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旅遊城市,不過市區其實分布着很多景點,其中以荔灣區和越秀區數量最多。
荔灣區很多知名景點就在繁華鬧市和地鐵站旁邊,比如陳家祠、荔灣湖公園、華林寺等。
最近到荔灣區閑逛,無意間發現一個寶藏景點,雖然免費開放,遊客卻很少。這個景點旁邊就是華林寺和華林寺地鐵站,大名“綿綸會館”。
綿綸會館占地面積隻有七百平方米,是一座嶺南祠堂式建築,遊客掃描景區的健康碼,顯示綠色就可以進去參觀。
綿繪會館始建于公元1723年,也就是清朝雍正年間,距今将近300年,以前是紡織業的老闆們聚會議事的場所,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目前是廣州市僅存的近代行業會館。
綿綸是紡織品面料,并非某個人的名字。
雖然綿綸會館隻是座商業會館,但屋頂的灰塑依然很有特色,雖然規模不及陳家祠和仁威祖廟,但精美程度并不遜色,這也是一些進館遊覽的遊客沒有關注的看點。
清朝中期到末期,錦綸會館經曆過一段時間的繁榮,這得益于海上絲綢之路帶動了廣佛等地紡織業的飛速發展。
有意思的是現在的錦綸會館并不在原址上,而是魯班公司從原址平移過來的,目的是讓位給康王路的建設,如果不是看到網上的介紹,完全看不到移動的痕迹,反而有種“一直都在這裡”的錯覺。
綿綸會館目前是一座博物館,主要展示非遺-香雲紗。
香雲紗被稱為紡織界的“軟黃金”,質地柔軟,散發着淡淡的香氣,穿在身上舒服又好看,目前售價很高,卻由于産量較低,長期供不應求,之前去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旅遊的時候曾經去參觀了當地的香雲紗博物館并目睹制作過程,對這款高價值的紡織品有了簡單的了解。
錦綸會館坐北朝南,是中國傳統風水格局裡的理想朝向,其建築結構為三路三進,除了前面提到的灰塑工藝,還有木雕、陶塑、磚雕和石刻等工藝,屏風上的滿洲窗并不是本土風格,而是從海外傳進來的建築特色,這從側面反映了當年廣州中外貿易的頻繁,商人普遍具有國際視野。
旅遊小貼士:廣東地鐵8号線華林寺站。可以和華林寺、上下九步行街一起遊玩,距離都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