,因此感染得不到控制。在清除了局部的胼胝後,再讓銀離子敷料直接接觸到傷口床,同時去除了局部的壓力,傷口自然就恢複了。
需要注意的是,胼胝不是去除後就不會再長的,清除胼胝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應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使用外用藥或磨腳器。治療胼胝要糾正腳的畸形,穿合适的鞋并墊軟質的鞋墊,同時,穿淺色的棉襪可以幫助我們盡早發現傷口。
作者: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消化腫瘤科護士長劉麗芳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韬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張萌、姚欣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