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樓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靳丹妮、楊光):長江,作為我們的母親河,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筆下争相吟誦的對象。8月1日,“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采訪團走進湖南省嶽陽市,在嶽陽樓上俯瞰了範仲淹筆下“浩浩湯湯”的長江。
嶽陽樓坐落于洞庭湖畔,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曆史。因其地理位置優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的美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衆多文人墨客都曾登上嶽陽樓并寫下與嶽陽樓有關的佳作,如杜甫的《登嶽陽樓》、李商隐的《嶽陽樓》等都被大衆所熟知。在衆多關于嶽陽樓的作品中,尤以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最為出名。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老師辛曉娟(筆名步非煙的中國知名網絡作家)在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嶽陽樓記》之所以能成為千古名篇,與嶽陽樓周邊的景色有着很大的關系。她說:“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我們也都背過,‘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是寫他登樓所望之景。嶽陽樓的地理位置,它實際上是在洞庭的邊上,它遠眺是可以看到長江入洞庭這樣一個壯闊的景象。我們知道這種大江奔流啊,這樣浩浩湯湯,無邊無際的這樣一種遼闊的空間感,它特别能夠激發詩人的一個豪情壯志,和一個時間感。所以他後來才在嶽陽樓記裡面也寫到了四時變化的景象,最後引發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一個政治的理想或者說是人生的一個情懷這樣的抒發。這些其實都是從自然的風物,也就是說,這樣一個浩瀚的洞庭以及從遠處奔流而來的長江帶給他一個創作的靈感。”
來自中國日報的美籍記者伊谷然在登樓遠眺之後,與記者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表示,盡管參觀當天因為下雨,霧氣蒙蒙,但是在嶽陽樓看到的景色依然非常好。“我是頭一次知道嶽陽樓,對于我來說這次參觀是一次全新的體驗。事實上一座建築在曆史上不斷的建造又重建,包括保留下來的這些作家的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曆史一直在繼續,包括樓下面這些文學遺迹一直不斷的添加進來,這都在告訴我們曆史從沒有停歇。”
從嶽陽樓遠眺長江
據辛曉娟介紹,在唐朝之前,更早期的文獻中,長江直接就被稱為江;到了漢魏之後,因長江“長、闊、大”的特點,才改稱呼其為大江或長江,在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中就有“緣以大江”的說法;到了唐宋時,人們開始普遍的稱長江為長江,以長江為主題的作品也開始越來越多。辛曉娟介紹說:“清代有一個詩人叫宋湘,他也是這樣的,在長江入洞庭這樣一個區域,寫下了‘客自長江入洞庭,長江回首已冥冥。’(的詩句)。這(句詩)是說,他自己作為一個孤身的一個遊客,從長江進入洞庭湖,到了洞庭一回首時,長江已經在冥冥的薄霧之中。清代詩歌其實有很多(描述長江的),隻是說唐代可能說傑作比較多。因為長江分每一段,每一段都有傑作。三峽有三峽的傑作,楚江有楚江的傑作,到了下遊揚子江,寫的也很多。”
據辛曉娟分析,長江之所以能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青睐是因為長江的每一段都能給詩人不同的靈感。位于上遊,三峽段的長江,雄奇壯美 ;位于中遊的長江寬闊博大;下遊的長江兩岸,因在古代是經濟中心,又是一派富庶之景。而這也是在關于長江的作品中長江呈現出了不同風貌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