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活化石”的娃娃魚——大鲵,是3億年前與恐龍在同一時代生存,并延續下來的珍稀物種。前幾天有位市民在常州的一條河裡,捉到一條類似“娃娃魚”的怪魚。
家 住鐘樓經濟開發區的市民王章弟,前幾天在鶴溪河閘站附近下的地籠裡意外捉到一條怪魚。這條魚大嘴寬尾,還長了四隻腳。雖然老王經常抓魚,但這種魚還是第一 次見,而且這條怪魚還會發出叫聲。“我長了五十多歲,也沒有看到過這東西。回來到半路上,我聽到叫一聲,它也不是叫,有點像孩子哭的聲音。”
一家人上網查圖片一對比,發現這條怪魚可能是珍稀魚種“娃娃魚”。27号下午,常州漁政監督支隊工作人員聞訊後專程趕到他家,經過現場鑒定,這條怪魚果然就是大鲵——娃娃魚。
市漁政監督支隊支隊長吳建敏分析:“一個可能性是人家養殖了跑掉的,在淩家塘市場跑掉的。一般運河裡不适合娃娃魚生長,娃娃魚對水質、對氣溫要求比較高。一般都在地下養的,最佳的溫度在16-24度之間,超過24度就不太适應了。”
水廠養殖專家分析:“尾柄處有輕微的擦傷破損,腳蹼處有擦傷,頭部有大量的丘狀體,對環境不是太适宜。”
人工養殖大鲵需要經過漁政部門批準并辦理相關手續,同時養殖的要求也很高,一般居民家中很難養活。随後,這條娃娃魚被送到有資質的水族館接受進一步“健康體檢”。
金鷹海洋世界水族部副總監徐志國表示:“一般我們會經過一個月的隔離檢疫期,把它的傷口、包括進食情況給它調理過來。”
金鷹海洋世界打造了一個專業的水族缸,模拟大鲵自然狀态下的生存環境。目前養殖的四條娃娃魚一年多來生長狀态良好。
市漁政部門也表示會持續關注這條大鲵的健康狀況。同時再次提醒大家,在野外狀态下發現或者捕捉到國家珍稀魚種,都要及時通知主管部門進行處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