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的第一步是閱讀給定資料。2011年國考申論考試大綱按職位分類對閱讀有兩方面要求:一是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内容,準确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确提煉材料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二是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對給定資料理解得不深、不透是申論考試的大忌,考生在複習和作答時,一定要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申論給定資料通常圍繞一兩個主要問題,給出一系列與之相關、龐雜的信息資料,這些信息資料喻指公務員在實際工作中接觸到的社會公共管理信息。公務員在管理一項具體公共事務時,要閱讀梳理、提煉歸納、加工整理來自方方面面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判斷,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或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
申論考試,就是公務員現實工作的抽象體現,考生在考場作答如同公務員在實際崗位上工作。所以,申論閱讀與平時的閱讀不一樣,要求和方法技巧也不盡相同,申論閱讀要從工作實際出發,着眼于分析判斷事物的特征本質,目的是解決實際問題。具體來講,就是“四步五點”法。
一、申論閱讀的四步讀法
(一)通讀。把給定資料完整閱讀一遍,目的是對資料有個全方位、系統的認識和理解。申論考試注意事項中要求,閱讀給定資料的時間為40分鐘,這個時間是比較科學的。首先應該用25分鐘時間把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認真、仔細地通讀一遍,人的默讀速度大約是每分鐘400字左右,2011年國考申論字數最多的A卷有8000字左右,時間完全夠用。
考生在作答前一定要對資料全局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絕不能隻注重主要内容而忽視其他細節内容或以偏概全。通讀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一邊仔細閱讀一邊思考資料之間的關聯,認真篩選,嚴格歸類,摒除無用信息,劃出重點信息。通讀完後,能夠基本把握資料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實質,對重點、難點和關鍵點準确掌握,為下步的精讀做好準備。
(二)精讀。對通讀劃出的重點内容再認真仔細閱讀一遍,透徹理解資料的主旨。重點内容是理解整篇資料和正确作答的關鍵,閱讀理解也要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精讀重點内容。一般情況下,給定資料中需要精讀的部分大約占到四分之一左右,如果通讀比較充分透徹,精讀過程隻用5分鐘即可完成。在精讀時要特别注意三方面内容:
一是對照作答題目深入閱讀所提到的給定資料内容,二是對照作答要求深入閱讀所涉及的給定資料内容,三是作答題目和作答要求沒有涉及但對作答有指導和幫助意義的給定資料内容。通過精讀,準确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正确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和反映的本質問題有清楚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
(三)審讀。主要是仔仔細細地閱讀兩遍“作答要求”,牢記題目的顯性要求和隐形要求,弄懂題目要求作答什麼、怎麼作答、有什麼要求,這是審讀環節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為下步作答奠定基礎。
作答要求有顯性和隐性之分,顯性要求是明确寫在卷面上的,易于把握,比如,題目中要求的“内容全面、條理清楚、語言簡潔、不超過多少字”等等都是顯性要求。隐性要求是隐含在題目答案之中,隻有作答這類題目才會有的要求,是默認考生應知應會、必須達到的要求。
比如,題目要求寫一份情況報告,隐性要求就是内容要有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必要的背景交待,形式是報告的語氣和格式;寫一份工作方案,隐性要求是有工作目标、原則、方法、步驟等内容。在審讀環節,要明确題目中的這些顯性要求和隐性要求,在随後的作答中力求全部達到。審讀階段不必占用太多時間,隻需作答前用一兩分鐘認真審題即可。
(四)重讀。即在作答具體每道題時,涉及哪部分内容再到給定資料中重新閱讀哪部分内容。比如,在作答2010年國考A卷第1題第2問“請結合給定資料中的具體事例,談談你對‘海洋的污染将毀滅魚兒的家園,但讓人類不寒而栗的毀滅絕非僅此而已!’這句話的理解”時,就要重新閱讀“給定資料1”劃橫線部分前後的内容。
重讀可以校正答題的内容和方向,是答對題目、答好題目的保障。重讀的時間應不少于10分鐘,即在作答每道題前要對相關内容再閱讀2~3分鐘,進一步加深對相關資料的理解,确保作答内容全面正确。重讀是目的性很強的閱讀環節,考生要帶着任務去讀,一方面要結合作答要求再次深入理解給定資料,另一方面要打作答内容的腹稿,根據所理解的資料含義校正腹稿的準确度。
同時,要避免兩種錯誤做法。一是不閱讀給定資料,而是拿到試卷後根據題目要求到資料中去找答案。申論考試不是解答題,而是要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這與其他考試截然不同。如果理解不透給定資料就不可能正确分析問題和有效解決問題。
如果不能保證40分鐘的閱讀時間是理解不透資料的,也是絕對答不好申論的。二是先閱讀作答題目,然後帶着問題去閱讀給定資料。這種做法從表面看節省時間,比較科學,實則不然。
申論考試不是語文、外語等語言類科目的考試,它所要作答的内容不會包含在資料中,不能去資料中尋找答案,而要在深入理解資料的基礎上去創造答案。給定資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有時題目要求參考“給定資料1”,但很可能題目的答案在理解“給定資料2”的基礎上才能得到。
二、申論閱讀的五個關鍵點
申論給定的資料一般五六千字,長的七八千字,閱讀時要通讀理解資料的全部内容,但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正确的閱讀方法是讀懂全文、讀透重點、讀好關鍵點。讀好關鍵點是核心,隻有讀好了關鍵點,才能理解好重點、把握好全文。
(一)讀觀點。申論給定資料一般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觀點,包括政府的觀點、專家的觀點、群衆的觀點和某一社會群體的觀點等。這些觀點有的是給定資料的主基調、主傾向,掌握了這些,就掌握了資料的主旨和作答的鑰匙。
觀點在給定資料中往往是以“說”、“認為”、“指出”等形式體現的。考生在閱讀給定資料時,一要将觀點的内容掌握準,二要弄懂提出觀點的背景和意義,三要分清觀點提出主體的政治主張和價值取向,四要判斷觀點與給定資料主旨是否一緻。
(二)讀事件。申論給定資料都是由若幹個事件組成的,一切觀點和問題都是在事件中體現的。這些事件有時間、地點、原因,有結果及過程,把這些事件讀懂讀透,對正确作答十分必要。考生在閱讀給定資料時,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不但要把每一個孤立的事件理解清楚,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諸多事件中的關聯以及它們所包含的觀點、所反映的實質問題。
(三)讀争議。有的申論給定資料給出的是争議,也就是對同一問題給出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觀點和主張,需要考生做出正确判斷,比如2008年國考申論給定的就是圍繞是否開發怒江水電站各種争議的資料。考生在閱讀給定資料時,一要将争議的問題分析清楚,二要找到争議的焦點,三要分清争議雙方的主張和傾向,四要判斷所持觀點與給定資料主旨是否一緻。
(四)讀政策。依法行政、按政策辦事是對公務員的基本要求。申論給定資料往往包含一些政策規定和法律條文,對這些政策性内容考生要高度重視,認真領會,這是作答申論的方向和原則。考生在閱讀給定資料時,一要善于把握政策,掌握好政策的内容、依據和所能解決的問題;二要善于分析政策,依據黨和國家的政策分析理解給定資料,準确地找到給定資料的主旨,進而确定作答的觀點和政治取向。
(五)讀連接。申論的給定資料雖然内容龐雜,但是資料與資料之間有一定的内在聯系,這種聯系對正确理解給定資料、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因此,考生在閱讀給定資料時,既要注重對重點内容的閱讀,也要善于讀資料之間的連接,弄清資料之間的承轉關系。
有人認為,閱讀給定資料時隻需閱讀重點内容,與作答内容無關的可忽略不讀。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申論給定資料是有重點内容的,但如果沒有通讀、理解全文是無法判斷的,從表面看是次要内容的往往含有答題的鑰匙,看似重點内容的往往是重複或幹擾信息。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公務員,必須有全局觀念和大局觀念,反映到申論考試中就是要對資料全局有深入的理解,從對給定資料的整體把握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作出更為完滿的答案。
文| 高守國.,來源:申論荟公衆号,侵删
歡迎關注@申論荟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張申論定乾坤。申論荟,會申論,讓申論考試不再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