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清明節傳統習俗及簡要描述
清明節傳統習俗及簡要描述
更新时间:2025-07-08 19:52:03

清明節傳統習俗及簡要描述?[閩南旅遊-閩南網]清明節,中國“時年八節”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即冬至後的第108天,通常為4月4日—6日之中的一天,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為中國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清明節與端午節、中秋節一樣成為國家法定假日後,也成了一年中重要的“小長假”,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清明節傳統習俗及簡要描述?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清明節傳統習俗及簡要描述(清明節的風俗習俗是什麼)1

清明節傳統習俗及簡要描述

[閩南旅遊-閩南網]

清明節,中國“時年八節”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即冬至後的第108天,通常為4月4日—6日之中的一天,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為中國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清明節與端午節、中秋節一樣成為國家法定假日後,也成了一年中重要的“小長假”。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朝,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也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曆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最早隻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的融入有關。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死于火中的忠臣介子推而将其忌日命為寒食節,其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最早隻是一個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祭奠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相傳,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感悟人生的價值,保留可借鑒的新芽,弘揚正能量。

清明節10個風俗習慣完整版彙總

清明節的習俗一: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節的習俗二: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桠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闆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别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的習俗三:放風筝

清明放風筝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裡,放風筝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筝時,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鸢上,等風筝放高時,就剪斷風筝線,讓紙鸢随風飄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筝帶走了。

清明節的習俗四: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于《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清明節的習俗五: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清明節的習俗六: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将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将葫蘆高挂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清明節的習俗七: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節的習俗八:拔河

早期叫“牽鈎”“鈎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于春秋後期,開始盛行于軍中,後來流傳于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清明節的習俗九: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習俗十:掃墓祭祖

中國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還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點擊清明節專題

相關新聞:清明至 青團香民俗文化進中心戶

清明至,野艾香,清果嫩。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清明,人們都有包青團、吃青團的習俗。為了增添節日氛圍,豐富群衆文化生活,近日,秦山街道舉行了清明民俗文化走進中心戶暨清明紅色故事會宣講。

一大早,秦興社區中心戶張小寶家就熱鬧了起來,不少居民如約而至,進行包青團前的準備工作。糯米團、豆沙、雪菜筍絲……面對各種原材料,阿姨們有條不紊地忙碌着,一會兒整整桌闆,一會兒壓壓糯米團,現場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在包青團過程中,秦山街道文化站周其明老師還向社區居民宣講了紅色故事,勾起圍觀居民的美好回憶。

不知不覺間,青團已做了好幾籠。蒸熟的青團色如碧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大家品嘗着親手做的青團,笑開了花,并分給左鄰右舍共同品嘗。居民張阿姨笑着說:“這就是熟悉地道的清明味道,是小時候老底子家裡人做的清明團子。”

相關閱讀:

清明節掃墓時間幾點最好?清明節上墳燒紙的10個禁忌講究

清明節的由來與來曆 清明節重耳、介子推曆史傳說故事100字

2018年4月5日4時13分清明節 清明節氣節日的風俗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吃什麼東西食品 中國清明節18種傳統食物介紹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宋徽宗為什麼寫瘦金體
宋徽宗為什麼寫瘦金體
"瘦金體"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在書法史上極具個性,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别較大,個性極為強烈,可謂是一朵奇葩。該書體是宋朝皇帝宋徽宗趙佶所創,然而卻被命名為"瘦金體",為什麼會被如此命名呢?這與金國有什麼...
2025-07-08
西遊記唐僧豬八戒的性格特點
西遊記唐僧豬八戒的性格特點
在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包括白龍馬,在原著中都是有五行屬性的,關于唐僧師徒對應的五行,有各種不同的說法,都知道五行相生相克,隻要有一個人的五行改變,所有人的五行都會轉變,最主要的分歧是唐僧是屬木還是屬水,豬八戒是屬水還是屬木。唐...
2025-07-08
城隍爺是什麼神仙化身
城隍爺是什麼神仙化身
說起中國民間的民俗神祈,相信對城隍爺、竈王爺、關聖信仰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城隍爺,在古時候城隍廟可謂是城城皆有、家家祭拜。城隍,顧名思義當然是守護城池的神靈,同時他也是儒教《周官》八神之一。作為儒教和道教共同尊奉的神祈,城隍也有被當做冥界的...
2025-07-08
古人怎麼區分東西南北
古人怎麼區分東西南北
你知道東西南北的來曆嗎?看了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東西南北,是最基本的地理方位。那麼,你知道東西南北的來曆嗎?人們是如何确定哪裡是東方,哪裡是西方,以及南方和北方的呢?東:太陽升起的地方現在的“東”是簡化演變之後的字體,在《說文·東部》中曰...
2025-07-08
道教和仙道的區别
道教和仙道的區别
方仙道,是道教早期的一個派别,出現是黃老道學向宗教演變的征兆。一名最早見於《史記·封禅書》∶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都是燕人,為方仙道,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戰國時,燕齊一帶的方士将其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道家、鄒衍的陰陽五行說揉合起來形成...
2025-07-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