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長江流域持續高溫少雨,旱情嚴重,是我國自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紀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氣象幹旱。氣象衛星監測顯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瘦成閃電”,8月18日較7月10日水體面積減少了約66%。
鄱陽湖縮小近70%是什麼概念?長江流域為什麼“汛期反枯”?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了長江流域旱情發展過程、水文變化、背後成因及所帶來的影響,帶你一起讀懂長江流域這場旱情。
九年來首次發布氣象幹旱預警長江流域旱情範圍大、發生早、持續久據中國氣象局,根據本國國情,我國主要将幹旱分為氣象幹旱、農業幹旱、水文幹旱和社會經濟幹旱四類。其中,氣象幹旱是自然現象,最直觀的表現是降水量的減少,可分為輕旱、中旱、重旱、特旱4個等級。氣象幹旱是其他三類幹旱的基礎,當氣象幹旱持續一段時間,就有可能發生農業幹旱、水文幹旱以及社會經濟幹旱,并産生相應的後果。
8月18日,中央氣象台發布氣象幹旱黃色預警。其官方微博表示,上一次發幹旱預警是在九年前的2013年。8月20日,由于監測結果顯示多省(區、市)重度及以上氣象幹旱範圍明顯加大,中央氣象台将氣象幹旱預警從黃色升級為橙色。8月27日,中央氣象台連續第8天發布氣象幹旱橙色預警,連續第10天發布氣象幹旱預警。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中心主任呂娟分析稱,事實上,在長江流域發生夏伏旱并不罕見,2006年的川渝大旱以及之後的2013年、2017年和2019年,長江流域都發生了幹旱。但今年的幹旱和往年相比,表現出了一些明顯不同的特點。
具體而言,一是今年受旱空間範圍大,2006年大旱時,主要集中在長江上遊的重慶和四川,2013年和2019年幹旱發生在長江中下遊,但這次是長江全流域大旱,覆蓋了上遊、中遊和下遊,較為罕見。二是旱情發生時間早、持續時間長。一般而言,伏旱更容易發生在“七下八上”,也就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這段時間。但今年從6月上旬起,長江流域降水就開始偏少,6月下旬降水比同期偏少二成、7月偏少四成,尤其是長江下遊幹流及鄱陽湖水系偏少五至七成,為近10年同期最少。長江流域部分地區的汛期已經提前結束,這場幹旱持續到現在,已經接近兩個月。
長江流域“汛期反枯”多站水位屢創新低,兩湖面積縮減近70%持續的氣象幹旱會導緻江河徑流減少,水庫水位、湖泊水位、地下水位下降,出現水文幹旱。這在長江流域的這場旱情中也表現得十分明顯。
首先,長江上遊幹支流來水量銳減。在8月17日召開的長江流域抗旱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志雨指出,7月以來,長江幹支流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二至八成,上中遊來水量為1949年以來同期最少,長江三峽、漢江丹江口重點水庫來水分别偏少四成多、近七成。
以位于長江上遊、水資源豐富的四川為例,四川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數據顯示,7月,四川主要江河水量與常年同期比較均有所減少。其中來水量減少最多的是渠江,較常年同期減少58.1%。長江的重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分别減少44.4%、38.7%和36.4%。
由于幹支流來水較少,四川、重慶、安徽等地水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偏少10%,70座中小型水庫在死水位以下,110座水庫接近死水位。
其次,長江中下遊幹流及兩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沙市以下江段及兩湖水位一度創下有水文記錄以來曆史同期最低。
據長江水文網,8月22日8時,長江中下遊幹流及兩湖出口的主要控制站水位分别為:漢口16.71米、大通5.92米、七裡山23.15米、湖口9.51米,分别較曆史同期均值偏低6.58米、5.59米、6.29米、6.97米。
全國水雨情信息網站顯示,近日,中下遊多站水位仍持續退落。比如,27日14時,位于武漢的漢口站水位下降至15.86米,位于洞庭湖湖口的七裡山站水位下降至21.98米,位于鄱陽湖湖口的湖口站水位下降至9.11米。
受此影響,洞庭湖、鄱陽湖相繼于8月4日、6日低于枯水位,進入枯水期的時間較曆年同期平均分别大幅提前80多天、100天,分别為1971年、1951年以來最早。江西省湖口縣水文監測大隊大隊長歐陽慶指出,7月中旬後,鄱陽湖的水位每天都以10多厘米的速度下降。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通過FY-3D氣象衛星監測發現,8月18日,兩湖的湖水面積較6月均縮小四分之三。
*8月18日的鄱陽湖(左)和7月10日的鄱陽湖(右)對比。圖源:國家氣象衛星中心
*8月18日的洞庭湖(左)和7月1日的洞庭湖(右)對比。圖源:國家氣象衛星中心
長江流域旱情背後:高溫日數最高超40天,降水偏少45%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志雨表示,受持續拉尼娜事件影響,今年7月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面積偏大、強度偏強,位置偏西偏北。受副高下沉氣流控制,在本應為降水集中的汛期内,長江全流域持續高溫少雨,流域内主要河湖來水明顯偏少,水位顯著偏低,導緻出現多年同期少見的嚴重旱情。(點擊可看詳細分析)
具體來看,據中央氣象台,6月下旬以來,南方地區平均高溫(日最高氣溫≥35℃)日數為19天,為1981年以來同期最多;尤其是四川盆地東部至長江中下遊地區,高溫日數普遍有20~40天,較常年同期偏多5~15天,其中江蘇南部、安徽中部、浙江大部、四川盆地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偏多16~28天。
同時,7月以來,長江流域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45%,浙江中部、江西東北部、四川盆地東南部等地降水量不足5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
*圖源:國家氣候中心
幹旱“重災區”之一的四川便經曆了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的“折磨”。據四川省氣候中心,7月以來,全省平均氣溫26.0℃,較常年同期顯著偏高2.1℃,排曆史同期第一高位。全省大部地區氣溫偏高,共有96縣站平均氣溫為曆史同期最高。全省平均高溫日數16.2天,較常年同期偏多11.6天,為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最多。同時,7月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135.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48%,位列曆史同期第一少位。全省大部地區偏少2~6成,38縣站降水量為曆史同期最少。
10省市4848萬畝耕地受旱340萬人因旱供水受影響受持續氣象幹旱及水文幹旱的影響,沿線城市在農耕、供水等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據水利部,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土壤墒情輕度虧缺,其中四川、重慶、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五省三分之一的縣中度虧缺,十分之一的縣重度虧缺。
*反映土壤缺水程度。圖源:中央氣象台
且随着幹旱的持續,長江流域受旱省市增加,耕地受旱面積不斷擴大,供水受影響人數也在增加。截至8月22日,長江流域10省市耕地受旱面積4848萬畝,有340萬人、58萬頭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響,主要分布在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等地。
8月11日18時,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對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等6省份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要求相關地區強化抗旱水源統一調度管理,細化落實應急供水措施,必要時組織拉水送水,确保人飲安全,努力保障工農業生産用水需求。
針對旱情持續發展的形勢,特别是當前水稻等秋糧作物處于生長關鍵期、需水量大,水利部自8月16日起,開始實施“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項行動”,調度以三峽為核心的長江上遊水庫群、洞庭湖水庫群和鄱陽湖水庫群,截至23日已累計向下遊補水19.6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長江中下遊幹流水位快速下降的趨勢,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5省累計引水灌溉耕地5158萬畝,農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300多萬人。
8月22日,農業農村部、水利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四部門聯合印發緊急通知,要求有關地區毫不放松抓好防災減災各項工作,全力以赴打赢抗高溫熱害幹旱奪秋糧豐收保衛戰。
華西秋雨緩解旱情專家提醒需警惕“旱澇急轉”随着華西秋雨逐漸開啟,持續近兩個月的旱情終于迎來了轉機。
8月25日,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十天,華西地區的高溫将逐漸減弱、解除,迎來多輪降雨天氣過程。降雨日數有5~8日,累計降雨量将由前期的顯著偏少轉為較常年同期偏多4成~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
*圖源:中央氣象台
氣象專家提醒,未來十天華西地區将由持續高溫轉為多雨期,27日至30日的降雨過程有利于緩解華西、黃淮、江淮等地的高溫旱情、降低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以及增加水資源。但由于降雨持續時間長、局地累計雨量大,陝西南部、甘肅、四川、重慶等地需謹防旱澇急轉,公衆需防範局地強降雨或持續性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和城鄉積澇等災害,避免前往山區、溝谷等景點遊玩。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數據采集分析:唐靜怡
設計:嚴麗萍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台、中國氣象局、水利部、長江水文網、四川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四川省氣候中心、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新華社等公開媒體報道
,