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發了關于孩子入園焦慮的适應文章,有朋友們說,跟我一起長大的孩子們都要幼小銜接了(哈哈~捂臉)。其實我家Joshua确實也處在國際學校的幼小銜接階段。
我們前段時間剛開學,老師就和我們詳細地談了這一學年和前兩個學年不一樣的地方。比如這個學期的課程會結合定期、多項的分級能力測試,會從以遊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逐漸向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過渡等。
聽完老師的介紹,我内心其實是非常開心的,因為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我們的「小芽啟萌 · 優陪會員計劃」很像,也是目前主流教育學、心理學研究中所提倡的,符合孩子學齡前能力發展趨勢,并且能作為向小學階段獨立學習、能力提升的鋪墊。
所以今天的文章,結合我家Joshua開學後所了解的情況,來和大家聊聊關于孩子的數學能力的鍛煉,也是老師和我們談的第一點。
正如哥哥學校選擇的教學模式,目前國内外有效的學前班課程,都是用生動的形式,幫助孩子接觸符合年齡段的數學概念和運算方法,主要是在愉快的遊戲中,熟悉數學元素,我也會把理論和一些趣味遊戲結合起來和大家聊聊。
幫助孩子提高分類能力(Classifications)數學不是簡單的 1 1=2,還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和思考方式,比如學習收納、整理和歸類,都是孩子接觸數學的第一次體驗。
下面這張圖是 Joshua 老師示範的,根據種類等特點,來對生物進行分類的小卡片遊戲。我們同樣也可以延伸出,根據工種對工人分類,根據花瓣數量對花進行分類,根據顔色對交通工具分類等等玩法。
要注意的是,年齡越小的孩子,能夠運用的分類法就越少,所以即使同樣的主題,所用到的分類法,對處在3歲階段和5歲階段的孩子來說,也有很大的不同。
還有一些根據不同的節日設計的小遊戲。比如下圖,看似是填色遊戲,但其實結合了數學的分類邏輯,對3歲的孩子偏難了,但是對5歲的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小練習。
幫助孩子提高數感(Number Sense)
數學也不是簡單地數數字,但不意味着孩子能夠按照一定順序來認識數字不重要。
孩子能夠記住數字、快速讀出數字是數學能力的起點。在掌握了這項能力後,我們需要引導孩子開始把背的數字和計數結合起來,比如根據物品來數數字,這又是孩子學習加減法的基礎。
然後,孩子會在幼兒園裡學會如何寫數字,從練習冊或者臨摹本上引導孩子去謄寫,這個過程是培養孩子數感的一部分。
比如下面的列表就是用“我可以……”的句式,來引導孩子體驗數感的微妙之處,為了方便大家更好識别,我做了簡化處理,這些都是哥哥學校的老師設計各種豐富多樣數學遊戲的基礎邏輯。
1.我可以從1數到100,或者幾十幾十的數數。
2. 我可以從任何數字開始進行數數。
3. 我可以寫0~20之間的數字。
4. 我可以根據給出的數字來計算順序,并且讀出數字。
5. 我可以理解一個數字代表的意思,并且理解這個數值是我所數的東西的總和。
6. 我可以知道我每數一個數的時候,都比之前的數字大1。
7. 我可以看出到底圖片裡有多少個東西,無論這些東西是排成一列,還是圍成一個圓形,還是散落在畫面裡。
8. 我可以看出數字之間,是大于、小于還是等于的關系。
9. 我可以比較1到10之間的任何數字的大小。
加強這部分的遊戲會利于提高孩子對數感的認知,因為孩子的數感混淆期也會出現在這個時期,比如你發現孩子對6和9、7和1、3和8、19和91無法識别的話,原因就是孩子在這塊的數感能力還不足夠穩定。
幫助孩子提高金錢意識(Money)數學也包括孩子對金錢的識别能力,包括知道如何使用錢、分配錢,以及錢的用途和價值是什麼。
我家孩子學校主要是通過慈善會、換書會等活動幫助孩子認識金錢,那時候我會準備好一些錢,拿給孩子到圖書館裡參加慈善拍賣會,他們自己也會衡量商品置換的過程,深度了解錢的使用規則和場景。
幫助孩子提高運算能力(Computation)
運算能力最簡單的,就是形象地告訴孩子關于“ 、-”符号所代表的意思了,我們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實物讓孩子進行關聯。
我感觸最大的是在引導孩子理解物品的增加或減少時,往往需要我們打開創意,用故事和遊戲的方式來引入,孩子所接受的程度會更高。比如,将幾組東西放在在一起,增加或拿走其中的物品,讓孩子觀察數量的變化。
大家也可以看看下面的“我可以……”句式,這五點也是我們平時設計數學遊戲的要點。
1. 我可以進行10以内的加減法。
2. 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進行10以内的加減運算。
3. 我可以從1-9中取一個數字,然後進行組合運算。
4. 我可以在數字5以内流利地進行加減運算。
5. 我可以把超過10以上的數字進行組合、分解運算。
幫助提高孩子的測量能力(Measurement)
引導孩子學會使用描述性的詞語并不難,比如大、小、更大、更小等,但是要引導孩子運用實驗的方式驗證這個過程,就需要我們花點心思了。
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孩子探究性學習能力的過程,其中“測量”這個環節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明白,測量是描述事物的一種方法,我們可以根據測量得來的數據,比如物體的大小、重量和體積等特性來比較不同物體間的差異。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從了解測量工具(卷尺、溫度計、體重計)開始,接下來才是引導孩子學會如何運用測量工具,以及使用可替代的測量工具(比如用鉛筆代替卷尺,用手和腳進行測量等)來進行測量。
幫助提高孩子的幾何能力(Geometry)幾何能力,除了需要孩子識别出不同的形狀,也包括地圖、地理、方位、空間詞彙的運用和學習,幫助提高孩子的抽象視覺能力。
培養孩子的幾何能力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起來,比如我們經常都會問到孩子:“這個尺子是什麼形狀?”“長方形”;或者指着樹上的小鳥問孩子,“你說小鳥在那裡呢?”,“小鳥在樹的上面。”這些都是孩子幾何能力啟蒙的一部分。
下圖中這5種“我可以……”的句式,平時也可以引導孩子用起來。
1. 我可以描述環境中的對象,以及對象所處的位置
2. 我可以正确地對形狀進行命名
3. 我可以識别2D和3D的形狀
4. 我可以比較許多不同尺寸的2D和3D形狀,并描述彼此之間是相同還是不同的。
5. 我可以通過不同材料的組合來進行建構遊戲
6. 我可以使用簡單的形狀來組合成其他形狀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一點是,幾何能力的培養其實還部分包括了對時間(Time)的運用和管理。關于孩子的時間管理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戳鍊接:每個孩子都需要的時間管理術丨附分齡引導策略),下面這個小遊戲也可以繼續深化孩子需要掌握的時間概念。
哥哥學校之前給過孩子們一個小時鐘,然後讓孩子根據時鐘的指示來進行時間管理的小遊戲。比如了解不同時間段所代表的意義,并和自己在做的事情聯系起來。
或者識别不同的時間,并能夠和鐘表的指針進行對應。
下面這個遊戲我特别喜歡,叫做《時間故事》,玩法是鼓勵孩子創作自己的時間線索,創作自己的時間故事。
剛開始玩的時候也很簡單,比如孩子們隻需要說,我們7點起床,8點上學……把自己日程規劃和所處的時間軸聯在一起就可以了。
上面說的這幾個關于時間管理的遊戲,都是數學能力的進一步延伸,目的是綜合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幫助孩子在體驗到數學的樂趣的同時拓展數學學習的深度,持續進步。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些數學遊戲的感受如何?坦白說,數學啟蒙的本質真的不是讓孩子學會數數和計算,而是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包括分類、數感、金錢、運算、測量、幾何,以及更深層次的邏輯思維等多種能力。而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遊戲,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導孩子進行體驗。
歸根結底,學齡前孩子更需要的是“知識”背後的“思維”,就好像培育土壤一般,需要一點點地去濕潤、松土,才能讓小苗吸收土壤裡的水分和養料。有時候一開始慢一些,反而可以幫助孩子之後發展得更快、更穩健,這也是我在學前啟蒙教育中,學到的更重要的東西。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衆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于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号。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轉發、評論或點贊~
如果想學習更多輕松育兒小知識,歡迎觀看抖音【優陪親子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