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清明假期了,在這樣一個既有人踏春郊遊,又必須去掃墓祭祖的傳統節日裡,大家的心情似乎是複雜的,掃墓時内心是哀傷的,看着春暖花開和細雨綿綿,内心又是感懷希望的,真是一個奇妙的節日,人們的情感就這樣微妙的變化着,可是以前和清明節相鄰的寒食節,你還記得是怎麼回事嗎?古人說“寒食一百五,喜見蛇盤兔”,你知道是為啥嗎?
一百又五天
梅堯臣曾經寫詩說“一百五日風雨急,斜飄細濕春郊衣”,這裡的“一百五”是寒食節的别稱,在古代的時候, 寒食節是指冬至日後的第一百零五天,所以就有了“一百五”的這樣一個稱呼。
現在的很多人認為古代的寒食節是因為介子推才有的,其實不是那樣的,寒食節是自古就有的一個節日,古代的人在學會鑽木取火以後,在每年春季春雨未到的時候,會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一方面是為了和自然和諧相處,害怕幹燥引起林火,一方面是春天意味着新生,每年這時候,舉行禁火的儀式後,從新鑽木取火,意味着在新的一年生活會更加紅火,稱為“改火”。
每年的寒食節短則三五天,長則七天左右,人們在改火和禁火這中間的日子裡,就吃那些儲備的冷食過日子,因此就有了“寒食”的名稱,後來因為介子推的出現,寒食節的意義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也因為和清明日離得比較近,在宋元之後,人們逐漸淡化了寒食,以清明節為主了。
喜見蛇盤兔
寒食節作為古代民間重大的禁火和改火的節日,因為介子推的出現,有了掃墓和紀念祖先的含義;介子推原本是輔佐晉文公重耳的一個謀臣,重耳為了躲避迫害,輾轉逃亡了多年,後來晉文公登上了君位,大封跟随自己的功臣,卻唯獨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一氣之下離開了晉文公,在綿山隐居了起來。
晉文公覺得自己對不起介子推,就去恭請介子推下山受封,可是人家不願意再出來了,為了逼介子推下山,晉文公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背着自己的母親一起被燒了也沒有出山,為了紀念介子推的忠義,晉文公就規定每年大家在寒食節的時候要進行祭祀介子推的活動。
《史記》裡說“龍欲上天,五蛇為輔”,介子推就是五蛇之一,那條龍就是重耳,後來人們在紀念介子推的時候,就會把面食做成蛇盤兔的形象,來紀念介子推的忠義;北方民間許多的地方,古代的時候除了做蛇盤兔的面食,在家裡面婚喪嫁娶的時候,以及新春過年的時候,家裡會貼蛇盤兔的窗花。
民間也傳說“蛇盤兔家家富”,《水東日記》裡說“居庸以北,俗擇葬地以驗蛇盤兔為上,昌平候楊洪赤城莽母處亦然。意者,地氣溫暖,二物皆穴焉”,古人認為蛇盤兔的地形意味着春暖花開,是能帶來富貴的,也就有了人們“喜見蛇盤兔”的說法。
結語
古來的傳統節日大多來源于古人對于生活的敬畏之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時候,盡顯自己内心的那種虔誠,希望能夠在可持續中發展,社會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那些節日裡面又加入了不少關于人文的故事,最後就形成了大家現在過的節日,這些顯示的是國人從古至今印在骨子裡的溫良,即使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幸福美好,也要靠自己在大環境之中好好的努力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