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上周六下午,常州市武進區橫林鎮崔橋村黨總支書記吳海峰揣着村莊規劃圖,來到村法治文化公園中心的涼亭。不用招呼,附近散步遊玩的村民們圍攏過來。
攤開圖紙,吳海峰指着其中一個點位說:“村裡準備改造活動中心,想把公園這一側的圍牆敲掉,和旁邊學校的操場連接,擴大活動範圍,大家看怎麼樣?”
村裡退休的老會計吳建文起了個頭:“公園還是2005年建的,各種設施設備确實陳舊了,應該提檔升級了。”
“園子太小,不少人都沿着外面馬路散步,一鼻子汽油味不說,還挺危險。改建能将健身步道擴大一點嗎?”村民陶惠興建議。
“公園裡隻有一塊活動場地,我們跳廣場舞、小年輕打籃球,隻能輪流用,改造的時候要考慮進去哦!”村民張碩萍說。
……
你一言,我一語,“議員”越來越多,涼亭裡已無虛席,晚來的村民倚靠着柱子。一邊的村調解主任吳鍵告訴記者:“從前,村裡的事情大多是我們幾個村幹部商量着幹,現在村民一起,‘當面鑼,對面鼓’。”
吳海峰和村民讨論活動中心改造事宜
變化,要從去年說起。
去年1月,吳海峰當選崔橋村黨總支書記。上任不久,這位“當家人”就發現:把村民請到村委會辦公室提意見時,大家要麼不吭聲,要麼就說“好”。但某項工作一旦啟動,就會遇到或大或小的阻力。“有時候,明擺着是好事,也總有幾個人反對、質疑。”
村民們也覺得有些委屈。“辦公室裡說話太‘正式’,得‘字斟句酌’,說不‘過瘾’。”“白天要上班,誰有閑工夫專程跑村裡去說呀!”“萬一村裡走走形式,讓大家舉舉手投投票,豈不是白費口舌嗎?”……
一通“民調”後,吳海峰發現:村民參與積極性不高,基層執行力跟着大打折扣,而原因之一是缺乏表達訴求的渠道。
找到症結的崔橋村,開始尋找合适的“說事地”。去年3月,法治文化公園的涼亭,挂上了新牌匾:百姓說事亭。兩側的對聯“點了題”:善謀事善成事形成于事,敢直言敢實言暢所欲言。
法治文化公園建有健身廣場、活動中心。“百姓說事亭”正好位于公園中心,一年四季,人氣皆旺。
說事議事,出“室”入“亭”。一字之變,拉近了距離。
“與其讓村民聚在一起‘說閑話、話是非’,不如議一議‘民生事、正經事’。”吳海峰說。
于是,10名村幹部穿上“紅馬甲”,利用下班時間輪值“民情搜集員”,把“開會”變成“聊天”,把被動“坐等”變為陪村民“散步”。
“說事亭”揭牌不久,第四村民小組村民朱國明、朱保成就向一起散步的吳鍵道出了擔憂:“朱家村村道因重型車輛來往,路面破損嚴重,而且路面太窄,之前發生火災,消防車都開不進來。”
一周内,村兩委通過了村道改造方案;一個月後,村道改造完工,路面從原來的2.5米拓寬至7米。現在,寬闊平整的路面,讓朱保成覺得“舒心又安全”。
不僅如此,小小“說事亭”,還議出了和諧。去年,吳鍵把調解工作從村委辦公室搬到了亭子裡。這位有着24年調解經驗的“老娘舅”,有了“意外之喜”:“往年,全村需要調解的矛盾有七八十起,一年下來,少了一半。”
據了解,崔橋村戶籍人口2800多人,外來人口8000多人。不少“新村民”正在成為“說事亭”的“常客”。
陸月亮來自安徽,早把他鄉當故鄉。“前兩天,公園裡有塊綠化帶被破壞了,到亭子裡一反映,這兩天路過一看,好了。”老家蘇北的戈延榮,把“說事亭”當成了融入當地生活的“窗口”:“勞動就業、小孩積分入學之類,有不懂的,在‘說事亭’總能得到解答。”
作為周末的“值日生”,一年來,吳海峰的“民情日記”上記錄着村民反映的訴求,以及落實辦理情況:
“崔橋村位于集鎮區,沿街個體工商戶600多家,停車是個大難題。”
于是,去年10月,兩個停車場改建完成,設有停車位59個。
“自然村楊樹壩下水道排水不暢,下雨天積水問題嚴重。”
于是,去年4月,村委投入5萬餘元進行了修繕。今年,全村計劃分段逐步實施全域污水管網更新。
“村裡45歲以上的村民有意外保險,45歲以下的村民是不是也能享受這一項福利?”
于是,今年,崔橋村的意外保險實現了戶籍村民全覆蓋。
……
說出一件、議好一件、落實一件,就劃一件。原本村民們看來是“幹部的事”,漸漸變成了“大家的事”。去年以來,“百姓說事亭”議的20餘件事,辦結率達到100%。
一個半小時後,議事接近尾聲。吳海峰的“民情日記”上,有了新計劃:活動中心改擴建。
(□ 記者 諸麗琴 周潔茹)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