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甯夏非遺古法制香傳承人敖雲
甯夏非遺古法制香傳承人敖雲
更新时间:2024-11-18 13:26:57

中新社銀川11月14日電 題:探訪甯夏非遺傳承人:葫蘆上烙刻“福祿”人生

中新社記者 于晶

葫蘆作“紙”,烙鐵為“筆”,有花鳥魚蟲的意趣,有山水之間的閑情,有吉祥如意的寄托……11月14日,中新社記者走進甯夏銀川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陳湘軍的家中,滿眼都是大大小小、形體各異的葫蘆,有歪頭大肚的、有憨态可掬的……最小的精緻盈掌,最大的有半人高。

甯夏非遺古法制香傳承人敖雲(探訪甯夏非遺傳承人)1

陳湘軍正在制作葫蘆烙畫。于晶 攝

記者見到陳湘軍時,他正在制作葫蘆烙畫,隻見他手持電烙筆,手腕輕微移動,伴着細縷青煙升起,一幅精美的牡丹作品便在葫蘆上悄然“綻放”。

葫蘆烙畫,又稱燙畫葫蘆、火筆畫葫蘆,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具有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其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不僅有中國畫的勾、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熨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既能保持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的寫實效果。

“把繪畫、烙畫藝術巧妙構思于葫蘆之上,在增加葫蘆藝術價值的同時,更使這些藝術葫蘆古樸自然,别具魅力。”陳湘軍介紹說,“制作一個葫蘆工藝品需要很多步驟,包括去皮、晾曬、打磨、雕刻、繪畫等,還要講究依形造景,細長的葫蘆适合雕刻人物,短粗的适合畫動物。”

甯夏非遺古法制香傳承人敖雲(探訪甯夏非遺傳承人)2

陳湘軍正在制作葫蘆烙畫。于晶 攝

葫蘆烙畫雖然并不一定要科班出身,但對手藝人也有極高的要求,創作時要注重火候、力度和速度的把控,陳湘軍說:“電烙筆的溫度、運筆的速度和力度都是葫蘆烙畫成功與否的關鍵,最好能一氣呵成,因為在創作時稍有停頓和遲疑,就會出現顔色過深或過淺的現象,影響整個畫面的協調和美觀”。

葫蘆諧音“福祿”,“福祿”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個向往,希望日子過得幸福安康,福祿雙全。疫情期間陳湘軍創作了一系列“抗疫”主題的葫蘆烙畫作品,為疫情防控加油。他說:“希望通過葫蘆烙畫的形式,可以給大家帶來力量。”

葫蘆烙畫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飽含着濃濃的“福祿文化”内涵,承載着傳統民間工藝技藝的文化。這門手藝,要想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就需要代代傳承。

為了讓老手藝更好地傳承下去,陳湘軍在傳統的烙畫上做了一些改變和嘗試,加入現代元素,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同時,他還在業餘時間走進校園,手把手教孩子們烙畫。

陳湘軍告訴中新社記者,不管到什麼時候,烙畫以火為墨、以鐵為筆的傳統不能變,希望經過自己的努力,能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民俗工藝的魅力。(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