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語文文言文練習題100題
高中語文文言文練習題100題
更新时间:2024-10-02 01:16:58

高中語文文言文練習題100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高中語文文言文練習題100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高中語文文言文練習題100題(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題五套)1

高中語文文言文練習題100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袁彖,字偉才,陳郡陽夏人也。父觊,武陵太守。彖少有風氣,好屬文及玄言。舉秀才,曆諸王府參軍,不就。觊臨終與兄顒書曰:“史公才識可嘉,足懋先基矣。”史公,彖之小字也。服未阕,顒在雍州起事見誅,宋明帝投顒屍江中,不聽斂葬。彖與舊奴一人,微服潛行求屍,四十餘日乃得,密瘗石頭後崗,身自負土。懷其文集,未嘗離身。明帝崩後,乃改葬顒。除秘書丞,議駁國史,檀超以《天文志》紀緯序位度,《五行志》載當時詳沴,二篇所記,事用相懸,日蝕為災,宜居《五行》。超欲立處士傳。彖曰:“夫事關業用,方得列其名行。今栖遁之士,排斥皇王,陵轹将相,此偏介之行,不可長風移俗,故遷書未傳,班史莫編。一介之善,無緣頓略,宜列其姓業,附出他篇。”遷始興王友,固辭。太祖使吏部尚書宣旨令就。坐彈謝超宗簡奏依違,免官。彖性剛,嘗以微言忤世祖,又與王晏不協。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在側曰:“外間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世祖愕然,窮問所以。晏曰:“袁彖為臣說之。”上銜怒良久。彖到郡,坐逆用祿錢,免官付東冶。世祖遊孫陵,望東冶,曰:“中有一好貴囚。”數日,車駕與朝臣幸冶,履行庫藏,因宴飲,賜囚徒酒肉,敕見彖與語,明日釋之。尋白衣行南徐州事,遷侍中。彖形體充腴有異于衆每從車駕射雉在郊野數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養于伯母王氏事之如親閨門中甚有孝義隆昌元年,卒。年四十八。谥靖子。 (節選自《南齊書·袁彖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 )

A.彖形體充腴/有異于衆/每從車駕射雉在郊野/數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養于伯母王氏/事之如親/閨門中甚有孝義/

B.彖形體充腴/有異于衆/每從車駕/射雉在郊野/數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養于伯母王氏/事之如親/閨門中甚有孝義/

C.彖形體充腴/有異于衆/每從車駕/射雉在郊野/數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養于伯母/王氏事之如親/閨門中甚有孝義/

D.彖形體充腴/有異于衆/每從車駕射雉在郊野/數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養于伯母/王氏事之如親/閨門中甚有孝義/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A.玄言,可以指老子、莊子的著作,也可指魏晉時期崇尚老莊玄理的言論或言談。

B.服未阕,指守喪尚未滿期,古時與逝者親疏關系不同有長短不一的服喪期限。

C.微服,古代多指帝王将相或其他有身份的人為隐藏身份、避人注目而改換常服。

D.五行,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古人認為它們構成了宇宙的空間關系。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袁彖少有風釆,其父深知其才。他少年時被舉薦為秀才,不肯就任諸王府的參軍;他父親臨終前給兄長寫信,認為袁彖很有才識,能夠顯揚祖業。

B.袁彖議駁國史,能夠堅持己見。他反對檀超為處士立傳的想法,認為這些人排斥帝王,欺蔑将相,孤高偏執,司馬遷、班固都不曾為他們立傳。

C.袁彖宦海浮沉,遭人讒言挑撥。他彈劾謝超宗時,因奏章模棱兩可而被免官世祖治瓜,有人進讒言,說他講過關于金刀的話,世祖懷怒很久。

D.袁彖因罪入獄,最終得到赦免。他因為預支俸祿被免官下獄;世祖出遊時想起東冶還關押着一位貴囚,幾天後借宴請之機,連袁彖一并釋放。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顒在雍州起事見誅,宋明帝投顒屍江中,不聽斂葬。

(2)彖性剛,嘗以微言忤世祖,又與王晏不協。

答案:

10.A “每從車駕射雉在郊野”,意思是“每次跟随齊世祖到郊外去射野雞”,其中“從車駕”“在郊野”都是“射雉”的狀語,是一句完整的句子,不可斷開, “伯母王氏”是一個整體稱呼,不可斷開,且下句“事之如親”的主語應該是袁彖而不是王氏。

11.D【解析】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12.D【解析】“連袁彖一并釋放”錯,根據文意,這個貴囚就是袁彖。

13.(1)袁顒在雍州起兵被殺,宋明帝将袁的屍體投入江中,不允許入殓安葬。

(2)袁彖性情剛直,曾經因委婉諷谏觸犯世祖,又與王晏不合。

【解析】(1)“起事”,起兵;“見誅”,表被動,“不聽”,不允許。(2)“微言”,委婉的諷刺話語;“忤”,忤逆,觸犯;“不協”,不合。

參考譯文

袁彖字偉才,陳郡陽夏人。父親袁觊是武陵太守。袁彖年輕時便有風采氣度,喜好寫文章和談論玄理。被舉薦為秀才,各王府要擇取他為參軍,他不肯就任。袁觊臨終時寫給兄長袁颢的信中說:“史公文才學識可嘉,完全能夠使祖宗基業繁盛起來。”史公是袁彖的小名。袁守父喪還未滿三年,袁颉便在雍州起事被殺,宋明帝将袁颢的屍體抛進長江,不允許家人收殓安葬。袁彖便與原先的一位仆人改穿平民服裝,偷偷地去尋找屍體,找了四十多天才找到,于是便親自背土,将袁颢秘密地埋葬在石頭城的後山崗上。明帝駕崩以後,才将袁颢改葬。後來,出任秘書丞。對曆朝國史進行評議。檀超認為,《天文志》記載星象及其位置次序,《五行志》記錄當時的祥瑞災異,二《志》所載的事實及用途都有差别,日食是一種災異,應當放進《五行志》中。檀超又想立處士傳。袁彖蛻:“隻有那些與國家大業有關聯的起過作用的人物,才能夠在國史中記錄其姓名事迹。現今那些孤栖隐遁之士,排斥帝王,欺淩将相,這是偏頗特立的行為,不能夠助長這種風氣,改變社會風俗,所以司馬遷的《史記》沒有為之立傳,班固的《漢書》也沒有将他們編寫進去。如果确有一些好的行迹,無法舍棄省略的話,那也應當把他們的姓名業績,附錄在别的篇章中。”朝廷調任袁彖為始興王府友,他堅決推辭不去。齊太祖派吏部尚書何戢向他宣布旨意命他就職。因彈劾謝超宗的奏章模棱兩可,被罷免官職。袁性格剛強,曾經用寓意深遠的言辭觸犯了齊世祖,又與王晏不和。齊世祖在别殿用金柄刀切瓜,王晏在旁邊說:“外面流傳着金刀(劉)的說法,恐怕不适宜用這種東西。”齊世祖很驚訝,追問事情的根源。王晏說:“這是袁彖告訴我的。”世祖對此大怒,懷恨在心,很久都不得消釋。袁彖在郡任職,因預支了俸祿錢,被罷免官職交給東冶縣處治。後齊世祖遊孫陵,望着東冶縣說:“那裡有一位很高貴的囚犯。”過了幾天,齊世祖與朝臣們一起巡幸到東冶,對府庫實行了檢查,舉行宴會時,順便賞給囚徒們一些酒肉,敕命召見袁彖與他交談,第二天便釋放了他。不久袁便以平民身份暫時代行南徐州事務,後升為侍中。袁彖體态肥胖,與衆不同,每次跟随齊世祖到郊外去射野雞,都要讓好幾個人相幫着扶持,才能徒步行走。他幼年時母親便去世了,由伯母王氏撫養他,後來他侍奉王氏如同親生母親。他的妻子也很有孝心。袁在隆昌元年去世,享年四十八歲。谥号靖子。

(二)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于忠,字思賢,本字千年。弱冠拜侍禦中散。文明太後臨朝,刑政頗峻,侍臣左右,多以微譴得罪。忠樸直少言,終無過誤。太和中,授武騎侍郎,因賜名登。世宗即位,尋除左右侍郎。元禧之謀亂也,車駕在外,變起倉卒,未知所之也。忠進曰:“臣世蒙殊寵,乃心王室。臣父領軍,付留守之重計,防遏有在,必無所慮。”世宗即遣忠馳騎觀之,而烈分兵嚴備,果如所量。世宗還宮,撫背曰:“卿差強人意。”賜帛五百匹。又曰:“先帝賜卿名登,誠為美稱,朕嘉卿忠款,今改卿名忠。”父憂去職。未幾,起複本官。遷司空長史。于時太傅、錄尚書、北海王詳親尊權重,将作大匠王遇多随詳所欲而給之。後因公事,忠于詳前謂遇曰:“殿下國之周公,所須材用,自應關旨。何至阿谀附勢,損公惠私也?”遇既不甯,詳亦慚謝。尋遷散騎常侍,兼武衛将軍。每以鲠氣正辭,為北海王詳所忿,面責忠曰:“我憂在前見爾死,不憂爾見我死時也。”忠曰:“人生于世,自有定分,若應死于王手,避亦不免;若其不爾,王不能殺。”詳因忠表讓之際,密勸世宗以忠為列卿,令解左右,聽其讓爵。于是诏停其封,優進太府卿。高肇忌其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稱中山要鎮作捍須才以忠其器能宜居其位于是出授安北将軍、定州刺史。世宗既而悔之,複授衛尉卿,領左衛将軍、恒州大中正。密遣中使诏曰:“自比股肱褫落,心膂無寄。方任雖重,比此為輕。故辍茲外任,委以内務。當勤夙無怠,稱朕所寄也。”神龜元年,忠薨,年五十七,谥武敬公。

(節選自《魏書·于忠傳》,有删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 ) (3 分)

A.高肇忌其/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稱中山要鎮作捍須/才以忠器/能宜居其位。

B.高肇忌其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稱中山/要鎮作捍須才/以忠器能/宜居其位。

c.高肇忌其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稱中山要鎮/作捍須才/以忠器能/宜居其位。

D.高肇忌其/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稱中山要鎮作/捍須才以忠器/能宜居其位。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 (3 分)

A.弱冠,古代指男子二十歲。男子二十歲時,行冠禮,以示成年,但身體還不強壯,故稱“弱冠”。

B.車駕,一是指馬駕的車,二是指天子所乘坐的車,也用作天子的代稱。文中“車駕”指的是世宗。

C.遷在古代指晉升或調動官職。文中指升遷,還有“拔”、“擢”、“陟”、“拜”都表示升遷之意。

D.爵是古代君主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在中國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後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不盡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3 分)

A.于忠思慮周全,料事如神。元禧謀反之際,于忠料到父親留守京城,定會有所防備,勸皇帝不必擔心,最終果然如于忠所料,他也得到了皇帝的贊賞。

B.于忠正直敢言,一心向公。他勸說北海王元詳不要趨炎附勢,損公肥私。這讓元詳非常慚愧。

C.于忠正義凜然,胸懷坦蕩。面對北海王元詳的責備,他有理有據地回應道:人生自有定數,非人力可改。

D.于忠忠心耿耿,深受器重。世宗曾因聽信高肇的話,将于忠調出京城,不久就後悔了,又将他召回京城,委以重任,還将他比作自己的股肱。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文明太後臨朝,刑政頗峻,侍臣左右,多以微譴得罪。(5 分)

(2)每以鲠氣正辭,為北海王詳所忿,面責忠曰;“我憂在前見爾死不憂爾見我死時也。”(5 分)

答案:

10【答案】C【解析】“為人”作忌憚的賓語,所以“忌其為人”要連在一起,排除 A、D;“中山要鎮” 必須連在一起,排除 B,故選 C。

11【答案】C 【解析】“拜”指授予官職,沒有升遷之意。

12【答案】B 【解析】于忠是當着北海王元詳的面勸說王遇,不是勸說元詳。

13【答案】(1)文明太後親臨朝廷處理政事,刑法政令很嚴厲,身邊的侍臣,多數因為小的罪 過而獲罪。(“峻”、“左右”、“以”、“微譴”各 1 分,句意 1 分) (2)于忠經常因為其剛正不阿的氣度和正直的言辭,被北海王元詳怨恨,元詳當面責備于忠說:“我擔心先看到你死,而不擔心你看到我死的時候。” (“鲠氣”、“忿”、“為……所”、“爾”各 1 分,句意 1 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于忠,字思賢,本字千年。于忠二十歲時被授予侍禦中散一職。文明太後親臨朝廷處理政事,刑法政令很嚴厲,身邊的侍臣,多數因為小的罪過而獲罪。于忠為人樸實正直,話又少,終 沒有過錯。太和年間,于忠被授予武騎侍郎一職,因此被賜名為登。世宗即位,不久(于忠) 任左右郎将。元禧謀反之際,世宗在外面,(由于)事變發生得急促, 世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于忠進言說:“我世代蒙受特殊的恩寵,于是忠心于王室。我父親統領軍隊,被托付留守的重任,一直在注重防備鎮遏,一定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世宗立即派遣于忠騎馬疾行去觀察,而于 烈分派兵力嚴加防備,果然像于忠所估量的那樣。世宗回宮後,撫着于忠的脊背說:“你比較令人滿意。”賜給他五百匹帛。(世宗)又說:“先帝賜給你名字為登,确實是好名字,我贊許你的忠誠,現在更改你的名字為忠。”于忠為父親守喪而辭去官職。沒過多久,又被起用恢複原 職。升任司空長史。當時太傅、錄尚書、北海王元詳被(皇上)親近敬重而權力大,将作大匠 王遇經常按照元詳的要求供給他。後來因為處理公事,于忠在元詳面前對王遇說:“殿下如國家的周公,所需要的器用,自然應當先取聖旨,何至于阿谀奉承依附權勢,損害國家的利益而 使私人獲利。”王遇心中不安,元詳也慚愧道歉。不久升任散騎常侍,兼任武衛将軍。于忠經常因為其剛正不阿的氣度和正直的言辭,被北海王元詳怨恨,元詳當面責備于忠說:“我擔心 先看到你死,而不擔心你看到我死的時候。”于忠說:“人生在世,自然有預定的命運,如果我應當死在大王手裡。逃避也不能幸免;如果天命不是這樣,大王也不能殺死我。”元詳趁着于 忠上表辭讓的時候,暗中勸世宗任命于忠為列卿,讓世宗解除他進臣的職務,聽任他辭讓爵位。于是世宗下诏停止于忠的封拜,優待晉升他為太府卿。高肇忌妒于忠的為人,想要暗中把他排 擠出京師,就向世宗進言,說中山是重鎮,捍衛它需要人才,憑于忠的才能,适合擔當此任。于是世宗将于忠調出京城并任命他為安北将軍、定州刺史。世宗不久就後悔這樣做了,再次任 命他為衛尉卿,兼任左衛将軍、恒州大中正。(世宗)秘密派遣宮中的使者下達诏令說:“自從 近來将你這位輔佐得力的大臣發落出去,我好比大腿和大臂被解下,心懷大計無人托付。地方的職責雖然很重要,與此相比是輕的。所以中止這一外任,把朝廷事務交付給你。你應當勤勉 肅敬不要懈怠,符合我的寄托。”神龜元年,于忠去世,時年五十七歲,谥号武敬公。

(三)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廉希憲,字善用。幼魁偉,舉止異凡兒。歲甲寅,世祖以京兆分地命希憲為宣撫獉使。京兆控制隴蜀,諸王貴籓分布左右,民雜羌戎,尤号難治。希憲講求民病,抑強扶弱。暇日從名儒若許衡、姚樞輩谘訪治道,首請用衡提舉京兆學校,教育人材,為根本計。國制,為士者無隸奴籍,京兆多豪強,廢令不行。希憲至,悉令著籍為儒。

至元元年,丁母憂,率親族行古喪禮,勺飲不入口者三日,恸則嘔血,不能起,寝獉獉卧草土,廬于墓傍。宰執以憂制未定,欲極力起之,相與詣廬,聞号痛聲,竟不忍言。未幾有诏奪情起複希憲雖不敢違旨然出則素服從事入必綠經及喪父亦如之。

奸臣阿合馬專總财賦,會其黨相攻擊,帝命中書推覆,衆畏其權,莫敢問。希憲窮治其事,以狀聞,杖阿合馬,罷所領歸有司。帝谕希憲曰:“吏廢法而貪,民失業而逃,工不給用,财不贓費,先朝患此久矣。自卿等為相,朕無此憂。”對曰:“陛下聖猶堯、舜,臣等未能以臯陶、稷、契之道贊輔治化,以緻太平,懷愧多矣。今日小治,未足多也。”因論及魏征,對曰:“忠臣良臣,何代無之,顧人主用不用爾。”

方士請煉大丹,敕中書給所需,希憲具以秦、漢故事奏,且曰:“堯、舜得壽,不因大丹也。”帝曰:“然。”遂卻之。時方尊禮國師,帝命希憲受戒,對曰:“臣受孔子戒矣。”帝曰:“孔子亦有戒耶?”對曰:“為臣當忠,為子當孝,孔子之戒,如是而已。”

十六年春,賜鈔萬貫,诏複入中書,希憲稱疾笃。皇太子遣侍臣問疾,因問治道,希憲曰:“君天下在用人,用君子則治,用小人則亂。臣病雖劇,委之于天。所甚憂者,大奸專政,群小阿附,誤國害民,病之大者。殿下宜開聖戀,急為屏除。”

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夜,希憲卒,年五十。大德八年,贈忠清粹德功臣、太傅、開府儀同三司,追封魏國公,谥文正。

(選自《元史·列傳第十三》)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旬,正确的一項是(3分) ( )

A.未幾有诏/奪情起複/希憲雖不敢違旨/然出則素服從事/入必缭經/及喪父/亦如之

B.未幾/有诏奪情起複/希憲雖不敢違旨/然出則素服從事/入必缭經/及喪父/亦如之

C.未幾/有诏奪情/起複希憲雖不敢違旨/然出則素服從事/入必缭經/及喪父/亦如之

D.未幾有诏/奪情起複/希憲雖不敢違旨/然出則素服/從事入必缭經/及喪父/亦如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韶說,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 )

A.甲寅,是幹支之一。古代把天幹、地支按照順序相配,以六十年為一個周期,循環往複,用來紀年,被稱為幹支紀年法。

B.丁母憂指遭逢母親喪事。舊制,父母死後,子女要守喪,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應考。

C.廬指古人在父母或老師死後,為守喪而在墓旁構築居住的屋舍。文中廉希憲“廬千墓傍”體現了對去世母親的孝敬。

D.谥,古代帝王、貴族、大臣等将死時,按其生前事迹給予寓意褒貶的稱号。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 )

A.廉希憲重視教育,堅信儒學。他首請任用名儒許衡掌管京兆地區的學校,把培育人才作為根本大計,改變歸屬奴籍士人的身份為儒籍,堅守孔子的忠孝觀念。

B.廉希憲敢千谏言,規勸皇帝。借助談論魏征的時機,他向皇帝舉薦忠正賢良之臣;當皇帝允許方士煉制丹藥時,他上書表示反對,皇帝采納了他的意見。

C.廉希憲孝心深笃,忠孝兩全。母親去世時,他遵循古代喪禮,悲痛至極,以至千嘔血,不能站立;在被奪情複職之後,他雖然奉旨處理政務,但仍然為母服喪。

D.廉希憲深謀遠慮,心系國家。雖然身患重病,但是仍然借太子侍臣問候之機,向太子傳遞治國之道,提出治國的關鍵在千用人,主張開啟聖意,屏除奸佞。

13.把文中畫橫線的旬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會其黨相攻擊,帝命中書推覆,衆畏其權,莫敢問。(5分)

(2)君天下在用人,用君子則治,用小人則亂。(5分)

答案:

10.B(“未幾”表時間,不應與“有诏”組成短旬,“奪情起複”是專有名詞,不可隔斷,“出則”與“入必”相對,“入必”前應斷開。故選B。)

11.D (不是“将死時”,應是“死後”。)

12.B (由原文“忠臣良臣,何代尤之,顧人主用不用爾”可見,廉希憲是說任何一個朝代都會有忠臣良臣,隻是君主用或不用罷了,并未舉薦任何人。)

13.(1)适逢他的同黨之間互相攻擊,皇帝命令中書省重新審查此案,衆人畏懼阿合馬的權勢,沒有人敢過問。(5分。“會”“推覆”“莫”各1分,句意2分)

(2)統治天下的關鍵在千用人,重用君子國家就會大治,重用小人國家就會混亂。(5分。“君”“治”“亂”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廉希憲,字善用。幼年時,身體魁梧高大,舉止與一般兒童不一樣。甲寅年,世祖皇帝因為京兆地區分封土地,而任命希憲為宣撫使。京兆地區能夠控制隴蜀一帶,分封的各諸侯王及貴族的封地分布在附近,當地百姓與羌、戎雜居在一起,被稱為“特别難治的地方”。廉希憲重視民衆疾苦,抑制豪強,幫扶貧弱。閑暇的時侯,(廉希憲)跟從名儒許衡、姚樞等人咨詢探問治理之道,(他)首先提請朝廷任用許衡提舉京兆學校,培養人才,作為根本大計。朝廷制度規定,士人不能歸屬奴籍,但是京兆地區有很多豪門大族,(他們)廢止了這項制度,沒有推行。廉希憲到任之後,命令把這些士人的身份全部改為儒籍。

至元元年,丁母憂,(廉希憲)帶領親戚家人舉行古代的喪禮,(他連續)三天不吃不喝,一直在痛哭,(最後)導緻吐血,不能起身,睡覺時就躺在草土上,(他)還在墳墓旁建造屋舍守喪。官員們認為(元朝的)丁憂制度還沒有确定,想要極力勸阻他(為号守喪),于是一起來到廬墓(勸他),但是聽到他号哭的聲音後,(大家)最終(都)沒有忍心勸阻。不久後,皇帝下令讓廉希憲奪情,恢複官職做事,希憲雖然不敢違抗旨意,但是每次出門做事時身穿素服,回家之後就一定要穿上喪服。等到父親去世時,他也是像這樣遵守喪禮。

奸臣阿合馬專門總管财賦,适逢他的同黨之間互相攻擊,皇帝命令中書省重新審查這個案件,衆人畏懼阿合馬的權勢,沒有人敢過問。隻有廉希憲徹底查辦了阿合馬的事情,把他的情況上報給朝廷,杖責了阿合馬,革去了他所統領的職權,并歸屬主管該事務的官員。皇帝告訴廉希憲:“官員枉法貪污,百姓失業逃生,工匠不能提供足夠使用的物品,财政不能供給充足的費用,先朝時對這種情況憂心很久了。(但)自從你做了丞相,朕就沒有這些憂慮了。”廉希憲回答說:“陛下像堯舜一樣聖明,臣等卻沒能用臯陶、稷、契等人的方法來輔佐您治理國家,教化人民,以使天下大平,心中多有愧疚。現在略有政績,不值得您稱贅。”于是君臣談論到了魏征,廉希憲回答(皇帝),說:“忠臣良臣,啪一個朝代沒有呢,隻不過是君主用或不用罷了。”

方士請求煉制丹藥,皇帝下令中書省提供(給方士)所需的東西,廉希憲詳細地把秦漢時期的舊事上奏給皇帝,并且說:“堯舜得以長壽,不是因為丹藥。”皇帝說:“你說得對。”于是停止了煉丹。當時正尊崇禮待國師,皇帝命令廉希憲也接受佛教戒律,廉希憲說:“臣巳經接受孔子的戒律了。”皇帝問:“孔子也有戒律嗎?”廉希憲回答說:“作臣子的應當忠誠,作兒女的應當孝順,孔子的戒律,就是這些罷了。”

至元十六年春,皇帝賜給廉希憲萬貫錢鈔,下诏讓他再進入中書省任職,廉希憲說自己病重,無法上任。皇大子派遣侍臣來探視(廉希憲),趁機(向他)詢問治國之道,廉希憲說:“統治天下的關鍵在于用人,重用君子國家就會大治,重用小人國家就會混亂。我的病雖然嚴重,但是我順從生死天命。我最擔心的是大奸之人獨攬政事,衆多小人阿谀歸附,(他們)耽誤國家,危害百姓,這才是最大的疾病啊。殿下應當便聖意開啟,趕快為皇上消除禍患。”

至元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夜,廉希憲去世,終年五十歲。大德八年,追贈為忠清粹德功臣、大傅、開府儀同三司,追封為魏國公,谥号為文正。

(四)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李符,字德昌,大名内黃人。漢乾估中,郭從義讨趙思绾于京兆,辟符在幕府,表為京兆府戶曹掾。曆鄧縣主簿、保義軍節度推官。丁内艱,服除,調汝州防禦判官,權知州事。右庶子楊恪薦為大理正。乾德中,知歸州轉運司制置。歸朝,以京西諸州錢帛不登,選知京西南面轉運事。奏便宜百餘條,幾四十八事,命着為令,賜緋魚。因奏對稱旨,遷起居郎。後荊湖轉運許仲宣随軍讨南唐,诏符赴荊湖調發刍糧,符領船數千艘順流而下。事畢,賜金紫。符又建議鑿橫江河以通漕運,發和州三縣丁壯給其役。太祖欲幸西京,有事于南郊。符上書陳八難,不從。禮畢還京,改比部員外郎、判刑部。太平興國初,遷駕部,轉祠部郎中,知廣州兼轉運使。二年,符圖海外諸城及嶺外花木各一以獻。在任有善政,民為立生祠。五年,召為右谏議大夫、判吏部铨兼大理寺理。三司副使範旻得罪,以符代之。賜白金三千兩。車駕幸大名,領行在三司。未幾,坐與官屬競課最,罷職守本官。七年春,開封尹秦王廷美出守西京,以符知開封府。延美事發,太宗令歸第省過。趙普令符上言:“廷美在西洛非便,恐有他變,宜遷遠郡以絕人望。”遂有房陵之貶。普恐洩言,坐符用刑不當,貶甯國軍行軍司馬。盧多遜貶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居雖遠在海中而水土頗景卷州稍近瘴氣甚毒至者必死願徒多遜處之普不答。先是,太宗尹京,符因宋琪薦弭德超事藩邱。符貶,德超為樞密副使,屢稱其冤。會德超以事貶,帝惡其朋黨,提符嶺表,普移符知春州。至郡歲餘卒,年五十九。符無文學,有吏幹,好希人主意以求進用,終以此敗。至道二年,郊祀,追複右谏議大夫。

(節選自《宋史李符傳》,有删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3分)

A.盧多遜貶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崖雖遠/在海中而水土頗善/春州稍近瘴氣/甚毒/至者必父死/願徙多遜處之/

B.盧多遜貶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崖雖遠/在海中而水土頗普/春州稍近/瘴氣甚毒/至者必死/願徙多遜處之/

C.盧多遜貶崖州也/符白普日/珠崖雖遠在海中/而水土頗善春州/稍近瘴氣/甚毒/至者必死/願徒多遜處之/

D.盧多遜貶崖州也/符白普曰/珠崖雖遠在海中/而水土頗善/春州稍近/瘴氣甚毒/至者必死/願徙多遜處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幕府,本指将帥辦公的地方。因将帥出征時住帳幕,故名。後亦泛指軍政大吏的府署。

B.丁内艱,即丁母憂,凡子遭母喪或承重孫遭祖母喪,稱丁内艱。舊時遭父喪稱“丁外艱”。

C.刑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機構六部之一。 掌管全國法律、刑獄、典章制度等。

D.郊祀,我國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活動,因在都城之郊,故稱郊祀。南郊祭天,北郊祭地。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李符積極建言,奏對稱旨。他擔任京西南面轉運事時,上奏一百多條、共四十八件便宜之事,皇帝命令寫成法令,并賜給绯魚;他還因奏對稱旨升任起居郎。

B.李符調發糧草,圓滿完成。荊湖轉運使許仲宣随軍讨伐南唐,皇帝诏令李符赴荊湖征調糧草,李符率領幾千條船順流而下。任務完成後,皇帝賜予他金紫。

C.李符出知廣州,頗有善政。太平興國初年,他任廣州知州兼轉運使,次年繪制海外各城及嶺外的花木圖各一種進獻朝廷;任期内有善政,百姓為他立生祠。

D.李符遭帝憎惡,因事被貶。太宗任京兆尹時,李符通過宋琪推薦弭德超去事奉太宗;後李符被貶,弭德超多次為他鳴冤,因此觸怒太宗,遂将李符貶到春州。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廷美在西洛非便,恐有他變,宜遷遠郡,以絕人望。(5分)

(2)符無文學,有吏幹,好希人主意以求進用,終以此敗。(5 分)

答案:

10.D [解析]結合上下文,整體把握句意,結合關鍵詞、句式特點及詞語間搭配關系等判斷。原文标點為:盧多遜貶崖州也,符白普日:“珠崖雖遠在海中,而水土頗善。春州稍近,瘴氣甚毒,至者必死,願徙多遜處之。”

11.C [解析] 典章制度歸禮部掌管。

12.D [解析] “因此觸怒太宗,遂将李符貶到春州”不正确,根據原文"帝忍其朋黨,徙符嶺表,普移符知春州”可知,太宗是将李符感到“嶺表(嶺外,即嶺南地區)",後趙普調移李符到春州。

13. (1)趙廷美在西洛不合适,恐怕有其他變故,應該遷移到偏遠州郡,以便斷絕他的威望。("便”“變”“人望”各1分,句意2分)

(2)李符沒有文才,有做官的才幹,喜歡迎合皇上的意來求得提拔任用,終究因此敗落。(“文學”“人、主”“希”各 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李符,字德昌,是大名内黃人。後漢乾佑年間,郭從叉在京兆讨伐趙思增,征召李符到幕府,上表推薦他為京兆府戶曹的屬官。(李符)曆任鄧縣主薄、保艾軍節度推官。母親去世,他服喪期滿後,調任汝州防禦判官,代理州事。右庶于楊恪推薦他為大理正。乾德年間,(李符)擔任歸州轉運司制置。他回到朝延,由于京西各州的錢帛沒有上繳,因此被挑選擔任京西南面轉運事。他上奏一百多條可便宜而行的事,總共四十八件事,皇帝命令寫成法令,賜排魚。他因為回答皇帝的提問符合旨意,開為起居郎。後來荊湖轉運使許仲宣随軍讨伐南唐,下诏李符赴荊湖調發糧草,李符率領數千艘船隻順流而下。事情完成,賜金紫。争符又建議鑿通橫江河用來疏通漕運,征發和州三縣的壯丁作勞役。太租想到西京去,在南郊祭祀。李符上書陳述八大困難,皇帝沒有聽從。禮儀完畢後回到京城,李符改任比部員外郎、判刑部。太平興國初年,李符改為駕部員外郎,轉任祠部郎中,為廣州知州兼轉遠使。太平興國二年,李符繪制海外各城以及嶺外的花木圖各一種進獻。在任期間有善政,百姓為他立生相。太平興國五年,他被召入朝廷任右谏議大夫、判史部铨兼大理寺理。三司制使範旻犯罪,朝廷任命李符代替他。賞賜李符白金三千兩。皇帝到大名,李符兼任行在三司。不久,李符因與屬吏競争政績之最而獲罩,被罷職守本官。太平興國七年春,開封府尹秦王趙延美出守西京,讓李符擔任開封府知府。趙廷美事情敗露,太宗李符回家反省過錯。趙普命李符進言:“趙延美在西落不合适,恐怕有其他變故,應該遷移到偏遠州郡,以便斷絕他的威望。”子是有房陵之貶。越普恐怕洩露消息,以李符用刑不當,貶他為甯國軍行軍司馬。點多遜貶通崖員時,李符對越量說:“珠崖雖然選在海中,然而水土很好。泰州植最近些,瘦氣很奏,烈的人必定死麥,看望将點多沒速放到這個地方。“趙普沒有回答。此前。太宗為京兆尹時,李符通過宋琪推薦弭德超事奉太宗王府。李符被貶谪時,弭德超為樞密制使,多次聲稱李符冤屈。恰逢弭德超因事被貶谪,皇帝增恨他們結為朋黨,遷李符到嶺外,趙普調移李符為春州知州。(李符)到郡一年多去世,享年五十九歲。李符沒有文才,有做官的才幹,喜歡迎合皇上的旨意來求得提拔任用,終究因此敗落。至道二年,南郊祭祀,追任為右諒議大夫。

(五)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禇亮,字希明,杭州錢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陳間。亮少警敏,博見圖史,一經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詣陳仆射徐陵,陵與語,異之。後主召見,使賦詩,江總諸詞人在席,皆服其工。累遷為尚書殿中侍郎。入隋,為東宮學士,遷太常博士。炀帝議改宗廟之制,亮請依古七廟,而太祖、高祖各一殿,法周文、武二祧,與始祖而三,餘則分室而祭,始祖二祧,不從疊毀。未及行,坐與楊玄感善,炀帝矜己嫉才,因是亦貶西海司戶。時博士潘徽貶威定主簿,亮與俱,至隴山,徽死,為斂瘗,人皆義之。後為薛舉黃門侍郎。舉滅,秦王謂曰:“寡人受命而來,嘉于得賢。公久事無道君,得無勞乎?”亮頓首曰:“舉不知天命,抗王師,今十萬衆兵加其頸,大王釋不誅,豈獨亮蒙更生邪?”王悅,賜乘馬、帛二百段,即授王府文學。高祖獵,親格虎,亮懇慆緻谏,帝禮納其言。王每征伐,亮在軍中,嘗預秘謀,有裨輔之益。貞觀中累遷散騎常侍,封陽翟縣候,老于家。太宗征遼,子遂良從,诏亮曰疇日師旅卿未嘗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歲月且三十載眷意及此我勞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亮頓首謝。及寝疾,帝遣醫,中使候問踵相逮。卒,年八十八,贈太常卿,陪葬昭陵,谥曰康。初,武德四年,太宗為天策上将軍,寇亂稍平,乃鄉儒,宮城西作文學館,收聘賢才。以大行台司勳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文學禇亮等,并以本官為學士。

每暇日,訪以政事,讨論墳籍,榷略前載,無常禮之間。命閻立本圖象,使亮為之贊,題名字爵裡,号“十八學士”,藏之書府,以章禮賢之重。

節選自《新唐書·卷一百二·列傳第二十七》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3分)

A.诏亮曰疇日師旅卿未嘗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歲月且三十載眷言及此我勞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B.诏亮曰疇日師旅卿未嘗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歲月且三十載眷言及此我勞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C.诏亮曰疇日師旅卿未嘗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歲月且三十載眷言及此我勞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情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D.诏亮曰疇日師旅卿未嘗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歲月且三十載眷言及此我勞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後主,始自《三國志》稱劉禅,後來用于稱與其經曆相似,被俘的割據政權末代君主。

B.炀帝,“炀”乃谥号,屬于批評類的。谥号屬于批評類的國君還有“趙武靈王”“漢獻帝”等。

C.頓首,即以頭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際禮儀;又常常用于書信、奏表中作為敬詞。

D.中使,即宮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文中的“中使”是奉皇帝之命問候褚亮的宦官。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褚亮少時博聞強記,頗有才華。他博覽圖書史籍,過目不忘,年少就很有才華,受到徐陵的賞識,受陳後主召見時所作詩歌,受到江總等人的贊賞。

B.褚亮為官知無不言,慷慨重義。炀帝議論改革宗廟制度時,奏請依照七廟制度,未及實施,因與楊玄感友好遭貶,同行者潘徽途中去世,褚亮将其入棺埋葬。

C.褚亮侍君忠心耿耿,深受信賴。高祖打獵時,親自與老虎格鬥,禇亮誠懇地勸谏,高祖采納了他的話;後來高祖每次出征,都帶着褚亮,讓他參預秘謀。

D.褚亮因才充任學土,受帝賞識。禇亮曾被太宗聘請到文學館,和杜如晦、房玄齡等人以本官充任學士,太宗命畫家閻立本為學士們畫像時,讓褚亮寫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舉不知天命,抗王師,今十萬衆兵加其頸,大王釋不誅,豈獨亮蒙更生邪?

(2)太宗為天策上将軍,寇亂稍平,乃鄉儒,宮城西作文學館,收聘賢才。

答案:

10.選D。(“俯仰”一詞,聯系《蘭亭集序》中“俯仰一世”不難理解,故“俯仰歲月”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和C項;原文“眷言及此我勞如何”,意思是回顧往事,您為了我是何等的辛勞,“及”連接“言”與“此”,故“眷言及此”應為一個整體,在“眷言及此”後斷開,排除A項。故選D。)

11.選B。(B項“武靈”屬于有褒有貶的谥号,“獻”是贊揚類的。故選B。)

12.選C。(C項,“後來高祖每次出征,都帶着褚亮”錯誤,根據原文上下文語境可知“王每征伐”中的“王”應為秦王即後來的唐太宗,而非高祖。故選C。)

13.(1)薛舉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軍隊,如今十萬兵衆已來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釋放而不予誅殺,難道唯獨我褚亮蒙恩獲得重生了嗎?

(關鍵詞:“抗”,抗拒;“蒙”,蒙恩;“更生”,獲得重生。每個關鍵詞各1分,句意2分)

(2)太宗任天策上将軍,流賊叛亂稍稍平定,就尊重儒學,在宮城的西邊建起了文學館,接納和聘請賢才。

(關鍵詞:“鄉”,尊重;“作”,建造、建起;“收”,接納。每個關鍵詞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褚亮,字希明,是杭州錢塘人。曾祖褚湮,父親褚玠,都在梁代、陳代時有名聲。褚亮年少時機警敏捷,博覽圖書史籍,一旦過目就牢記在心中。十八歲時,他去見陳朝的仆射徐陵,徐陵和他交談了一番,認為他很奇特。陳後主召見他,叫他作詩,江總等諸位詞人也在坐,都佩服他詩作得好。多次升遷任尚書殿中侍郎。進入隋朝後,褚亮任東宮學士,升任太常博士。隋炀帝議論改革宗廟制度,褚亮奏請依照古代的七廟制度,而太祖、高祖各自為一個殿,效法周文、武二祧廟,與始祖并列而成為三個殿,其餘的則分室祭祀,始祖二祧廟,不必随着疊加拆毀。他的建議還未來得及施行,便因與楊玄感友好而受到牽累,炀帝驕傲自大又妒恨才能,因此也就貶他為西海司戶。當時博士潘徽被貶為威定主簿,褚亮和潘徽一同上路,走到隴山,潘徽去世,褚亮将潘徽入棺埋葬,人們都說他重義氣。後來褚亮在薛舉手下任黃門侍郎。薛舉滅亡,秦王(李世民)對他說:“寡人我奉上天之命而來,高興得到了賢才。您長期以來侍奉無道之君,難道不辛勞嗎?”褚亮以頭叩地說:“薛舉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軍隊,如今十萬兵衆已來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釋放而不予誅殺,難道唯獨我褚亮蒙恩獲得重生了嗎?”秦王大喜,賜給他四匹馬、二百段布帛,當即授任他為秦王府文學。高祖外出打獵時,親自與老虎格鬥,褚亮誠懇地勸谏,高祖便禮貌地采納了他的話。秦王每次出征讨伐,褚亮都在軍中,曾經參預秘謀,有輔佐補益的功勞。貞觀年間多次升遷任散騎常侍,封陽瞿縣候,後退休在家。大宗征遼時,褚亮的兒子褚遂良跟随太宗前往,大宗下诏給褚亮說:“往日率軍出征,您沒有不在軍中的。如今又要征伐,而您已經退休了。轉眼之間。将近三十年,回顧往事,您為了我是何等的辛勞!如今要帶着褚遂良遠行,想您于聯不會吝惜一個兒子吧。希望您注意起居飲食。”褚亮以首叩地緻謝。到褚亮病重時,太宗派遣醫生為他診治,還打發宦官相繼前往問候。去世,終年八十八歲,追贈大常卿,陪葬昭陵,谥号康。當初,武德四年,太宗任天策上将軍,流賊叛亂稍稍平定,就尊重儒學,在宮城的西邊建起了文學館,接納和聘請賢才。以大行台司勳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文學褚亮等,都以本官充任學士。

每有空暇,太宗便詢問他們政事,讨論典籍,商讨前史,沒有什麼固定的禮法。太宗還讓閻立本為他們畫像,讓褚亮為各位的畫像寫評語,并題上名字爵位和鄉裡,稱為“十八學士”,收藏在書庫中,來顯示禮賢下士的重要。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科目4可以提前預約嗎
科目4可以提前預約嗎
會的。在科目四成功預約了考試,但又沒有去參加考試,也沒有成功取消預約考試的話,也會占用考試次數。不過因為本身科目四是沒有考試次數的限制,所以就算是占用了考試次數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當然我們這樣說明并不是鼓勵大家這樣的行為,因為多次預約成功而不...
2024-10-02
四川省有多少高三補習生
四川省有多少高三補習生
對于這些補課班來說,能收到家長們的補課費用,最終賺了個盆滿缽滿。不過,在今年,針對于這一情況,國家教育部出手下發“雙減政策”,幫助中小學生減負。一夜之間,國内各地無數補課班關門大吉,就連線上補課機構也開始轉型去做其他業務。而随着補課班的“倒...
2024-10-02
幼兒園家訪通訊報道
幼兒園家訪通訊報道
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看到恐懼,也讓人看到關心而産生的力量。當這場疫情戰打響時,文山幼兒園園領導和全體教職工在上級各部門領導下,利用互聯網,線上雲端溝通方式,快速拟定疫情期間如何讓家長不慌張、如何讓每個孩子遠離危險、如何在延遲開學期間...
2024-10-02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遺傳的基本規律細胞增殖,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遺傳的基本規律。細胞增殖。性别決定與伴性遺傳。基因的本質。生物的變異。人類遺傳病與優生。細...
2024-10-02
關于老師的資料
關于老師的資料
關于老師的資料?老師又作教師是一種職業,古已有之,指傳授學生知識的人員,有各種教育類型(幼兒老師、小學老師、初中老師、大學老師等);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和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正确知識和指導,有能力的人相關節日是“教師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
2024-10-02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