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為大家介紹一下春秋戰國時期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百家争鳴。 春秋戰國時期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合稱東周時期。周朝平王東遷之後,東周開始周王室開始衰微,隻保留了天下共主的名義,卻沒有真正的控制能力。春秋時期的各國還在很大程度上承認周天子的地位。到戰國時期,周天子連名義上的存在都沒有了。
周天子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過渡性的動亂時期,既有春秋五霸又有戰國七雄,還有其他很多的小國,這些都是周王朝的諸侯國。因此這個時期已經不存在誰是最大的統治者這個問題了,而是互相攻伐,大國滅小國,各個大國間在争奪霸權和地位的時代。這樣的現象一直延續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而在當時各個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納賢士。在文化、經濟、科技、天文學、醫學等領域都取得較大進步。在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這也就是“百家争鳴”形成的原因。
百家争鳴
在這個時期,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曆史從分裂走向了統一,針對社會發生的急劇變化,各學派熱烈争辯,著書立說,闡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張。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世間萬物作出合理的解釋或提出相應的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诘難,于是出現了思想領域裡“百家争鳴”的局面。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分别是齊桓公:第一任春秋霸主,戰争:“長勺之戰”,常考曹刿論戰。晉文公:“城濮之戰”。楚莊王:“問鼎中原,一鳴驚人”。吳王阖闾:“率兵伐楚”,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戰國七雄:春秋時期諸侯經過不斷兼并、戰争,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較大的國,即戰國七雄諸侯國的分界線:三家分晉、即韓、趙、魏分“晉”。最西邊是秦國,最北邊是燕國,最南邊是楚國,山東附近是齊國,魏國在中間。
戰國七雄分布圖
春秋戰國一共統治了549年,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時期持續了295年,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戰國時期持續了254年,春秋戰國時期。這兩個時期社會上奉行俠義文化,“士為知己者死”和荊轲在易水旁留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的千古絕唱。戰國時代,養士之風風靡一時,養士著名的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親。這些是擺脫了奴隸制的束縛,周遊列國、奔走呼号、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活躍了當時戰國時期的學術空氣。
(作品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