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醫結合的鼻祖——張錫純
張錫純是晚清著名的醫學家,是中西醫結合的鼻祖,對中醫學的發展具有傑出貢獻,他是中西醫彙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鬥,被譽為“近代中醫第一人”,其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被稱為我國中醫界“第一可法之書”,是近代中醫最受歡迎的醫學著作。所創方劑200多個,有不少方劑至今仍被廣為流傳,且屢用屢效。
2、藥聖:李時珍
李時珍是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早年入主太醫院,後來辭去太醫職務,跋山涉水,走遍大江南北,考證古今本草著作成百上千,花費27時間,終于寫成震驚中外的《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被達爾文稱之為“古代中國百科全書”,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李時珍的卓越成就,被後世譽為“藥聖”,被李約瑟譽為“藥物學界中之王子”。晚年所著《瀕湖脈學》更是中醫脈診入門的不二神作,至今“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成為中醫入門的必讀專著。
3、兒科鼻祖:錢乙
錢乙是宋代的太醫院丞、翰林醫學士,所著《小兒藥證直訣》,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他一生妙手仁心,終其一生旨在使“幼者無橫夭之苦,老者無哭子之悲”,踐行中醫醫道的博大與慈愛。《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錢乙“幼科冠絕一代”,被後人譽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另外,錢乙創方也極其精妙,他将張仲景的腎氣丸改為六味地黃丸,名流千古,至今廣為流傳。
4、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是唐代傑出的醫學家、道士,天資聰明,卻不願入朝為官,終身為科普中醫而奮鬥。寫成的《千金方》(由《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組成),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被國外學者推崇為“人類之至寶”,是全世界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醫生,全世界第一個用彀樹皮煎湯煮粥食用預防腳氣病和腳氣病的複發,比歐洲人早一千年;全世界首創以砷劑(雄黃等)治療瘧疾病,比英國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他是懸絲診脈的發明人,至今無人繼承此項絕學。除此之外,他還是第一個完整論述醫德的人,所著《大醫精誠》至今被中醫人士家弦戶誦,被唐代宗譽為“百代之師”,被宋徽宗敕封為“妙應真人”,被世人尊稱為“藥王”,而且還是古代名醫中,壽命最長的醫生。
5、小仙翁:葛洪
葛洪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平生有《肘後備急方》傳世。在世界醫學曆史上,葛洪還第一次記載了兩種傳染病,一種是天花,一種叫恙蟲病。葛洪創造性的對狂犬病采取預防措施,是世界免疫學的先驅,歐洲免疫學家巴斯德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瘋狗病,再把病兔的腦髓取出來制成針劑,用來預防和治療瘋狗病,原理與葛洪的基本上相似,但卻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葛洪是全世界第一個記載用青蒿治療瘧疾的人,而且直到千年以後,青蒿素的發明、中國第一個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都是受到葛洪的學術思想的啟發。
6、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傑出的醫藥學家,用畢生精力寫成《傷寒雜病論》,成為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确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被後世醫家奉為“方書之祖”,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張仲景最早記載了人工呼吸的操作雛形,比國外早了1600年[1];張仲景首創了藥物灌腸法,比西方醫學早了上千年。張仲景的學術思想被海内外醫學人士學習,被後人譽為“經方大師”“醫聖”,成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醫學偉人。
7、外科鼻祖:華佗
華佗是東漢末年傑出的醫藥學家,不僅對中醫中藥極其娴熟,對于針灸、外科手術更是爐火純青,而且在養生方面,也有傑出貢獻。發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手術麻醉的醫生,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他在外科手術方面,頗有成就,相傳因為要給曹操做開顱手術,從而被多疑的曹操誤以為是在謀害他,于是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結果了華佗,直到曹操最疼愛的兒子曹沖無醫可治的時候,才幡然悔悟錯殺了華佗。正是因為華佗如此高超的醫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另外,華佗發明的五禽戲,至今仍是養生導引術的必學之術。華佗與張仲景是同一時期的名醫,有“南華北張”之說。華佗在民間,被尊為“神醫”,名氣要比張仲景大很多。再者,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中卻專門為華佗寫有傳記,卻并沒有給張仲景寫傳記,足見,華佗的醫學水平,在東漢末年是最高的。
8、扁鵲
扁鵲是戰國時期的名醫,号盧醫,是我國古代第一個全科醫生,著成《黃帝八十一難經》傳世。扁鵲的學術成就,至今都是個謎,很多技術都驚為天人,今人聽到扁鵲的醫學故事後,不是瞠目結舌,就是歎為觀止。扁鵲在救治虢國太子的休克假死,成了“起死回生”的神醫;在《列子》中記載,扁鵲為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換心,厲害之處在于是給兩個活人把心髒對換,而且兩個活人依然活着,從換心後出現的症狀來看,與現代心髒置換術之後的症狀驚人的相似,這應該不是作者憑空猜測的;在《史記》中記載,扁鵲的眼睛能夠“視垣一方人”,比現代的CT還厲害。當然,這些還是有點不可思議,但他對于中醫診斷學的推進,起到了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對此,司馬遷稱贊他說:“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守數精明,後世修序,弗能易也。”
9、醫祖:岐黃(岐伯與黃帝)
岐黃是中醫基礎理論的創始人,是中醫古代第一個醫學團體或者是醫生組合。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黃帝和岐伯。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先祖軒轅氏,是五帝之首,也是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藥、算數的發明者,黃帝與當時最著名的醫官岐伯等人對醫學的探讨,被後人整理成《黃帝内經》。《黃帝内經》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也是中醫的四大經典之首,它以生命為中心,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系,探讨生命規律,創建天人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病治病的原則和技術,包含哲學、天文、氣象、物候等多個學科的知識,是中國古代第一步圍繞生命問題的百科全書,也是中醫幾千年難以超越的曠世巨典。而岐伯與黃帝,往往二人并稱為“岐黃”,被譽為“醫祖”,後世醫家也常把“岐黃之術”作為中醫的代稱。
10、藥神:神農
神農是古代三皇中的地皇,是中醫藥和農業的發明者。神農一生始種五谷,以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嘗百草,以醫民恙;織麻為布,以禦民寒;陶冶器物,以儲民用;削桐為琴,以怡民情;首辟市場,以利民生;剡木為矢,以安民居。神農氏為“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使百姓益壽延年,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為民找尋治病解毒良藥,嘗遍百草,被人們稱之為“藥神”,又被稱之為“藥祖”。後人将他的尋藥記錄,整理成《神農本草經》,成為中國最早的中藥學的經典之作,後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為宗,對中醫藥的發展一直産生着積極的影響,并逐步發展豐富,形成了如今世界聞名的中醫藥寶庫。而且,《神農本草經》中對于300多味藥的功效主治都有明确記載,不僅對中藥學有巨大貢獻,還對中醫症狀學有着前所未有的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